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
这厢守望
好友四人,坐在小餐馆里,聊着闲天。远远近近地说着街巷趣闻、老友近况、父母家事,唯独避开说儿女,因为儿女都远在他乡,几人都是留守的爸妈。同学聚会,大大的圆桌围坐一圈,谈天说地大半天,直到酒酣耳热时话题才一点点触碰到各自孩子的去向,发现在座的几乎没有几人孩子是在身边安家。
陶姐的儿子近日报来了喜讯,60多岁的她当上奶奶了,她不禁喜极而泣。然而,这个添丁进口的幸福是远在大洋彼岸完成的,她没能亲临其中。这里正悄然形成“留守中年”。孩子们从求学开始就陆续离开黑龙江,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谋生,“留守中年”们开始对那个地方倾注感情,慢慢地了如指掌,而远飞的燕子对父母留守着的家乡,却渐渐忘记了门前的模样。
我所熟知的朋友圈里,有人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留在青岛,留在大连;有人的女儿定居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有人的孩子去了珠海、去了厦门,再远些的去了澳门和香港,新加坡,最远的去了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家庭只是多了一份远方的牵挂;而集中起来对于一个地区一个省份,就是人口的净流出。
对小家庭说,是中老年人即将面临的病床前无子女照看,对于整个大社会来说,是各行各业结构性地“用工荒”,人口整体快速地进入老龄化。
无疑,我们身边的“少子化”,已经让我们不但面临生活琐事无帮手,还要背负上沉重的社会承担。有理由相信,这里的人口外流,不会只因为这里气候寒冷。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大批的关内人拖家带口不惧严寒奔向这里,因为那时这里有地种,有生意做,有希望在。如今要留住年轻人的脚步,也需要有事做,有钱赚,有希望在。说简单也简单,说难,是因为做到那些要具备很多条件,需要时间。
阳春三月,南方各色花树次第开放,那里的人们已进入赏花采茶的季节,就连朋友从近邻辽宁传来的图片也是一树杏花怒放,而黑龙江的田野还“草色青青近却无”。然而,熟识这里人们知道,北方的春天正在挣脱冬的不舍,姗姗来迟。但是只要十里春风吹来,这里一样是桃红李白,一样有莺飞草长。
能这厢守望,就不负春光。
晒幸福成大事
一块草坪,能做什么?有人打球放风筝,有人铺上格子布摆上炊具野餐,有人喜欢在上面支起帐篷晚上看星星。而有人则用它来追梦,晒幸福。
在哈尔滨太阳岛,紧邻江堤的一块5000平方米的大草坪,被时尚的静谧蓝和晶粉色装点,还有洁白的缎带以及娇嫩的鲜花围绕,整齐排列的美丽座椅,长条桌摆满美酒和甜点,这个美丽迷人的场景,营造的是一个草坪婚礼的主场,一家名为“娜妃婚礼堂”的主题婚礼会馆。追梦人孙娜坦言,婚礼堂是个船型屋,从这里起航试水一个晒幸福的产业
每年的5月到10月,就像是季候鸟找到了最适合的栖息地,哈尔滨最舒爽美丽的六个月里,是集中办喜事的季节。据民政部门统计,近两年,每年哈尔滨结婚登记人数在十万对以上,这其中一半以上的婚礼都集中最美的6个月里隆重上演。
据了解,2016年的哈尔滨,在最高档的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酒店举办婚宴,每桌餐饮价格从4299元到6299元不等;而以友谊宫为代表的中高档酒店,每桌婚宴价格1799元起;像满汉楼等,婚宴价格均在每桌600元至700元。曾经的哈尔滨,在婚庆领域掘金的注册婚庆礼仪公司多达1000多家,反腐倡廉风之风吹来,规定领导干部子女结婚不准大操大办,铺张奢华的婚礼场景一度断档。一些小的婚庆公司纷纷改弦更张。
婚宴数量受限后,新人们的注意力也转向了。太阳岛上的娜妃婚礼堂创办人说,开业伊始就发现准新人们注意力果然不在婚宴有多少道菜上,他们更注重的是婚礼的仪式感和个性化。
要办婚礼前夜的“脱单party”;要在婚礼上放映与众不同的新人微电影;要借助婚礼做各种跟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关的展示秀。主题婚礼策划将尽量安排特别的筹划,比如可以根据要求做成“漫慢婚礼”——浪漫且悠闲,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不像赶场子那样慌张,而是能享受到唯美的草坪、阳光、清新空气带给每个人对幸福的回忆和憧憬。
一个有趣的数字表明,在近两年哈尔滨的结婚登记新人中,40岁以上者占近一半数量,大龄婚者很多是花开二度,他们对婚礼的场景需求也有所不同,传统婚礼中那些父母上台、证婚人讲话等环节,已经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结婚典礼中的标配。因此,时尚的鸡尾酒会形式,冷餐恳谈会形式,温馨的同学聚会形式,是这些新郎新娘所向往的婚礼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