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红
(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分行,莆田351100)
自然语言加工中What-Why理解效应
黄培红
(中国农业银行莆田分行,莆田351100)
摘要:通过使用一种迫选范式发现语言加工中what-why因素引起的理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what因素在语言理解效应中首先被激活,然而,why因素对what理解效应产生交互作用,对理解效应也是必不可少的。what因素与why因素共同引发自然语言加工过程中的理解效应。同时,通过理解效应实验,其输出的结果进一步验证what-why理解效应规律的正确性。
关键词:自然语言加工;what-why因素;理解效应
无论融会贯通还是抽象思维,无不建立在理解之上,理解构成了人类思维活动的基础,因而有必要把理解作为科学问题加以研究。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有这样的经验:第一是要知道该事物是什么(称为what因素);第二是凡事要问个为什么(称为why因素),之后,该事物得以理解。what与why因素可能影响对事物的理解,需要实验验证。本研究将主要研究这个问题。
目前国内外有些人在研究自然语言的理解问题,一种认为理解就是对语法、语义与语用的理解,例如系统语法、格语法[1-2]等。这种观点与心理学观点相一致。格语法认为句子由中心动词与深层格组成,而深层格包括施事格、对象格等,当一个句子分析出深层格时,即理解了该句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理解即对概念的理解。美国Yale大学的R.Schank[3]及同事提出CD理论(概念依存关系理论),认为人脑中存在某种概念基础,语言理解就是对概念的映射过程。这是种具有影响力的思想。许多典型的语言理解理论都是基于概念理解基础之上的。例如WordNet[4-8]、本体理论[9-11]等。这些理论对语义知识进行了表达,其中的知识由概念、属性与关系组成,理论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知识的表达形式不同,数据结构不同引起有关的维护及操作使用的软件流程也不尽相同。Winograd[12]完成的SHDRLU系统在狭小的积木世界中,在有限的词汇上运用系统语法进行人机对话取得成功。
然而,这些建立在语法、语义、语用或概念理解之上的理论又不得不面对一个巨大的障碍,这就是语法、语义、语用、概念、信息等等刺激物的理解问题。对概念的再理解,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启动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而对概念的再问究,需要弄清楚某一个具体的概念是什么及涉及的为什么(即相关道理),从而认知系统对概念产生更加精细的便于理解的结构,这时它对现实世界的规律的认识与刻画便更精细。概念的再理解是有意义的,然而也是相对复杂的。同样,信息包罗万象,包括事实、经验与知识等,对信息的理解并不比对概念的理解简单。SHDRLU人机对话系统扩大到真实的现实世界时,由于现实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对文本的进一步处理无能无力,它很快就陷入困境。而相对于SHDRLU系统,现实世界之所以会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其根本原因是系统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力不足,即并不知道文本及构成文本的词语的真实意思(语义),亦不具备在文本的深层语义上逻辑推理的能力。心理学认为理解是对意思的建构过程,并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语言理解过程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但对什么是意思(或语义)以及意思的理解还不清楚,对语言理解这个复杂问题还未达到阐述清楚的程度。总之,传统的自然语言理解理论,对什么是理解的认识仍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理解到底是什么?有哪些规律?有关理解的因素及效应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物理学定律是从大量事实基础上总结并经实验验证而获得的。历史上,胡克定律先总结出受力与形变成正比,然后实验验证。牛顿三定律也采用同样方法总结与验证。