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

2016-05-26 09:26
关键词:岳麓书院智者书院

(一)素材讲

[事件概要]

北宋书院蓬勃兴起,产生了一些全国著名的书院,如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应天书院等,从历史渊源、发展规模、办学层次以及办学成效来看,岳麓书院已经处在北宋书院之首。岳麓书院始于唐朝,先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了北宋初年,书院演变成讲学和藏书之所,稍后又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潭州太守朱洞在唐末五代两位僧人建屋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建了岳麓书院,讲学藏书,生徒众多。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当时办学富有成效的岳麓山长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岳麓书院之名开始盛传。北宋后期,地方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岳麓书院被纳入到“潭州三学”的教育体制之中,岳麓书院成为“三学”中的最高学府。

[深层解读]

1.岳麓书院的知识群体既重视对宇宙人生大本大源的思考,还有浓厚的经世情怀。他们总是表现出关怀现实政治、力图康济时艰的强烈愿望。而当中国正在发生“天崩地解”式的社会剧变时,岳麓师生的经世之志表现得尤为强烈。体现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对文化变革的积极倡导。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是急剧的,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那些抱着经世宏愿的岳麓师生总是密切地关注着时代变革。所以,在中国近代每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岳麓书院的知识群体总是走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最具时代特色的文化观念,在中国近代史上再度发出耀眼的光彩。

2.岳麓书院与中国知识群体的“士”的精神传统。什么是中国“士”的精神传统?最基本的有两点,即知识与道义。一方面,士作为中国古代的知识群体,承担起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士作为“天下有道”的追求者,又总是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的社会责任。

3.岳麓书院是宋以后一千多年来中国知识群体精神历程的缩写。不管这一代代书生们的学术思想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但是这个群体的知识与道义的精神传统却贯穿在千年思想学术的脉络之中。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应该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二)相关链接

1.在目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之后,魏源是国内最早提出改革开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倡议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介绍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军工制造、历史地理、社会制度等。对当时的中国而言,这些均是最新的近代科学技术文化成果。魏源等人倡言“师夷长技”,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罗泽南、郭嵩焘等人则是实践“师夷长技”之人。这批湘军头领最早在国内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近代学校,派遣出国留学生。因此,他们成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第一个阶段——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从魏源到曾国藩,代表了岳麓书院学生在求新中实现着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2.中国的近代化不仅限于工业制造、科学技术等器物层面,还包括社会政治体制的制度层面。甲午海战中腐败的清帝国败于日本,这激发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倡导学习西方、进行社会政治制度近代化变革的决心。岳麓书院学生以及在书院改制时期的师生们再次成为这场运动的倡扬者、领导者和实施者。他们创办传播新学的新式学堂,编辑出版宣扬维新的报刊和图书,举办各种各样倡扬维新变革的讲学活动。谭嗣同、陈天华、唐才常、黄兴、蔡锷、程潜均是那个时代新思想、新文化的倡导者,为推动中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3.在书院千年的发展史上,有创新、改革,也有守成、衰落。历史证明,无论书院经历何种过程,千年书院,文脉永在,精神永在。新时期的岳麓书院又逐渐恢复其国学的研究功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立传统文化的研究所,到20世纪全面恢复融国学研究、人才培养、文物保护于一体的书院建制,那个在历史上能够承担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岳麓书院”终于逐渐恢复起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然而在近代自我更新的进程中,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传统文化在社会近代化中的尴尬遭遇同样体现在古代书院身上。从历史发展角度讲,书院改学堂对中国教育以及学术文化思想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4.白鹿原上办白鹿书院,名至实归。陈忠实在《白鹿原》里写到一个白鹿书院,《白鹿原》中其他人物都是虚构的,唯有白鹿书院的山长朱先生是有原型的,其原型是蓝田县清末举人牛兆濂,白鹿书院原型就是牛兆濂当时主持的蓝田县的芸阁学舍。陈忠实与陕西一些文化人创办白鹿书院,自然有他们的文化理想。陈忠实说:“书院是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我们办白鹿书院,一是要承继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和风神秀骨。以白鹿书院为平台,广泛团结、联系国内外的学者、评论家和作家,开展游学、讲学、讨论等交流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生机。”

(三)素材运用

[应用点拨]

该组素材可以用于论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论述继承与批判的辩证关系,论述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

可以用于论述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对传统精神的守望,传统精神对当今社会精神建设的启发意义,传统精神、国学教育对今人思想意识的影响等;

还可以用于论述对志士的救国、爱国精神的论述,前人在学与思、知与行方面的实践等。

[作文示例]

1.作文题[2005年高考北京卷]

以“说‘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审题立意

题目已定,文体已定,角度可自选,而自选的空间在于对“安”字的诠释。从题目提供的解释看,最为稳妥的解题方法就是用“安”组词,以寻找新的角度;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角度,就选用题目中提供的词语。“安”涉及的范围甚广,可从社会、人生、环境、心理、历史、现实等方面人手,也可从文化传统、人类追求、思想境界等方面落笔,畅所欲言,自成华章。

3.作文

说“安”

古来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事业。诸葛孔明忠义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卧龙”这个名字照得亮堂堂的,孑L明将心安在了汉室统一上,虽然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可后人永远将此传为佳话。岳飞元帅将心安在大宋,一首《满江红》,歌出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志者,安心,心如磐石。

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诗中写道:“心若冰清,天塌不惊。”治国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惊。心安得稳,国就安得稳。勾践卧薪尝胆终报国耻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治者安心。记得从书上看过这么一句,“不可忘,不可念”,用在这里正合适,所谓国仇不可忘,天塌不可惊;家耻不可念,心应若冰清。治者,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曾经疑惑,曾经迷茫,将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做得到去留无心,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才是将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终的人,也许是诗人,也许是文学家;也许是学富五车,也许是家财万贯,但不懂得笑看风云,不懂得安心的人,决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潇洒、一份幽默、一份认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镜湖。

知者,必先安心。佛日:“渡人自渡。”也许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拙归园田的恬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达明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懂得宽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知者,才懂得笑看得失。知者,安心。心似苍穹。

安家,安国,安邦之人,必先安心。将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将心比作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作“知者”。

安心、安家、安邦,而后安天下也。

猜你喜欢
岳麓书院智者书院
担负时代赋予岳麓书院的新使命
智者说
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智者老子
岳麓书院乐教传承演变性初探
酷图爆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