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之灵长

2016-05-26 23:48
新潮电子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特尔创客智能

尽管2016年的雨季一如既往地准时来到深圳,但依旧没有浇熄英特尔对这个南方城市的热情,在中国举办的2016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16)将在这里擦出更为激情的火花。事实上,IDF16比以往任何一届都令人更加期待,英特尔将扮演的,不再仅是操控PC领域的那双上帝之手,而是通往全新世界的新钥匙。是的,正是这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创新时代。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历史中,英特尔在PC领域一直处于当仁不让的地位,而技术的演变,让人们拥有的计算终端的种类与规模都有着巨大的提升,而且这样的趋势正在飞快提速—如今,全球已经拥有数十亿台各种计算终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而在数年后的202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增加到500亿。我们留意到,比起单纯数量的增加,设备类型增加的脚步更快,特别是在经历了PC和智能手机两大主机时代之后,我们在未来很难再找到拥有如此规模的市场,换而言之,仅靠与PC市场匹配的那把名为Core钥匙已经不再能够支撑英特尔在未来不断扩展的计算领域中辗转腾罗了。

拥有敏锐市场嗅觉的英特尔早在数年前便意识到这一点,除了积极布局PC市场,力主推出2合1等新形态产品外,英特尔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与物联网等领域。—正如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谈到的:“计算变得无处不在,嵌入进我们的衣服、汽车和家里。“万物智能互联”将是新一轮技术发展的方向。”

万物数字化,英特尔给予未来五年的承诺

令我们意外的是,在IDF16上第一个走上前台的并非杨旭,而是由武术大师郝致华带来的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之所以盛赞这场表演,是因为它与不久前英特尔与Lady Gagad在格莱美奖颁奖活动上的跨界表演同样令人匪夷所思,后者借助英特尔的RealSense实感技术和全新3D投影技术带来了惊艳的视觉效果,而此次表演上武术家的每一次出拳、侧踢的动作同样通过英特尔的黑科技被—捕捉,并将其运动轨迹、力量与速度显示在大屏之上。将运动数字化的核心,便是内嵌了英特尔的Curie芯片的智能腕带。

事实上,除了武术表演,自行车、滑雪板同样也可装备这个技术,然而这仅涵盖了其在体育领域应用的极少数应用,但已经给体育界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细心的你也许能够发现,从2015年发布的Edison,到今天的Curie,英特尔正赋予越来越多的东西以智能,这便是杨旭带我们步入了IDF16上的第一个战略布局—万物数字化。

在英特尔看来,电脑愈来愈具有人的行为能力,它们能够捕捉我们看见的、听到的,跟踪人类的运动轨迹。现在,英特尔继续把计算的范围扩展到穿戴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不断缩小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鸿沟。而Curie其实就是一台可以装进纽扣这么大小空间的电脑。在这么小的尺寸里,集成了英特尔Quark系统芯片、蓝牙、低功耗无线电、传感器、充电电池,还有一个创新的图案匹配引擎(Pattern Matching Engine)。早前,英特尔CEO科再奇便向我们展示过用Curie做出的手环,用手势去控制基于英特尔Edison做的智能蜘蛛……一年以来,Curie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把技术带到了很多新的领域。Curie 把你的动作数字化了,结果不是简单的跟踪。当Curie被集成进一个设备以后,英特尔就可以实时地捕捉、分析和展现你的运动轨迹。

