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常发传染病的免疫防控(上)
猪乙型脑炎 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禽类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母猪以流产、死胎为主要特征。因为本病主要通过蚊子、蜱虫叮咬传播,因此有明显的季节性,尤以7~10月份蚊子、蜱虫活动猖獗的季节多发。
怀孕母猪感染后,常于妊娠后期出现流产或早产,产死胎,产后乳房胀大,甚至会有乳汁流出,胎儿大小不等,胎衣停滞,阴道内流出污秽的黏液。有时会有木乃伊胎。流产后,母猪全身症状减轻,体温和食欲逐渐恢复正常。有的怀孕母猪在预产期不见腹部和乳房膨大,不泌乳。
免疫防控。每年3~4月份,使用猪乙型脑炎活疫苗1头份,用磷酸缓冲液或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后肌肉注射。母猪在怀孕早期可以补免,但必须用2头份剂量的猪乙型脑炎活疫苗注射。
猪细小病毒病 母猪感染细小病毒病以初产母猪最为常见。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无明显的季节性,母猪交配后的一段时间内多发,但病毒主要侵害新生仔猪或胚胎。
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一般无明显的可见症状,主要表现是屡配不孕,或产出死胎、木乃伊胎,所产活仔猪也较虚弱。母猪妊娠早期感染细小病毒时,胚胎常会死亡而被母体迅速吸收,母猪有可能再度发情;妊娠30~50天感染时,常产出木乃伊胎;妊娠70天后感染,母猪多能正常生产,但产出的仔猪带毒,有的甚至终身带毒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免疫防控。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用猪细小病毒活疫苗1头份,先用生理盐水1毫升稀释后肌肉注射,2星期后再接种一次。该疫苗可与乙型脑炎活疫苗同时分点注射,本疫苗在母猪配种后再注射即无效。
猪瘟 当前,猪瘟及其亚临床感染,仍是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控的疫病之一。但从实际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看,免疫防控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母猪免疫时间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或没有认真执行;免疫剂量不够,打“飞针”;疫苗贮存不正确,效价没保证;免疫前没有进行抗体效价的测定,不能确定准确的免疫剂量;等等。
免疫防控。对经产母猪,可在哺乳仔猪断奶后进行猪瘟的免疫接种,用猪瘟细胞活疫苗或猪瘟、猪丹毒活疫苗4头份,先用生理盐水或0.2%亚硒酸钠2毫升稀释后肌肉注射。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3月龄以上的肥猪及母猪易感,炎热多雨的夏季多发。
通常情况下,猪丹毒疫情刚开始时,病猪几乎没有可见的症状即突然死亡。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全身皮肤充血、潮红,指压褪色,高热稽留,眼结膜充血,精神不振,粪便干硬,有的病猪下痢。病程稍长的病猪耳、颈、肩、背、腹、臀等部位皮肤出现四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的、突出于皮肤的充血疹块,指压褪色,而后疹块出现出血、坏死。如果诊断错误、处理方法不当,病死率很高。
免疫防控:目前最常用的猪丹毒疫苗是猪丹毒、猪肺疫和猪瘟的三联苗,每年接种两次,临床上常与猪瘟同时接种。也可用丹毒活疫苗免疫接种,但有时在免疫后母猪体温在3~5天内会有所上升,影响母猪采食量;由于猪丹毒活疫苗存在一定的毒力返强风险,有的个别猪场在使用了猪丹毒活疫苗免疫后,仍然会爆发疫情。
(未完待续)
(宋治红 沂水县畜牧局27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