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职业获得与职业工资差异分析

2016-05-25 08:35李强熊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民工

李强,熊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农民工职业获得与职业工资差异分析

李强,熊美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利用1998~2011年CHNS数据,从就业机会与工资回报角度,实证分析我国农民工职业类型、职业工资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工的职业多为普通工人,东部就业率大于中西部,其中管理人员在东部就业的机率较大,西部地区利于服务人员就业,中部利于专业人员就业。教育是影响职业获得及职业工资差异的关键因素,教育层次越高,高收入职业就业率越高,教育工资回报越大。低收入职业中,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明显高于国有部门,但国有部门提供更多高收入职业的就业机会。东部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低收入职业的区域工资差异更大。Oaxaca分解表明,职业工资差异主要由特征差异解释,特征差异随时间逐渐增大,教育水平拉大农民在两类职业上的就业概率与工资差距,性别歧视对获得职业及获取工资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分布;工资差异;CHNS

一、引言

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收入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逐渐降低,2014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非农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各占40%(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虽然工资性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农村劳动力个体间非农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减少个体间差异,促进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工资差异及其成因做了大量研究,认为工资差异的成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个人因素,主要指人力资本,包括性别、年龄、教育、培训等;二是社会因素,指社会环境,包括职位、行业、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区域等。

国外学者GregorioJ D等(2002)、Kang H P(1996)基于回归模型研究证明教育分配、教育扩张与工资不平等间的关系。国内学者赖德胜(1997)、白雪梅(2004)、杜鹏(2005)、杨俊等(2008)、孙百才(2005)研究我国工资不平等与教育扩张间是否存在“倒U”关系。Wu等(2003);Xie等(1996)研究教育回报在不同情况下的差异,Zhou(2000)发现中国的教育回报不断增加。90年代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明显低于城市(Wu等,2003;侯风云,2004;姚先国等,2007)。研究发现性别工资差异在我国广泛存在,根据职业拥挤假说,女性常常被有意地分割在某些特定职业范围内,这些职业由于女性劳动供给的增加形成职业拥挤,导致职业工资水平降低,低于男性(Berg⁃mann,1971)。学者研究不同所有制对工资的决定机制,认为不同所有制部门根据各自特点支付劳动者工资。在转型国家中,民营部门的工资以市场为导向,公有部门尤其是国有部门则根据非市场因素确定工资。张车伟等(2008)研究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差异,尹志超等(2009)研究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工资差异(李晓宁,2007;吕康银,2008)。从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及行业垄断程度角度分析行业与工资水平差异的关系(Fleisher等,1997;魏后凯,1997;万广华,1998;Raiser,1998;Jian等,1996;Dmurger,2001;万广华等,2005;张建红等,2006)。从劳动力流动、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地理位置以及政策倾斜等角度探索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异或收入(工资)差距形成原因之间的关系(Fingleton,2007;刘修岩等,2007,2009)。从新地理经济学角度研究市场潜能对地区工资差异的影响,得出市场潜能的扩大可以增加名义工资的结论(Glaeser等,2001;Ciccone,1999;Combes等,2003;Fingleton,007;刘修岩等,2009;范剑勇,2006)。从城市化经济角度考查由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除就业机会、收入待遇和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学者认为存在歧视。根据歧视经济学,歧视存在有三种情况:同工不同酬(Oaxaca,1973);职业及职位歧视(Ehrenberg and Smith, 2000);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反馈影响(Ridgeway,1997)或者前市场歧视(Borjas,1999)。20世纪70年代初,Oaxaca(1973)、Blinder(1973)分别提出度量工资歧视的方法。其核心原理在于分解工资差异。分解为人力资本禀赋差异与因不同行业、部门、职位回报导致的系数差异。国内学者(李实等,2006;葛玉好,2007;李晓宁,2008;吕康银等,2010;郭凤鸣等,2012)运用分解方法研究行业分割、部门所有制分割、职业隔离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随着城市职工与农民工之间收入差距不具可比性问题的提出(田丰,2010;巫锡炜,2011),Brown分解被运用到行业户籍隔离的研究,在此框架下分析两个异质性群体间收入不平等状况更合理。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由于工作内容、职业状况不同,劳动者被分割在不同市场上,不同市场的工资决定方式与工资水平不同。农民工工资差异涉及户籍分割、性别歧视、职业隔离等现象。这种分离不仅体现在工资差异上,也体现在进入市场前获取职业机会的差异。具体体现为区域上的“农民工回流”、部门中“论资排辈”、职业上“同工不同酬”。