本研究比照物理学定律的提出与验证方法进行理解效应的相关因素的研究验证。本研究进一步验证what与why因素是否与理解效应构成因果关系,采用理解效应的一种迫选范式来研究语言材料的理解问题,实验中包含what条件和why条件。为探讨在语言材料理解中是否存在what-why理解效应现象,在实验中包括了一种非what-why条件对照。在这个对照组条件下,只呈现无关的背景音乐。当前的研究中还控制了what、why等因素,并且考察这些因素如何协同影响理解效应。理解效应是人类智能的基础要素。无论是谈话、作文还是阅读思考,抑或是做事、决断以及日常生活,人类天天在使用理解机制。理解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理解效应的规律研究无疑具有意义,它是类脑计算的重要内容。
what因素与why因素对理解效应的影响研究以前还没有文献报告过。本文报告词、句、篇的理解效应实验,对理解的特性及其形成过程进行试验,进而对what-why理解效应的正确性进行实验验证。这些试验采用被试不理解的实验材料,本研究观察被试使用这些实验材料进行试验中,从不解状态到理解状态转变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点,进而观察what-why条件与理解效应的关系,关键是要考察what因素与why因素对理解效应的产生是否充分,以及这两个因素是不是必要条件?本研究假设what-why变量可引发理解效应,那么当被试对刺激物进入不理解状态时加入变量值,预期会引发被试对刺激物的理解效应;若未加入变量值,则预期被试无法产生理解效应。
1.1被试
21人正常状况下的学生自愿参加实验,从17岁到24岁,平均年龄18.4岁。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前不知道此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时给出被试相应的实验要求。
1.2实验仪器
本实验机器用IBM2780,CPU2.4GHz,操作系统Linux,软件为understanding-soft软件。机器与软件均为正常状态。
1.3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迫选范式,实验为被试内设计,共有2个自变量,即what因素(刺激物的含义)、why因素(真值推理过程),其刺激类型为词、句、篇语言材料。通过比较被试对语言刺激物词、句、篇在输入与非输入what值条件,以及输入与非输入why值条件后,在迫选任务中是否理解目标语言材料的正确率,来考察what和why条件是如何影响认知系统对刺激物的理解。
对词语等语言材料的理解过程通常都是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本设计就是考察不理解到理解的输入量。对这些语言材料,本实验先通过让被试事先挑选,设法让他们进入不理解状态。如果认知系统从不理解状态加上自变量赋值后,其状态变为理解状态,那么,该自变量的赋值就是理解效应的原因。本文把该自变量设为语言材料的what与why因素,自变量赋值即给语言材料是什么及为什么赋予值。
定义1 what-why效应是指当认知系统知道刺激物是什么及为什么时产生的心里反应。
本文考察what-why的理解效应,即当给处于不理解状态的被试输入刺激物的what变量值及why变量值时是否产生理解效应,也就是当被试知道刺激物是什么及为什么时是否具有理解的感受或反应。本文中what理解效应,即what条件下的理解效应;what(或why)值即赋予what(或why)变量的内容,或称what(或why)变量的值;what值即意思,why值即道理;what(或why)条件即给出what(或why)值条件,简称what(或why)条件。
1.4实验材料
本文理解效应实验,其研究的是自然语言,它的实验材料对应为自然语言材料,包括词语、句子以及篇章片段等。实验共有3个条件,每个条件包括100个语言刺激材料。
词语条件下的语言材料取自现代汉语词典中全部的53000多个词语。实验过程中共取出难于理解的词语4301个,这些词汇相对于被试为罕见词。词语材料还包括真假词,这些词语用于词的真假对理解效应是否有影响的实验,所以这些真假词语包括一半的真词与一半的假词,以验证真假词对理解效应是否产生影响。
句子条件的理解效应实验,其语言材料包括无法理解语句3503个,含歧义句子、不明事理命题、内容抽象句子等。这些句子包括命题与非命题。篇章条件下的实验,其研究对象包括2901个文章片段或数学证明题。相对于句子理解,篇章理解还涉及了句子间关系的理解。篇章理解实验中,本研究略过各个句子的理解,单单考察被试对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本节设计的涉及篇章的实验对象,包括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概括关系等。其关系的what-why值即关系的语义。例如,构成因果关系的语句,其语义上构成的因果关系,即因果关系的what-why值。
