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猪养殖精细化管理的探讨

2016-05-28 08:21韦标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精准化管控分析

韦标

摘要:本文以笔者所在农场下属养殖企业开展实施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取得的成效为例,分析并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结合精准会计核算措施为养殖企业带来的成效和收益。

关键词:管控 斤成本 精准化 分析

“成本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养殖企业,特别是现代化、规模化、自动化养殖企业追求的一个管理理念,强调的是要抓细节管理的落实、要抓养殖态度的精心、要抓养殖过程的精致,实现成本管理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可将生物资产的核算明确细化。

一﹑会计精细核算前的管理环节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一头商品猪从出生到出栏针对其不同生长阶段要几经换栏、调舍,饲养人员也要更换几拨。而划分这些养殖环节是成本最终归集的依据,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生产管理中把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种猪、产哺、保育、育肥”四个环节,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种猪”这一环节的成本归集,在性成熟成为生产种猪以后的折旧成本和饲养成本归集到“产哺”这一环节。这样也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一头小猪的出生成本。由于我们准确、清楚地划分了各个饲养环节,明确生产责任,每到月底计算成本耗用,饲养人员会主动找到保管员核对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的耗用,自发地对成本“斤斤计较”,化被动于主动,再也不会出现浪费的现象。

我们在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成本,使效益最大化。然而目标的设置还要有阶段性和可控性,所以我们再把“成本精细化管理”升级为“斤成本管控”,量化我们的目标,把只有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际的数据,一切以数据说话。

二﹑会计核算流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我单位专指生产公母猪后备公母猪等);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我单位专指上市销售的商品猪)。生物资产应当按照购置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我单位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处理;而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应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核算方法处理,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一栏列示。生物资产取得方式的不同,其成本确定和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现就生物资产按照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分为三类核算方法进行探讨如下: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支出予以资本化

处于生长期的生物资产(如刚引进猪场的后备母猪到发育成生产母猪过程)为满足自身生长投入较大,这部分投入一是满足生物资产自身生长、价值增值的要求,二是满足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而且这期间价值升值较快,所以,这期间的投入,依据重要性原则,全部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不仅能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自身价值,而且能延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满足资产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所以应予以资本化,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故我单位现行核算方法应予适当调整,猪场引进的后备母猪应单独核算后续支出成本,待后备母猪转为生产母猪时,将后续支出成本作为资产支出予以资本化,增加后备母猪的资产价值,此方法特别在新建猪场会产生明显的资产增值效应,按照我单位原会计处理方法会导致新建猪场前三年由于大量引种,各项生产成本全部作为农业生产成本,而此时相应产出很少甚至为零,前几年年均息税前利润为负数,整个项目投资收益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利于我单位畜牧业向上级争取项目财政补贴。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后支出停止资本化

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其自身价值趋于稳定,其后的支出主要是维持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属维护性支出。该支出由于不再增加生物资产自身价值,所以不进行资本化处理,即不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记入当期生产成本。为此,按照生产流程特点,我单位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未成熟期与成熟期的界限统一界定为后备母猪饲养满125天,以此作为会计人员入账依据。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核算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我单位按照母猪的生产周期确定为3年,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各单位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我单位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这里预计净残率定为30%)。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按照上述选定的方法,分月度平均计提折旧额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借:农业生产成本,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三﹑精准化管理目标的实施

影响斤成本的重点优化目标:

(一)饲料增重成本

饲料、兽药和疫苗及人工这三项直接成本中饲料成本影响最大,降低饲料成本成为全场关注的重点。首先,我们关注饲料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饲料的增重成本应占猪场整个综合成本的70%-80%;而育肥期的饲料增重成本应占总饲料增重成本的80%,占全部综合成本的70%。在猪场成本管理中,饲料成本占到的比重越大说明该猪场饲养的技术水平越高,管理精细化程度也越高。

其次,通过成本公司可以看出,饲料增重成本=饲料平均单价*料肉比,饲料的平均单价由种猪及商品猪各阶段猪群占得比例决定,猪群结构越合理,饲料的平均单价越低。我们各分场将全程直接增重斤成本划分为饲料、兽药、疫苗和人工四项,并进一步细分到产房、保育和育肥各区。每月都计算出各阶段猪群耗料比例。

(二)母猪饲养的效益

衡量母猪的经济指标是每头母猪年产仔数或年上市商品猪数,因此要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数和分娩率,尽可能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不难看出提高每头母猪的年上市头数是取得猪场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精细化管理的财务分析

在财务管理中“分析”是重要的环节,分析的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数据整理、过滤、优化转变成“因素、过程、成果”。其目的是衡量现在的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通过编制一套完整的财务分析报表来对下属猪场的各项斤成本进行监控很有必要,具体分解为全年目标任务表﹑净增重成本分析表﹑净增重猪场制造费用分析表﹑饲料耗用表﹑生猪存栏盘点表销售收入明细表﹑利润对比表等详细报表,对各猪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料肉比﹑分娩率﹑成活率等核心生产指标;饲料﹑兽药﹑人工斤成本费用高低对比以及收人明细的分解, 经过上述从点到面,从横向到纵向的全面分析,以数据说话的“斤成本管控”正是对财务数据和生产数据的全面分析,使生产管理人员都明白了所谓的“成本”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在工作中管控的重点是什么,把这个天天喊的口号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精细化管理总结

我们在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经过形成了定期总结的习惯,从生产一线到公司层面,层层推进,全员参与。经过总结,我们找出问题并切实采取具体措施,改善每一生产环节。使我们的员工明白:猪场的效益来源除了不可控的市场价格因素以外,还有我们猪场可控的内部管理因素。即由猪场的经营和管理决定,包括饲养的精细化程度和“斤成本的管控”。公司各分场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完成设定的斤增重成本目标,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各项生产指标不断提升。生猪市场价格的高低无法通过一家企业来决定,生猪养殖企业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该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只有成功地控制了成本,才能在生猪养殖行业站稳脚步,拥有一席之地。也只有把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才能确保猪场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文峰.财务主管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2]吴建斌.财务智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3]王棣华,潘文涛.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2

猜你喜欢
精准化管控分析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回头潮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思考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研究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