综上可知,对于工资差异及其成因已有大量研究,但单独关注农民工,从职业角度分析其就业机会及工资差异的文章较少。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发展各阶段做出重大贡献。职业获取是农民获得工资收入的前提,个人特征、人力资本及市场环境的差异在农民就业前后分别体现出对就业机会及工资回报的影响。不同职业工作特征存在区别,工资决定结构差异。

因此,本文利用CHNS调查数据,从就业机会与工资回报角度分析我国农民工职业类型、职业工资差异及其决定因素,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中国健康与营养跟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中成人调查数据。该数据提供了1989~2011年我国东、中和西部包括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北京、上海和重庆,为2011年新增加)12个省市劳动力数据资料,包括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工作状况、职业特征、单位类型等指标及工资性收入等详细信息,为分析就业及工资问题提供较全面的数据支持。由于本文旨在解析性别、教育、部门及区域对农民工就业及工资的贡献,去除城市户口和农民户口中从事农业及个体商的样本,选取农村户口年龄在18~60岁的就业人员7 885个,其中男性占60.6%,女性占39.4%,样本情况见表1。

表1 农民工数据样本 (%)

由表1可知,农民工就业群体以男性为主,教育水平偏低,大多为初中学历;1997~2011年性别差逐渐减小,女性外出就业人员比例上升,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提高,初中及以下比例明显下降。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一)模型设定

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非农活动是一种选择行为,农村劳动力会在不同职业间选择,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研究农户劳动力职业选择行为,常用方法是离散选择模型方法,由于面临多个选择,可采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如多元Logit模型。

MLogit模型指多类结果的logit回归,专门用于分析结果变量为无序多分类的情况。本文职业分为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普通工人和服务人员,选取普通工人组为基准组。设Yi是一个随机变量,表示个体i的选择,eij是独立同分布的,个体i选择j职业的概率的多元Logit模型如下:

其中Xi表示个人特征、部门、区域等变量,βi是Xi的系数向量,假定第一组Yi=0为基准组,则职业选择的优势比可表示为:

了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后,为分析农民工职业工资差异,构建工资方程分别求出四类职业的工资影响因素。Mincer工资方程是研究工资收入的基本方程,但其以劳动力市场完全假设为前提,未考虑教育和工作经验之外因素对工资的影响。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尚不完善、劳动力分割存在,分析职业间工资差异需将性别、部门、区域等控制变量引入方程,引入控制变量后的Mincer方程如式(2)所示。

式(2)中ln wage为月工资对数,edu为受教育程度,exp为工作经验,exp2为工作经验平方,X为性别、部门和区域等控制变量,ε为误差项。

利用Oaxaca工资分解法,将农民工职业工资差异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特征效应,即由人口特征、人力资本等导致的工资差异;第二部分为系数差异,即由特征回报率不同导致的工资差异。具体表述如下:

(二)变量选择

选取职业类型和月工资收入对数为被解释变量,教育、年龄、年龄平方、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平方、性别、部门和区域为解释变量。

(1)月工资对数。相关文献中工资收入采用年工资、月工资或小时工资三种指标,本文为未经调整的原始月工资。

(2)职业。根据职业特征划分为四类,根据工资高低将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划为高收入职业,普通工人和服务人员划为低收入职业(见表2)。

表2 职业分类

(3)部门。按所有制不同,将政府部门、政府服务机构或研究所和国有企业划分为国有部门,将小集体企业、大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划为非国有部门。

(4)区域。根据样本个体的户籍所在地,将北京、辽宁、上海、江苏、黑龙江和山东划为东部地区,河南、湖北和湖南为中部地区,广西、贵州和重庆为西部地区。

三、描述统计分析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

整体上,大部分人的职业是普通工人,国有部门占绝大多数比例,约为非国有部门的3.7倍;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

1997~2011年,专业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数据波动大,非国有部门比例小幅度上升,年龄和经验值上升,工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月人均工资由1997年的444.5元涨到2 127.3元,约增长3倍。东部地区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区域,劳动力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见表3)。

(二)农民工主要职业分布特点

从工资水平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收入水平高于普通工人和服务人员,因此将前两者归为高收入职业,后两者归为低收入职业。差异最大的为普通工人职业,2011年数据比总体数据高了约4.8倍(见表4)。

表3 农民工就业状况及趋势(%)

表4 农民工职业分布样本描述(%)

总样本显示,男性比例大于女性,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尤为明显;高收入职业的从业人员教育水平较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高中以上学历分别占60.3%和81.5%,普通工人和服务人员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分别占77.2%和75.3%。可见农民工就业在教育门槛的影响下,大部分人职业为普通工人;国有部门中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分别是非国有部门的7倍和13倍,其在低收入职业上差异相对较小,企业市场化程度也是农民工获取就业机会的门槛之一。东部地区就业比例最高,高收入职业比例也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民工择业。

