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权衡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束缚与解放

2016-05-25 23:14魏国栋
科技视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高中化学

魏国栋

【摘 要】在当今高中教育的新形势下,涌现出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合理权衡传统教学与新型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传统与新兴教学方法之间的合理配合。

【关键词】高中化学;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新方法

【Abstract】A variety of new teaching modes and methods appear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new teaching models and embody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with student as the primary fac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eachers working in high school. Herein, the proper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new teaching methods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my teaching experience.

【Key words】Chemistry in high school;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New teaching method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对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有重要的影响。新课改不仅给教师提出了要求,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习的发动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服务于学生有个性、可持续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基于这一原则,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应该以实践为背景,以教材为主要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参与,培养学生寻找问题、探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

如何在一定教材限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能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解放思想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之间掌握好尺度。

1 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我国高中化学有基本的知识框架与固定教材,因此以教师严谨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仍然不可缺少。教师讲授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及深度上把握化学知识,使学生快速有效地吸取有用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高中的化学教学目标并非“教”,而是“学”,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传统刻板的课堂教学无疑已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与社会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成为必需。

2 丰富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目前教学方法中已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主要有:创设情境、实验演示、实验探究、电脑模拟、媒体展示、小组合作、问题驱动、交流讨论、总结练习等。上述教学方式的使用无疑增添了教学色彩,提升了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鼓励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教学方法形式的多样化丰富性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常态。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些经常性利用的手持技术、数据传感、实时展示等先进教学手段的绚丽繁华的课堂上,存在着教师使用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教学形式,但学生并没有掌握学习内容的现象。或者没有价值的学习内容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来实施,形成了新课程以来的教学形式主义。

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性质很强的学科,运用好实验这块阵地促进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2],但如何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

3 权衡束缚与解放,正确使用各种教学形式

3.1 创设宽松和相对自由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但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的宽松程度。当学生提出出乎意料的想法时,教师应积极评价。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疑问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解释,当学生理不清思路时,教师应耐心地给予点拨,如此,学生感到安全,放松,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友好、和蔼、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但课堂气氛的放松并非任由学生散漫自由、无视课堂纪律。一堂好的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精彩的生成,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使用,还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精彩的调控之中。要有效调控课堂,精心备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精心准备课,精心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效调控课堂的基础。一堂课,设计教学环节张弛有度,起伏错落,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流畅自然,教师讲得顺心,学生学的舒心,教师运筹帷幄,课上起来得心应手。调控课堂,可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如通过设置悬念、问题讨论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产生学习的欲望或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知识。

3.2 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是掌握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入。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在进行授课时,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图片以及相关视频的播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效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例如,我们在学习“电解食盐水、炼钢、炼铁、氧化催化法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等一系列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的生产过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把这些化学应用性的过程转化为动态性的画面呈现给学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这一系列设施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相关工作原理。又如,在教学“钠与水的反应”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演示过程能生动地向学生展示钠的正确取用、保存及切割等步骤。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观察到游、熔、红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从而强化教学效果。除多媒体演示外,创设情境、实验探究、电脑模拟、媒体展示、小组合作、问题驱动、交流讨论、总结练习等教学方式的采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化学教学中也常被采用。

面对众多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如何正确选用是高中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针对化学课程的特殊性,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均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1)符合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即理论与实际应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形成化学的概念和掌握化学理论[3];(2)考虑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不等于使各种教学方式杂乱无章地穿插于课堂,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各种教学方式均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核心展开;(3)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师在使用教学方式时应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判断,从而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4)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灵活运用,每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采用问题式驱动方式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或引导式教授的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综上,教师只有对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得当,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3 精彩的教学内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应注重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把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的生产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化学概念,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迁移到化学概念的学习上,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一些化学概念,扎实化学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知识学习奠定好基础[4]。如很多学生虽知道氧气也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但是对于如何制造氧气以及生活中的有哪些与氧气相关的化学反应,并未做思考。在讲解“氧气”时,化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学生都比较常见的问题,如食物之所以会变质,主要原因就在于氧气和食物直接发生了化学反应。如讲解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布置如下作业:“一位学生买了一些蒸馏水,测其pH为6.0,然后她把水煮沸,倒满一个容器并盖上盖子,冷却到室温测其pH为7.0。该学生把一半水倒入一个容器并搅拌了五分钟;另一半她通过麦秆向里面吹气,然后测其pH发现两个样品的pH均为6.0,请解释每一步的测量结果。”使学生通过各种生活现象认知化学知识。

3.4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是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选择途径

从2009年起,上海市育才中学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了“普通高中学生个性化学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研究至今,已在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提升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全国高中经济状况不同,面向学生开放科研项目的可能性也不尽相同,但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无疑是现代教育的趋势。与其他学科比较,化学在面向开展科研项目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高中生进入大学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在美国高中教育中已很普遍。高中生参与科研可以开阔眼界,从而切实体验化学知识带来的成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我国对于“高中生参与科研”的利弊目前仍有争议,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目前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和高校展开。

由于高中生的时间精力有限,高中生参与科研无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触及科研核心等。因此开展高中生科研工作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指导教师应明确开展目的和预期成效。

综上,化学教学并不在于机械式地把知识灌注到学生的脑子中,而是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掌握知识。因此,只有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才能在化学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范利平.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实验的特点及教学模式探讨[J].化学教育,2003,7-8:23-25.

[2]李鸿宝.高中化学教学应特别重视实验教学[J].科技视界,2014,34:273.

[3]苏育才,陈晓清.高中化学实验生态课堂的现状与优化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4:67-68.

[4]马健生,蔡雪.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育,2003,5:17-22.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模式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