如果说Curie是帮助运动数字化,那么英特尔实感技术(RealSense)实现的则是视觉数字化。相比前者,RealSense对我们来说是熟面孔了。从CES 2016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科再奇主题演讲前100个无人飞行器的协调飞行表演,当IDF16上Ninebot的Segway平衡车变身为机器人,都离不开这项重要的技术,相比最早亮相之时,RealSense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IDF16上,英特尔公司新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兼感知计算事业部总经理鲍克勤博士共为我们展示了3款RealSense摄像头,除了惠普Spectre X2、宏基 Switch S12、联想 Idea Mixx 700和NEC LaVie Hibrid Zero11等产品使用的R200之外,还有投射距离更远、应用于投影机、智能试衣镜等设备的R200/LR200和应用于无人机上、拥有运动感知能力的ZR300,正是原型产品的成熟,使之在众多产品上迅速商业化:可与商用飞行器连接的英特尔实感技术无人机平台(Aero Drone Board);通过Uraniom Personal 3D Avatar软件,游戏玩家可以扫描自己的脸部并将其导入到自己喜欢的游戏人物身上;装备在Creative BlasterX Senz3D上,用户可以分段式背景来动态地改变自己的聊天背景,以实现更好的沉浸式协作;与Waves Nx技术结合,可以定位用户的虚拟音场;此外,还有Razer Stargazer、Segway机器人、AscTec NEO无人飞行器、Savioke机器人、3D Systems Sense扫描仪等一系列即使上市的创新产品。鲍克勤看来,视觉能力的发掘带来了寒武纪时期的物种大爆发,而今天的RealSense为智能设备带来的感智能力,同样会带来智能设备的“物种大爆发”。事实上,RealSense并不仅是表面上3D识别能力那么简单,英特尔正赋予其类似于“AlphaGo”的深度学习能力,英特尔未来也正朝着“类脑处理器”的方向进行开发。

从“万众接云”(Cloud of People)到“万物接云”(Cloud of Things)

杨旭带我们进入的第二个世界是“云”,虽然人们对这个名字已经耳熟能详,但对它存在的形式却并不为常人所认知。今天,云连接的是海量的人群,例如微信、QQ、微博、人人……所有在线行为都是人组成的,今天的云是靠人们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把数据传输到云端,云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但英特尔谈的云是指,人们身边的各种设备未来也将会融入到数以十亿计的智能物联网里边—比如温度仪、汽车、生产线……这些都会推进“万物接云”,或我们日常称作的“物联云”。

“物联云”是英特尔今天的生活中所看到的最大规模的计算的延伸。当“物联云”成了英特尔智慧城市、智能医院、智能交通和智能的工作环境的中心时候,它的潜力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些领域将会重新定义今天的一切,也会定义未来的世界。杨旭接下来呈现出一个与“物联云”相关的FreeD 技术令所有人大呼过瘾,它又是一项基于体育运动新体验。它通过体育馆的多个高清照相机获取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到云端,不仅观众们能够获得了畅快淋漓的视觉体验,也为运动员、转播员和教练员提供了全新的支持。

英特尔提供的物联网平台是为“物联云”设计的开放的可扩展的参考架构,可以用和这个参考架构兼容的一系列产品来量身打造你的解决方案。不管你是连接传统的、低智能的设备,还是连接最新的、高度集成了计算与通讯技术的智能设备,这个平台都能支持。这样就能帮助家庭、商店、工厂和农场更大地去挖掘它们的潜力。以其在健康物联网上的应用为例,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与经纶世纪医疗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已经推出了家庭健康管理机器人原型,向家族提供主动型智能健康管理,并应用了英特尔开放架构的前端物联网设备与后端数据分析平台的端到端大数据解决方案;通过与阿里云、华大基因联手,共同构建了精准医疗开放云平台。在视频社交领域,英特尔基于面向WebRTC的英特尔协同通信开发套件3.1版本,向爱奇艺提供更清晰、更流畅,还更互动视频社交平台,随着5G时代的来临,英特尔的这一应用将拥有爆发性的市场需求。

此外,英特尔还在物联网标准和互操作性上积极与业界伙伴合作。英特尔发展可信分析平台(Trusted Analytics Platform,TAP),为数据科学家开发开源软件包,还和业界合作伙伴一起创建了开放互联基金会(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目标就是统一物联网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对未来5G意义重大,也影响未来的移动和物联网。英特尔目前正在加强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合作,一起研发下一代的通讯标准5G,把移动、物联网、计算和通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从专业走向开放,英特尔正在加速智能互联世界

就在IDF16上,杨旭宣布英特尔将投入重金在大连设立工厂,这个全新工厂便是为英特尔的全新技术—3D NAND和3D Xpoint投产所准备的。这两项技术正是针对大数据时代所需要更先进的内存和存储技术,这将为两大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如果你以为这是英特尔在x86构架上放出的大招,那么惊喜还不止于此。津逮—一个拗口的名字,它是英特尔与清华大学、澜起科技共同开发的一款全新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按杨旭的原话—它是一款极具颠覆性的产品,预计将于2017年年底或2018年年初正式推出。