1.5实验过程
本迫选范式是,实验仪器给处于目标刺激物不解状态的被试输入有关条件之后,迫使被试根据是否理解目标语言材料,单选“理解”或“不解”答案。本实验旨在通过此范式来考察中文中what与why值的输入是如何影响认知系统对刺激物的理解的。
每人做11组测试,每组100个语言材料。做完1组测试后休息片刻。首先,被试随机选择出难理解的词语、句子与篇章,标记不理解部分,并形成测试任务。被试坐在静音室中并避免干扰。词语呈现在计算机屏幕的正中央,眼睛距离屏幕70cm,视角24°×30°。左右手食指放在F、J键上。双眼注视屏幕中央,刺激呈现与做反应时尽量减少头部运动,避免眨眼。每次实验之前,在屏幕中心会呈现一个注视点(大小为4×4个像素),呈现大约1s后消失.然后在注视点会立即呈现1个语言材料,首先被试确认进入不理解状态,否则实验材料无效,呈现下一语言材料。若是被试已进入不理解状态,则呈现该刺激物的含义与涉及逻辑,导引他/她注视屏幕中央的正确意思。刺激物的含义与涉及逻辑即给出语言材料涉及的what-why值,给出它的确切含义并呈现,要求他/她根据这些语义数据提示来理解该词语等语言材料。刺激项目的呈现时长由之后描述的方法确定。刺激项目呈现消失后,在原先呈现项目的位置会有理解与不理解的选项,被试通过按键从2个备选答案中做出选择.电脑记录相关实验数据。例如,呈现项目是“嬛嬛”,被试若进入不理解状态,则屏幕会给出该词语的含义,即呈现what值(“指女子舞蹈,动作柔美貌”)与含义的逻辑值后,呈现2个备选答案分别为“理解”和“不解”(图1),软件自动记录理解反应时。对句子的理解的例子,例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理解,初始条件若是被试无法理解该语句,则实验程序呈现给出相应的事实依据后,看被试的理解效应情况,记录相应的理解实验结果。当被试完成全部语言材料理解测试,则完成实验。对抽象难解的命题,则给予充分的理由与解释,看被试是否产生理解效应。又如对“停止杯葛亚投行”的理解,初始状态因对“杯葛”不理解而导致被试的整个语句不理解状态,当给出杯葛的确切含义为“抵制”时,被试确切获得了整个语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该语言材料,电脑记录相关数据。对命题“碳酸饮料对牙齿的腐蚀作用”的理解,首先给出实验过程及结果材料说明以确定它的真值性,用事实证明碳酸饮料确实会对牙齿产生腐蚀作用,并对反例给出原因说明,最后要求被试作出反应,系统记录被试理解该命题的实验结果。本实验中,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若被试仍处于疑惑、不能确定、似是而非的状态,其实验结果选择为“不解”。
图1 实验过程流程图
为让被试熟悉实验程序,实验正式开始前有15个练习机会。本实验通过90个调整试次来决定刺激的呈现时间。如果被试在不到10次实验之内做出2次错误反应,则刺激呈现时间就会增加一个帧大约120s.刺激材料呈现时间确定后,将呈现20个练习试次,练习试次中会包括所有实验条件。
表1 真假词条件下的理解率(%)a)
首先考察真假词对语言材料理解效率的影响.把语言材料的what理解率作为因变量,将词语真假、why变量作为被试内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给出语言材料刺激物what值条件下的正确率(70.64%)要显著高于非what值情况(0.45%, F(1,20)=3781,P<0.001)。当给出why值时,反应的正确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F(1,20)=53700,P<0.001)。词真假的主效应不显著(F<1),见表1。由于真词与假词条件下的正确率无差异,因而词真假因素不作为一个参数参与以下的数据分析。从不理解到理解状态与词语是否真假无关,可能词语本身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标识,其标识下的语义即what-why值才最重要,词语本身仅仅为语义的标识而已。
2.1词语和语句
