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莉芳
[摘 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近年来国际上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也是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模式,明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构建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型。帮助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要利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就是解决问题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解决问题教学要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数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感悟策略
课程标准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到数学与自己相关,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课一开始,教师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的相关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这样,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了线索,学生能结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解决问题”一课,我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郭文珺在射击女子10米气枪项目上夺得金牌(出示图片)。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射击,如飞镖游戏(出示飞镖),谁愿意上来试一试?投中内圈10环,中圈8环,外圈6环。比一比谁最厉害?借助这个游戏,学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教师通过寥寥数语很快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抓紧这个时机,适时抛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环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由于学生并没有有序整理事情的生活经验,产生了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借机提问:如何才能不遗漏地快速得到答案呢?学生思维的火花立刻点燃了。接着教师边出示主题图边进行导入:在一片辽阔的草地上,有一个畜牧场,放牧着成群的牛羊,牧场主人王大叔想围一个长方形羊圈。现在我们就运用列举的方法帮助王大叔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怎么围,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
二、处理信息,体验策略
问题解决者要解决问题,必须先理解这个问题,即先要对它进行表征。对问题作出什么样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否准确,是否适宜,对数学问题解决有重大的直接影响。有时能不能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解决者能不能正确地表征问题。“围羊圈”这个情境虽然简单,但是信息具有一定的深度,一般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合作交流在这里尤为重要。在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怎么围”这个问题,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说没有生活经验为依托,对要达到解决问题目的的路径不太清楚,此时会产生合作交流的需求。在合作中以举例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怎么围”的概念。学生对信息有了正确的表征,问题也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
学生对问题有了正确的表征,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建议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填写表格,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策略。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太清晰或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发挥其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此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策略。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形式多种多样,呈现出无序状态,教师适时点拨,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通过合作、交流发现有序整理的作用,从而体现了列举策略的优越性、有效性。加深学生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关键是体验数学,凡是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都要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
三、实践应用,内化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课学习之始,学生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具体问题中来,对具体问题必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