对比总样本,2011年高收入职业男女比例差缩小,低收入职业拉大,普通工人中,男性是女性的2.1倍;高收入职业中随教育层次提高,其从业人员所占比例明显递增,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的分别高达43.2%和57.2%,低收入职业中教育水平为初中的从业人员比例最大,在50%以上,教育水平有限,导致大部分农民工只停留在低收入职业,职业向上流动困难。非国有部门就业人员比例增加,在低收入职业上体现尤为明显,普通工人比例高达58.3%,在高收入职业中,非国有部门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分别为国有部门的13.1%和35.5%,可见,公平开放的企业形式有利于农民工就业,但职业流动困难。

四、职业获得及职业工资决定的实证结果

(一)职业获得的Mlogit模型回归实证结果

通过Mlogit模型,可分析不同情形下农民工获得职业的概率。以农民工就业人数最多、工资水平最低的普通工人职业为基础组,得到表5数据(非边际影响)。

表5 职业分布模型的估计结果(MLogit模型)

由表5可知,性别对于选择从事专业技术职业和从事服务业的影响显著,与男性相比,女性选择从事专业技术职业的概率与选择成为普通工人的概率的比值(发生比),和选择从事服务业的概率比选择成为普通工人的概率的比值将分别扩大2倍和1.7倍;随着年龄的增加,选择从事管理人员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概率比从事普通工人的概率的比值将分别扩大1.1倍和1倍;教育的各层次对高收入职业的影响均显著,且影响力随教育层次的上升而增大,小学和技校学历对服务人员的影响不显著,可能因为服务人员职业进入门槛较低,对教育和需要掌握的技术要求程度低;相比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对高收入职业就业的显著系数为负且较大,对低收入职业的显著系数为正,表明国有部门的高收入职业就业机会较多,其差异甚至大于非国有部门的低收入职业就业机率;与东部地区相比,专业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系数显著且为正,说明该类职业在中西部就业概率较多,管理人员的系数在中西部均为负,说明管理人员在东部就业机率较大。从系数来看,西部地区有利于服务人员就业,中部有利于专业人员就业。

(二)职业工资决定的扩展Mincer工资方程估计结果

Mincer工资方程对总体样本的回归结果见表6。

表6 职业工资方程估计结果(Mincer方程)

由表6可知,性别对职业工资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收入职业中专业人员的女性显著系数为正,低收入职业的显著系数为负且较大,说明低收入职业工资性别差异大,女性处于劣势,尤其体现在服务人员职业上,差异达34.6%;职业收入越高,性别工资差异越小,女性专业人员的工资有优势。经验对四类职业工资收入的影响均显著,相比性别影响较小,影响率在5%左右,对专业人员影响最大,管理人员影响最小;经验的平方对普通工人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经验对普通工人工资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与对就业率的影响相似,教育各层次对各类职业的工资收入影响均显著,且教育层次越高影响系数越大,表明教育层次越高,教育回报率越大,四类职业中专业人员的显著系数最大,说明专业人员教育回报率最高,普通工人和服务人员即低收入职业在各教育层次中,显著系数差异最大为高中到技校学历阶段,由高中到技校学历工资显著系数明显上升,表明技术经验对低收入职业工资回报率较高。相比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四类职业的显著系数均为正,且低收入职业系数大于高收入职业,说明非国有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于国有部门,差异最大的为普通工人,是国有部门的1.12倍,其次分别为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其工资水平比国有部门分别高87%、74%和37%。中西部地区的低收入职业显著系数为负,表明东部地区低收入职业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

由回归结果可知:(1)性别在获得职业的概率及工资率上均有显著影响。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四类职业中女性从事专业人员的概率较大,且工资差异较小;低收入职业不仅就业性别差异大,工资性别差异也大。(2)年龄对高收入职业就业影响显著,经验对四类职业工资收入影响均显著,对普通工人工资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3)教育对就业及工资差异均有显著且较大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系数大于对工资,教育对高收入职业就业及工资差异的影响均大于低收入职业,对就业影响最大的教育层次为技校到大学及以上学历阶段,对低收入职业工资影响最大的教育层次为高中到技校学历阶段。(4)非国有部门工资水平较高,提供的低收入职业就业机会较大。(5)东部地区提供的低收入职业就业机会较少,但工资水平最高。(6)从显著系数看,对农民工职业就业及工资差异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教育层次,就业部门、区域,性别、年龄及经验等影响相对较小。