将词、句在输入与非输入what-why条件下理解率做方差分析。将what(输入或非输入值)和why(输入或非输入值)作为被试内变量,对理解率进行了方差分析。假如存在what-why理解效应,期待存在自变量的主效应或出现与理解效应相关的交互作用.假如某个变量(what或why)对理解效应的大小产生影响,期待变量之间产生交互作用。结果表明,what-why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1,20)=74907,P<0.001)。在what-why条件下(99.00%)正确理解率比在非输入what-why条件(0.73%)下的正确率更高。本测试的有效率达到99%,其中不理解的情况是因为对含义中的有些词不理解,当给出这些词的含义后获理解。这也是词语理解仅当其语义被真正理解之后的印证。无论是词语、语句,还是歧义句子、抽象句子,由于它们的初状态都是不理解,只要赋给值,即知道了句子的具体的what-why值后,这些语言刺激物都从不解状态顺变为可理解状态。表2还显示非what条件或非why条件下,理解率都很低(<1%)。
表2 词/句的what-why条件下的理解率(%)a)
更重要的是,在what条件和why条件之间发现了交互作用(F(1,20)= 40523,P<0.01)。当what条件时,why条件下的正确率比非why条件下高97.18%,但是当非what条件时,正确率下降了98%。事后检验表明, why条件下的这种差异是显著的(F(1,20)=66027,P<0.01)。这一结果表明,在why条件时出现了what理解效应。由表3可以看出, why-what序列条件下的理解效应(1.00%)比what-why序列条件时要小(97.64%)。事后检验表明,这个差异边缘显著(F(1,20)=56542,P <0.001)。结果显示,理解效应的大小还和what-why先后次序相关,what-why序列时理解效应更大。
2.2篇章
为了比较篇章条件下语言材料阅读理解中whatwhy条件下的理解效应是否比非what-why呈现时的理解率高,将what-why条件和非what-why条件下语言材料的理解率做方差分析。与上节的分析方法类似,将刺激类型(语句关系)的what因素(输入或非输入值)和why因素(输入或非输入值)作为被试内变量。
句篇理解包括语句的理解及句子间关系的理解,关系的理解基于语句的理解之上,本节单独考察句子间关系的理解效应。假如存在what-why理解效应,本研究期待句子间的关系理解也存在自变量的主效应或出现与理解效应相关的交互作用。关系代词仅仅是一种提示,既需要知道具体的关系是什么,还需要从这种提示中对实质性的内容进行验证,即验证其why值,以确认这些关系是否为真,若为真,则得到真正的理解。比较语句间关系的理解与不理解的情况,结果表明,语句间关系的what-why因素的主效应显著(F(1,20)= 76311,P<0.001), what与why条件同时呈现(98.73%)比非what-why(0.82%)时的正确率更高。表3显示,与非what-why条件呈现时相比,当输入what-why值时,出现了理解效应,而当what或why值不呈现时都没有发现理解效应。语句及其语句之间的关系,当且仅当what-why条件得到满足时,被试对这些句群出现理解效应(理解效应量大于97.27)。少数不理解的原因是对赋值中的部分词语不理解造成的,这些词语理解后被试对句群集进入理解状态。
表3 不同条件下的理解率与理解效应大小(%)a)
另外, what与why条件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 (1,20)= 46922, P<0.001)。在what条件时, why条件下的正确率比非why条件高出97.27%;虽然二者都知道连词的意思,但前者还知道句子之间的连词关系的why值,后者(非why条件)则不理解句子之间的连词关系。结果表明,在懂得语句意思的条件下,当懂得关系的what-why值,被试则真正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该句群。但是当what值不呈现时,理解率为0.45%。事后检验表明why条件下这些差异显著(F (1,20)=82293,P<0.001)。表3显示,语句间关系的what-why序列因素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1,20)= 55765, P<0.001)。若当不理解状态加上知道what-why 值,并且加上what-why序列因素则处于理解状态;而当不理解状态下,若被试不知道该句子关系的what-why值或what-why先后失序则还是处于不理解状态,这就证明what-why先后序列也参与导致句子关系的理解效应。
