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之研究

2016-05-26 10:41董爱娥吴建阶
中学生物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习题思维能力

董爱娥+吴建阶

1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初步界定

判性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 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这种能力是存在的,有差异的,可训练的,并且是可测试的。人的素质差异本质不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目标是,寻找有效途径,训练这种能力,揭示这种能力上的差别,把这方面的高素质的对象选拔出来。能力型考试特别是其中的逻辑部分,测试的就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有以下12项特点:① 抓准“陈述”的意思;② 判断推理是否含糊;③ 判断多项“陈述”之间是否互相矛盾;④ 判断结论是否必要;⑤ 判断“陈述”是否正确;⑥ 判断“陈述”是否根据某一原理引申出来的;⑦ 判断“观察性陈述”是否可信;⑧ 判断“归纳性结论”是否其有来自;⑨ 判断“问题”是否已经确定下来;⑩ 判断所说的是否只是假设;?輥?輯?訛 判断所下的定义是否合适;?輥?輰?訛 判断引述某一权威言辞是否可接受。

批判性思维能力有两层涵义:①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亦即通常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此意义上,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独立人格的基础。② 它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基于以上两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2.1 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开展合民主作讨论探究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开展合作学习、民主讨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突破口,培养学生质疑的问题意识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点。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要借助探究式研究方法,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有效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开展民主讨论。学生面对有效而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时,更能积极地开展独立思考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并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寻找强有力的证据,进而进行逻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而且,学生在积极参与民主讨论的同时,为了使自己的论据更加具有说服力、针对性,会专心致志地倾听对方的论述并不断地思考、分析、评判对方的论述。这显然更易于激起学生的批判意识,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富有争议性的问题更具有讨论的必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更能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展开逻辑思考,更能积极地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寻求事实依据的支撑。

当然,课堂讨论也不是越多越好,课堂讨论的有效进行必须以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为基础。如果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味地追求讨论,为了讨论而讨论,装模作样,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虚华浮躁、夸夸其谈的不良习惯。对于答案明确且具体的问题或学生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性,也没有讨论的可行性;而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有争议性的问题,是答案不明确、超出学生现有知识储备、需要静心思考重构知识的问题。只有对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才更能激发学生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也为其思维提供自由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并机智地回答。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在富有争议性的问题上得到最好的表现。

2.2 利用教材中“批判性思维”栏目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批判性思维”栏目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开放性的习题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素材。虽然高中生物教材上“批判性思维”的栏目只有4个(表1),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合到整个的教学中。

方法一:为学生提供发现、思考问题的机会。学生学习完模拟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后,知道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材栏目中的问题“既然细胞越小,细胞表面积相对就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不是越小越好吗”。“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师借助苏格拉底式的“发问”,使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与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方法二: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一千个读者能从一个哈姆雷特中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学习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这个知识点后,教师给出问题:“你如何评价基因决定生物体的性状这一观点?”这时,大部分学生给出的观点就是“基因决定生物性状”,小部分的学生可能会考虑到环境对性状的作用。教师应该针对后一个答案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出正确的答案,即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以往不曾有的观点,并有理有据的论述不同观点。长期以来,教师给出一个观点强迫学生接受,这样做的后果会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学应该具有生成性和多元性,其中多元解读是现代教学策略构建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手段之一。

方法三:引出证据和根据。通过“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的学习,学生理解了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然后教师给出问题:“既然血糖是提供能量的,血糖越多,能量供应就越充足,血糖含量不是越高越好吗?对此你持什么观点?你的论据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出血糖不是越高越好。接着,教师引入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回答这个问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

方法四: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在学习完基因突变这一个知识点后,教师给出问题:“基因突变率在自然条件下很低,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少利多害的,因此有人认为,它不可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你认为这样的看法是正确的吗?为什么?”这相当于一个反思性的问题,其实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反思性行为,课题的解决也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基因突变对生物有害还是有利,学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证明。但是对能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讨论,学生可能要争论很久,这个探讨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渗透到平常的生物教学中,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明辨是非,具有创新精神,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利用教材中的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必修1模块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中“练习”的“拓展题”和章末“自我检测”中的“思维拓展”。

拓展题:目前,对基因的研究可以说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既然生物科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那么,还需要研究细胞吗?说说你的看法。

思维拓展:生命系统是由许多层次组成的,我们周围世界各种事物的结构或组成也是如此。你能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你所在的学校的组成层次和相互关系吗?因此,你体会到以系统的视角分析各种事物的好处有哪些?

从上面的题目,可以看出拓展题目开放性比较大,教师在教学时也不必给出标准答案,但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教学的深度。通常学生练习的习题都是封闭式、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种类型的题目容易将受试者预设、囚禁在有限的答案选择中,而忽略受试者在做答时可能牵涉其中的个人人格特质、兴趣、情感、专长而在开放度上受到限制。在这种惯性的影响下,学生往往也会产生一种凡是题中出现的条件都要用上的思维定势,不能对题目进行逻辑推理分析。

开放性习题的特点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探究性、层次性。与封闭式的习题不同,开放题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是混在一起,会产生干扰因素,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信息与问题的关系,舍弃无用信息,充分利用有用信息,提高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所以开放性的习题对培养学生的品质和精神影响更大,可以克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习题必有确定答案”“习题所给条件必有所用”的思维定势,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思维。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逐渐使这种反思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目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还可以在生物实验教学、STSE教学、研究性学习、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等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交流,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他们的见解,就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批判性习题思维能力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