五、职业工资差异分解

利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将高低收入职业工资差异分解为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结果见表7。高低职业工资差异96.5%由特征差异来解释,系数差异仅解释全部工资差异的3%,从时间上看特征差逐渐增大,由55.9%上升至98.2%。反映出高低收入职业间的劳动力存在差异,高收入职业的农民工拥有更有利的个人特征或就业特征,这也是其获取高收入职业的原因(见表7)。

进一步分析各解释变量对两类职业农民工工资差异的贡献,结果如表8。

表7 职业工资差异的Blinder-Oaxaca分解

表8 职业工资差异的Blinder-Oaxaca分解

由表8可知,性别上看,总样本和2011年样本数据显示,两类职业间的系数差异显著为正且较大,表明职业间的男女性别差异较小,但性别工资回报差异较大,即近几年出现性别歧视情况。总样本中,年龄对职业间的特征差异影响显著,占87.8%,说明年龄对就业有一定的影响;经验这一变量的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均显著为负,表明拥有更多经验的农民工在获取低收入职业时更有利,且工资回报率更高。总样本中,教育的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均显著为正,分别占45%和67.9%,表明高收入职业中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更高,教育回报率也更高;在2011年样本中教育的特征差异显著为正,占85.6%,说明高收入职业中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农民工职业的向上流动。部门在总样本中的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均显著为负,分别占-26.5% 和-75.7%,且在1997年样本特征差异显著为正,2011年系数差异显著为负,分别占69.5% 和-112.1%,表明部门差异对农民工从事低收入职业时影响更大,且回报率差异大于其就业差异,1997年部门间的这种差异有利于农民工的高收入职业就业,2011年部门间工资回报率差异在低收入职业上体现明显。区域在总样本中的特征差异显著为正,在1997年系数差异显著为负,分别占1.7%和-144.4%,表明农民在不同区域获取高收入职业的机率差异较大,1997年不同区域的低收入职业工资区域回报差异大。

六、结论

依据1989~2011年CHNS调查数据,从职业分割角度分析农民工职业获得及职业工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工教育程度偏低,大多从事普通工人职业,国有部门比例较大,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教育是影响农民就业及工资差异的重要原因,教育层次越高,获取高收入职业的机率越大,工资回报率越高。国有部门高收入职业就业机会更大,非国有部门工资水平高,中部地区专业人员就业机会较大,西部地区服务人员就业机会较大,但东部是工资水平最高的地区。职业工资差异主要由特征差异解释,表明职业本身对农民工进行了筛选,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等条件较好的农民工更易获得高收入职业,获取职业后,存在特征回报差异,如同一职业上的男女工资歧视。

农民工教育水平低,职业向上流动较难,低收入职业工资差异较大,性别歧视严重;企业应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特别是对新生代接受能力较强的农民工。应完善工资决定机制,利于农民工整体职业向上流动。低教育水平,只能从事低收入职业的农民工应拓宽就业渠道,国有部门工作虽稳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国有部门注重效率,竞争更公平,论资排辈的现象较少,工资水平逐渐上升。虽东部工资水平最高,但中西部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且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遭遇要素成本上升等压力,产业转移、转型、升级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加上较高生活成本,当东部的工资待遇不能支撑其在城市生活时,农民工会不断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应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加强配套设施,吸引投资,承接产业转移,吸纳就业。

整体而言,应大力加强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其就业及技能水平;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宣传指导,减少就业的盲目性;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完善劳动条件,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好环境及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1]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 2004(6): 53-58.

[2]葛玉好.工资分布的性别差异:分位数分解方法[J].上海经济研究, 2007(4): 22-30.

[3]杜鹏.我国教育发展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05(4): 47-52.

[4]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 2006(11): 72-81.

[5]郭凤鸣,张世伟.性别工资差异缘何扩大?——基于职业分割的分析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 2012(2): 43-59.

[6]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 2004(12): 75-84.

[7]葛玉好.部门选择对工资性别差距的影响: 1988-2001[J].经济学(季刊), 2007(2): 607-628

[8]姜励卿,钱文荣.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J].统计研究, 2012, 29(1): 68-73.

[9]刘修岩,贺小海,殷醒民.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07(9): 48-55.

[10]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 2009(1): 77-98.

[11]吕康银,王文静,张丽.行业工资的性别差异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0(6): 157-160.

[12]赖德胜.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 1997(10): 46-53.

[13]李实,马欣欣.中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异与职业分割的经验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6(5): 2-13.

[14]李晓宁.关于行业工资差距与行业垄断的研究[J].经济问题, 2007(7): 19-22.