通过比较what-why条件和非what-why条件下的语言材料理解效应的正确率,发现了what-why理解效应。与非what-why条件相比,在what-why条件下该刺激物被理解率更高,前者理解率接近100%后者理解率接近于0。从表3可以看出,当没有输入what值或why值时,理解率均很低,没有出现理解效应,但输入what值与why值后,被试出现理解效应,说明两个因素都出现时产生理解效应,而少了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出现理解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对于理解效应来说,what因素与why因素对理解加工都有影响,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充分的,即两个因素决定了理解效应。通俗地讲,当认知系统知道了词、句、篇是什么意思及为什么(即体会到语言材料及其含义的正确性)的时候,对这些语言材料的理解即可由不理解状态进入理解状态,被试也就理解了该刺激物。语言材料获得理解的充要条件是对应的语义及其逻辑均获得理解。这一点与平常的经验认识是一致的。理解是一种情感标识,当明白被测对象是什么并确认它的真值即知道为什么时疑惑消除,认知系统也就懂得了该对象,从而产生理解效应。随后,认知系统标识该刺激物及其what-why值,并记入认知系统之内以备用。总之,what条件与why条件结合起来协同产生对刺激物的理解效应。
本研究还发现what条件与why条件对理解效应的作用具有不同之处。在被试知道What值条件下,比较why与非why条件,发现只在why条件时产生了理解效应,而在非why条件或非what条件下均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这个结果表明,一是语言材料的理解加工除了受到what条件的加工的影响外,同样具有why条件依赖性,并不是被what条件独立理解的,以至于当非why条件时,语言材料的理解加工无法进行下去。说明除了知道what值外,还要道理理解,否则无法产生理解效应。二是表明Why值对what理解效应产生交互作用。认知系统知道了刺激物是什么后,why值还对该知道的内容进行求证交互,只有该内容全部是真值后,才能没有疑惑,才能理解该理解对象。因此,如果没有why值验证或不符合道理的话,认知系统还是无法产生理解效应。有了why值,才能确认内容为真值,若非真值,则须通过why值调整,直到内容确认为真值,从而产生理解效应。
根据实验结果,还发现如果非what条件下,why值是否提供,都无法对理解效应产生作用。通过比较what-why条件与非what-why条件下的理解效应正确率发现了理解效应,但这一效应只有当what值首先提供时才出现,同时why条件才表现出对理解效应的影响。这个现象表明,一是认知系统对语言材料并不是同时地进行what与why水平加工的, what加工总是先,然后才能进行why加工,what条件是加工的起点,why值是以what值为基础的。因为如果被试不知道what值,根本无法对语言对象进行why判断,why判断根本无从谈起。所以,即使给了why值被试也无法发生理解效应,这个结论与以往的语言材料阅读理解的日常经验相一致,即被试如若对被测对象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更谈不上道理的理解了。根据这些情况,可以认为,认知系统对刺激物的理解首先要知道该刺激物是什么,然后才能去理解道理,看它是不是符合道理,然后产生理解效应。二是这种现象表明,认知系统是根据意思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的。因为只有在what条件下观察到了理解效应,而What值就是语言材料的意思。另一个可能原因是,词汇通过what值即意思达成与现实世界的映射关系,只有在what值基础上,现实世界规律知识才能通过why条件组织反馈,并根据真值性标准及时影响词汇的what内容的理解,最后认知系统才能有效使用现实世界的规律知识。
可以用交互理解模型来进一步解释这个各层次交互理解效应现象。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而言,其在what水平首先被激活,同时,why条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语言材料而言,其相应的理解模型可能不仅仅只包括what层次的加工,还存在一个why水平的加工确认,使得语言材料的加工会同时受到what水平的因素(如语义)和高水平why条件的影响。why水平的激活反馈会通过自上而下的通路影响what水平的加工。当前研究只在why条件下发现了理解效应,造成这个现象可能是由于加工的复杂性和中文阅读中的歧义导致的,也可能是语言材料中, what内容可能存在自相矛盾的状况。与非why相比, why因素在内容水平上和整体水平上的真值确认,反馈到达what水平之时, what水平加工将被调整,使得内容更一致。what水平与why水平下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理解效应现象。这些现象进一步表明,语言材料的理解是一个多水平之间交互加工的过程,是并行地以一个整体进行加工调整的。这个理解模型可以推广到对图像的理解之中。因为图像理解是语言理解的一部分,所以关于图像的理解亦然,即若认知系统内存在对应的what-why值,作为刺激物的图像与内部的知觉模式集匹配时,也就获取并知道该刺激物图像的what值与置信度,从而理解该图像。如若不知道该图像的what值是什么,也没有why水平上的认识,也就无法正确理解该图像。
