棉花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摘要: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棉花叶片,影响棉花正常生长。本文以河北省棉花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棉花虫害的具体特点入手,着重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棉花;虫害;防治措施
棉花作为河北省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农作物。但是,随着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棉花虫害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所以传统的防治手段已经不再有效。因此,针对新形势下棉花虫害的具体特点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棉蚜。在河北省棉区,棉蚜主要危害棉花的叶片,以至于影响棉花花蕾的发育情况,使棉花叶片出现卷缩状。5月底到6月初的这个期间,棉蚜首次迁入到棉区,由点至片逐步扩散危害;到6月下旬,进入苗棉蚜危害高峰期;到7月下旬,进入伏棉蚜危害的高峰期。
1.2棉铃虫。在河北省棉区,棉铃虫主要危害棉花的小铃和花蕾等部位,通常每年发生3代。一般情况下,二代棉铃虫在7月初迁入棉区,7月中旬至8月初是其发生的高峰期,到8月中下旬进入到盛末期;8月中旬三代棉铃虫开始出现,8月下旬进入到高峰期,9月中旬进入盛末期。
1.3棉叶螨。在河北省棉区,棉叶螨和棉蚜的特点类似,主要危害棉花的叶片,受害叶片初期表现为明显的白色或黄色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斑点逐渐变为深红色,最后整个叶片表现为红色,并伴有落叶和落铃等问题的出现。在河北省沧州市棉区,棉叶螨在5月中旬开始迁入,5月下旬到6月中旬为该虫危害高峰期。
2.1合理选择抗病虫品种。在选用棉花品种时,要尽量选用具有抗病虫特性的品种,以缓解棉铃虫害的出现,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需要增强棉花对黄萎病和枯萎病的抗性,以避免和减轻棉花生长中病虫害的侵袭。
2.2科学田间管理。根据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农业生产条件,合理选择适合与当地棉花进行间作、轮作或者套种的作物种类,通过农艺措施全面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3及时采用化学防治。目前,关于棉花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比较多,具体主要包括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物理机械防治可以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银灰膜和黄色板等物理机械装置,以及新型性诱剂诱捕器来诱杀蚜虫、棉铃虫等棉花害虫。生物防治是利用瓢虫等棉花害虫的生物天敌来控制害虫的发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生态型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此外,如果用生物天敌和物理防治措施已经无法有效控制棉花虫害的发生,也可以利用灭幼脲喷雾、天然除虫菊素以及核多角体病毒棉烟灵等生物农药来进行防治,以确保将棉蚜和棉铃虫等虫害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
2.4病虫害检测措施。鉴于河北省棉花种植区比较大,并且各个地区的发病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采用必要的病虫害监测手段,提前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定有效可行的病虫防治技术方案,在棉区开展统防统治是控制棉花病虫害发生的根本措施。这需要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以便及时发现和提出预警,具体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一方面,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棉区作为主要的监测对象,指派专门人员进行定时定点监测,并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另一方面,需要对棉农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棉花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从而避免防治工作中出现各种不规范问题。
总之,棉花作为河北省的一个主要经济作物,在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棉花生产的管理工作。由于棉区土地多年连作,棉花病虫害抗性增强、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已成为防治工作的一个重大难题。因此,积极实施轮作换茬,开展综合防治是做好棉区病虫害防治的根本。棉花病虫害防治需要信息量大,所以必须要针对其具体的病虫害特征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确保河北省棉花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静.棉花病虫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5(11):122.
[2]彭道蓉.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34(02):134.
071500河北省高阳县农业局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