[15]李晓宁.职业分割、性别歧视与工资差距[J].财经科学, 2008(2): 88-96.

[16]钱雪亚,张昭时,姚先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程度与特征——基于浙江数据的经验研究[J].统计研究, 2009(12): 29-37.

[17]桑瑞聪,王洪亮.本地市场需求、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异[J].产业经济研究, 2011(6): 28-36.

[18]孙百才.中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研究[J].统计研究, 2005(12): 20-23.

[19]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0(2): 87-106.

[20]巫锡炜.中国城镇家庭户收入和财产不平等: 1995-2002[J].人口研究, 2011(11): 13-26.

[21]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 1997(3): 31-37.

[22]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1998(5): 36-41.

[23]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 2005(3): 17-26.

[24]王美艳.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 2005(12): 35-44.

[25]谢嗣胜,姚先国.我国城市就业人员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J].妇女研究论丛, 2005(6): 10-13.

[26]姚先国.中国劳动力市场演化与政府行为[J].公共管理学报, 2007, 14(3): 13-23.

[27]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8(1): 38-47.

[28]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基城乡差异分析: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徵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J].财经论丛, 2004(6): 1-7.

[29]尹志超,甘犁.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9(4): 129-140.

[30]张敬公.私制企业效率工资的比较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5, 19(9): 63-65.

[31]张世伟,郭凤鸣.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变动——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研究途径[J].经济评论, 2010(4): 66-72.

[32]张车伟,薛欣欣.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及人力资本贡献[J].经济研究, 2008(4): 15-25

[33]张建红, J. Paul E, Arjen V W.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 2006(10): 62-71.

[34] Bergmann B R. The effect on white incomes of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1, 79(2): 294-313.

[35] Blinder, Alan S. Wage discrimination: reduced form and structural estimates[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73, 8(4): 436-455.

[36] Ciccone A. 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6(2): 213-227.

[37] Combes P, Gilles D, Laurent G. Wage differentces across French local labor market : Endowments, skills, and interactions[J]. Processed LSE, London, 2003

[38] Dmurger 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1, 29(1): 95-117.

[39] Ehrenberg R G, Smith R S. Modern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7th edition[M]. Addison, Welsley Longman, 2000.

[40] Fingleton B. Testing the‘New Economic Geograph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EU regional data[M]. In 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41] Fleisher, Belton M, Jian C J. The coast-noncoast income gap: Productiv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in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7, 25(2): 220-236.

[42] Glaeser E, Mare D. Cities and skills[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001, 19(2): 316-342.

[43] GregorioJ D, Lee J. Educ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New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data[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2, 48(3): 395-416.

[44] Jian T, Sachs J D, Warner A M. 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 1996, 7(1): 1-21.

[45] Oaxaca. Male female wage differentionals in Urban Labor Market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 34(3): 1-26.

[46] Kang H P.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on income distribution[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96, 15(1): 51-58.

[47] Raiser M. Subsidising inequality: Economic reforms, fiscal transfers and convergence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6, 34 (3): 1-26.

[48] Ridgeway C L. Interaction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gender inequality: Considering employment[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7, 62(2): 218-235.

[49] Wu X G, Yu X. Does the market pay off? Earnings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3, 68 (3): 425-442.

[50] Xie Y, Hannum E. Regional variation in earning inequality in reform-Era Urban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101 (4): 950-992.

[51] Zhou X 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0, 105 (4): 1135-1174.

Migrant Workers' Occupation and Professional Wage Gap Analysis

LI Qiang, XIONG M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 data collected from1998 to 2011, this paper studied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migrant workers'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and wage gap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most rural migrant engaged in low-income jobs, and the employment rate of rural migrant in eastern region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midwest region. What's more, a comparison by reg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higher employment rate for managerial workers in eastern region, for service worker in west region and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workers in central region. The education was the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and wage differential, more educated people had a high employment rate in high-income occupation and receive higher wages in return. In low-income occupation, the non-state sector wag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state sector wage, but the state sector offered more opportunities in high-income job. The wage of workers in eastern region is higher than the midwest region, the regional wage differential was greater for low-income job than high-income job. Oaxaca decomposition also showed that wage gap in different occupations was mainly explained by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 and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 was increased over time.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variable widen the gap in wage and employment probability between high-income occupation and low-income occupation.

Key words:migrant worker; occupation distribution; wage difference; CHNS

作者简介:李强(197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6)02-0055-12

猜你喜欢
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农民工当副镇长选好也要用好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以前觉得没必要,现在希望常态化 体检在农民工中越来越“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