what-why理解效应结论与以往的理论[1-17]与研究结果是没有矛盾的,是相一致的,因为可以用what-why理解效应来进一步理解概念、信息,并对语法、语义以及语用进行理解再加工。what-why理解效应理论认为,当知道概念是什么及为什么时,也就理解了概念。同样,当知道语用涵义是什么及为什么时,也就理解了它的语用,语义的理解也是一样。对语法的理解,是通过语法与语义并行的整体加工来交互划分语法的。因此用what-why理解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对语法、语义及语用的进一步理解现象。ALICE[18]对话聊天软件是基于统计与关键字的,统计加规则方法的理解观认为把语法切分出来就是一种理解,其统计方法只是一种手段,可以归到语法、语义、语用理解观上。陆汝占[19-20]提出概念、语义计算及内涵逻辑表示方法,这是对蒙太古语义学的发展。该理论主张深入语义层面,将汉语表达式抽象成数学表达式恰当地表示内涵与外延,然后把这些语义表示在计算机内进行处理,这种理解方法以概念为基础,最终表达成无歧义的结果为目的,该方法可以归结为概念理解学派。同样,心理学理论[21]认为,理解是一种意思建构的过程,what-why理解效应可以完成对该理解观的进一步解释。
what-why理解效应表明了当认知系统知道被试对象是什么及为什么时,该系统也理解了该刺激物,这正是文献[22,23]中的理解定义的基础。该理论提出,理解是刺激物与认知系统内的知觉模式集匹配时析出的确信性感受。刺激物与认知系统内的知觉模式集匹配时,也就获取并知道了该刺激物是什么,析出确信性感受表明该内容为真值,此时,认知系统即知道它是什么及为什么(即what-why值),可见,这个时候,该刺激物被理解,认知系统获得了what-why理解效应。what-why理解效应规律是对文献[22]结论的进一步验证。Watson[24-25]在美国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中战胜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两名人类选手,获得冠军。它们的理解观侧重点在于不通过模拟人类的理解机制,是对文本语义的浅层分析理解。本研究与该方法没有矛盾,还可以通过理解效应进行分析,对浅层分析再理解,以进行精细语义上的推理,从而增加问题解决的途径,提高问题解决的可靠性与准确度。图2表明,语言材料经过what-why效应,认知系统产生对文本材料的语义的实质理解,之后就可以在目标驱动之下,产生对应的目的产品,这些产品既可以是方案,亦可以是答案。
图2 理解在信息处理中的位置
总的来说,通过一种迫选范式,发现了语言加工中的what-why理解效应.同时,当比较what条件与非what条件时,只在what条件下,why条件才对理解效应发挥作用,而且what条件下仅仅在why条件时,理解效应才出现,why条件对what理解效应产生交互作用。这表明,自然语言的理解加工不仅受到what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到why条件的制约,二者共同促成理解效应的产生。词语与句篇理解实验过程表明一个道理,即当认知系统知道作为被测对象的刺激物是什么(what值)及为什么(经why水平检测且why值为真)时,该刺激获得理解。而把理解定义为当刺激物与知觉模式集匹配时的确信性感受,其基础论据即为上述结论。从而该理解的定义的正确性获得了实验的验证。理解是认知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基础,信息处理过程中,认知系统需要知道文本是什么(what因素),并需要懂得从抽象微观层面(what水平)进行推断与逻辑演绎(why水平)。可见,理解观更擅长于处理需要微观分析给出结果的问题。该理解观直接研究人类的理解能力,覆盖人类理解能力的全部,与人类的理解交流方式相一致。下一步,本研究将对理解效应对信息处理的作用机制给出进一步的阐释,而理解效应的生物物理学基础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J.(1971)‘Some Problems for Case Grammar.’In R. J. O’Brien, Editor,22nd Annual Round Table. Linguistics: Developments of the Sixties-Viewpoints of the Seventies. Volume 24 of Monograph Series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D.C., pp. 35-56.