离开x86领域,英特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度。从Edison到Curie,英特尔并未敝帚自珍,而是与广大智能硬件创新的开发者共享这一成果—基于Curie模块的第一块用于开发的基板Genuino 101已经向所有开发团队开放;而2016年夏天,英特尔还会发布与之配套的英特尔 Curie Board Support Package(BSP),它基于Zephyr内核,它包含的功能有USB、JTAG 和BLE,完全可以用于开发一个完整的产品;此外,针对对ODM、OEM、时尚和运动品牌的英特尔IQ软件包、极具创新的图案匹配引擎(Pattern Matching Engine)和英特尔云端工具包Intel Knowledge Builder也会同期或今年晚些时候面市,它们解决了Curie从算法、设备连接到视觉、再到云端应用的所有环节需求,帮助开发者能够尽快研发出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至此,英特尔已经向硬创开发者开放了从Curie模块、Edison计算平台、Cedar Trail芯片平台技术、凌动处理器等一系列技术,它们所拥有的不同尺寸、运算能力与接口在开发中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这也充分符合未来智能硬件“长尾”的市场状态。有理由相信,拥有更多“钥匙”的英特尔能够打开更多市场的门。

在硬创的思路上,英特尔走得远比“开放平台”更远。现实中,事业才起步的“创客”们无论在技术底蕴,还是经济实力上很难成成熟企业相抗衡,幸运的是,英特尔不仅开放了技术平台,而且还在创客开发过程中充当了“导师”、“工艺设计师”和“市场推手”等多个角色,其提出的从“0”~“0.1”,从“1”~“100”的理念能够帮助创客们从创意到原型,从原型到产品,再找合作伙伴进行规模化以及持续保持创新的过程中走得更为轻松,这或许便是为英特尔在IDF16上宣布启动了英特尔“创客爆米花”计划的初衷吧。

杨旭谈及“爆米花”的名字时形容得非常有趣:因为爆米花是不断的爆发、不断的爆发,就像创新的热情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杨旭认为,两句话中均提及的 “众”字尤为重要,这便是更多人来参与,所以英特尔便是要通过创客爆米花计划更大规模的去推动整个创客文化。在这个计划中,杨旭强调“智能增值”的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鼓励创客们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在他看来,创客经济是经济中的增值业务,并笑言英特尔是有私心的—就是在创客机会中给自己壮大的机会。与其他科技巨头相比,英特尔把握住、或者说希望去掌控的是一股未来的力量,超前的思路必将在未来令英特尔硕果累累。

在过去的时间里,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计划便已经孵化出了1000多个项目,在8个城市建立了12个众创空间,随着政府部门、工业园区和高等院校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该计划预计将在2016年实现更大的发展。在教育部指导下,由英特尔和国内多家合作机构联合举办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2015年有来自中美两国的 2000 名创客参加了创客大赛,有48支团队进入了最后的决赛,有超过100万人在线关注了整个比赛的过程。在而IDF16上,英特尔第二季智能硬件大赛也进入了最激烈的决赛阶段,并决出了10强。大赛自2015年底启动以来,共收1200多个创新项目,涉及16个应用领域。目前,硬享公社已经支持了超过4000个智能硬件创新项目。未来,英特尔或许还将为中国带来一档关于创客的电视节目,它移植于英特尔和米高梅公司联合制作《美国最伟大创客》电视节目,这档节目在中国的出现将大大推动中国创新的力量的成长,并在中国鼓励和培育出更多的发明创造者。

IDF16后记

离开IDF16,同行的朋友笑称,今天的英特尔我们几乎已经不认识了。的确,英特尔远不止是一家芯片厂商,从Edison、Curie、RealSense、Altera Stratix 10、FreeD、3D NAND和3D Xpoint这样的软硬件技术,英特尔早已不止Core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然而从封闭的x86时代走到如今的开放平台、投资未来的“创客爆米花”等孵化性举措,英特尔已经不再未来的道理上单打独斗。在我们看来,英特尔已经找到了那把启未来门户的“万能钥匙”,借杨旭的原话便是—在给予创客机会中找到了自己壮大的机会,英特尔给自己定义的“共享经济”让它站在了更高的起点。

猜你喜欢
英特尔创客智能
英特尔携手一汽集团,引领汽车行业全新变革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英特尔扩充FPGA可编程加速卡产品组合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英特尔开源帮霍金“说话”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