[2]邹崇理,崔佳悦.基于格语法思想的范畴类型逻辑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8(4):15-22. DOI:10.13796/j. cnki.1001-5019.2014.04.003.
[3]Schank,R.C.Concept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M].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ng Company,1975.
[4]Miller G. A,Beckwith R,Fellbaum C,et al.Introduction to WordNet:An on_Line Lexical Database[R]. CSL Report, NJ: Princeton UniverSity,1993.
[5]Pan Y N, Teng H M. Word Sense Disambiguation of Tags in XML Documents Based on WordNet[J].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
[6]Wei T, Zhou Q, Chang H, et al. A Semantic Approach for Rext Clustering Using WordNet and Lexical Chain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5, 42:2264–2275.
[7]Aditi Sharan A1 and Manju L. Joshi. An Algorithm for Finding Document Concepts Using Semantic Similarities from WordNet Ontology [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Vision and Robotics[C],2010(2):147-157.
[8]Ricardo Sotolongo, Fangyan Dong, Kaoru Hirota .Algorithm for Code Clone Refinement Based on Semantic Analysis of Multiple Detection Reports Using WordNet[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2010)[C].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10:191-198.
[9]Janzen, S.,Maass, W.Ontology-Base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for In-store Shopping Situations[A].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SC '09[C].2009:361- 366.
[10]Minu R I, Thyagharajan K K. Semantic Rule Based Image Visual Feature Onto66logy Cre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 Computing, 2014, 11(5):489-499.
[11]陆汝钤.世纪之交的知识工程与科学[C].北京:清华出版社,2001.9.
[12]Winograd, T. Language as a Cognitive Process[M]. MA:Addison Wesley,1983.
[13]钟义信.自然语言理解的全信息方法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04):1-12.
[14]刘松.基于全信息的问答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4.
[15]黄曾阳.HNC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6]刘智颖.服务于汉英机器翻译的HNC词语知识库建设[J].语言文字应用, 2015,(1):117-126.
[17]贾玉祥,俞士汶,朱学锋.隐喻自动处理研究进展.中文信息学报,2009(6):
[18]Wallace R S. The Anatomy of A.L.I.C.E. [M] //Parsing the Turing Test.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9:181-210.
[19]陆汝占. 2003.概念、语义计算及内涵逻辑.见:中文信息处理若干重要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第90-9
[20]李钊剑,陆汝占.用户需求概念图的生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 29(1):23-26. DOI:10.3969/j.issn.1000-386X. 2012.01.006.
[2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2]黄培红.自然语言理解的机器认知形式系统[J].湖南: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29(6):113-116.
[23]黄培红.自然语言理解——一个关于机器感悟人类语言实质的逻辑理论[J].四川兵工学报,2009,(1):138-142.
[24]David Ferrucci, Eric Brown, Jennifer Chu-Carroll,James Fan, David Gondek, Aditya A. Kalyanpur,Adam Lally, J. William Murdock, Eric Nyberg, John Prager,Nico Schlaefer, and Chris Welty.Building Watson:An Overview of the DeepQA Project[M].http://www.stanford.edu/class/cs124/AIMagzine-DeepQA.pdf,2011:59-79.
[25]Chandrasekar R. Elementary? Question answering, IBM's Watson, and the Jeopardy! Challenge[J]. Resonance, 2014, 19(3):222-241.
What-Why Effect on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HUANG Pei-hong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utian Branch,Fujian 351100)
Abstract:Through the use of a forced-choice paradigm, finds the understanding effect caused by what-why factor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in language understanding what-factor effect is activated first, but why-factor interacts to what-understand-effect, is also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effects. What and why factors together lead to understanding effect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Meanwhile, the output results of what-why understanding effect experiment confirm that earlier definition of understanding is correct.
Keywords: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What-Why Factor; Understanding Effect
收稿日期:2015-12-22修稿日期:2016-02-22
作者简介:黄培红(1968-),男,福建莆田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
文章编号:1007-1423(2016)10-0009-08
DOI:10.3969/j.issn.1007-1423.2016.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