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蓉 张娜
【摘要】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传统农业、农民在我国农村中仍占很大比重,这既不符合城镇化要求,也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工、兼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识及其教育培训是城镇化的基本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5002704
200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是采用“城镇化”一词,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没有先例。”[1]改革开放前,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一纸户籍截然划分出城里人与农村人,城乡差别明显;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后,农民不再饿肚子,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农民苦、农村穷、农业危险”的情况愈演愈烈;“入世”后,由于超小规模生产经营,我国农产品因生产成本高、质量安全等问题,缺乏国际竞争力。城镇化进程中“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谁来种地”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民工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是“人往哪里去”的集中体现。“当前农民工总量约有2.3亿”,[2]农民工由失地农民和农村中富余劳动力组成,主要指其中的青壮年。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不可避免,农民失去土地后即为失地农民;“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3]仅依靠少量劳动力就能完成生产任务,这就形成了富余劳动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早的农村青壮年开始向沿海城市转移,多年后被称为“民工”、“农民工”。总之,农民工就是农民身份的工人,即持有农村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4]是城镇化进程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据测算,未来20年,我国仍将有2亿至3亿农民进入城市。”[5]80、90后农村新生代的一部分目前已经或正在进入城镇,他们不一定像前辈那样集中在沿海城市,而是分布在各大中城市、城镇从事二三产业。
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向城镇转移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30多年,农民中“有的已经经商做了大老板,有的却仍然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6]这种情况一方面体现了农民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城镇化的长期性。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是许多农民多年的愿望,也是一种情结。“跳农门”、“脱农皮”在激励部分农村青年实现华丽转身的同时也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7]当年,欧洲的工业革命使它们相继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大幅度扩大,农村人口迅速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这些国家从此成为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城市人口少,农村人口多。“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8]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打破了城乡之间、所有制之间的藩篱,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可能。
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难。一是整体素质偏低。农民工客观上为城镇发展提供了低廉的人力资源,为城镇建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非农收入,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每年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的比例不到10%,参加过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的仅占3.7%。”[9]这就决定了农民工整体的素质状况和能力水平,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意干的危险、肮脏、吃力的工作,“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10]二是城镇建设不够成熟。有2亿多农民工在城镇常住,却很难被“化”进去。城镇不能为他们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提供与城里人相同的待遇。因此在城镇化背景下,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就必须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加强城镇建设,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在城镇稳定下来。
二、兼业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兼业农民是指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活动而获得收入的农民。“钱从何处来”这是城镇化进程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农民十分关注的问题。“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种植业)的收入比重已经降到26.6%,农业收入对不少农户而言正在变成‘副业。”[11]也就是说,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超小规模经营和农业季节性两个因素同时存在,农民就有可支配的精力和时间兼职非农行业。这些户籍仍在农村的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由于从事非农工作常常能获得更高的回报,兼业农民对农业不重视,投入不充足,管理不尽心,产出不在乎,土地产出率受到影响。“从我国资源禀赋和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0至60亩、一年一熟地区户均耕种100至120亩,就有规模效益。”[12]这样农民无需兼业就有理想的回报。农民与土地僧多粥少的情况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得到改善。游走于城乡之间兼业农民,既有别于离开土地的农民工,又不同于植根土地的新型职业农民。
城镇化进程中兼业农民现象将长期存在。“目前世界上的农业发达国家,经营农业的劳动力一般只占就业劳动力总数的2%—5%,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却达到50%—60%。”[13]就我国而言,一方面,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严重偏小,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以家庭为单位的超小规模经营不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为了防止家庭收入递减,应对养老、医疗、意外等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农户有增加自己收入的刚性需求;城镇发展初期对低廉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加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客观存在,农民的兼业行为也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国家强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14]的方式进行。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要逼他们进城,要因地制宜,成熟一批、落户一批,分清先后缓急,使他们及家庭在城镇扎根落户。兼业农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也有向城镇转移的可能性。因此,“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和农村流动,是我国现阶段乃至相当长历史时期都会存在的现象”。[15]
要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兼业农民现象。一方面,兼业农民的存在缓解了当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弱化了“谁来种地”问题;兼业农民的存在对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兼业农民的存在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对于减少“城市病”的发病率和发病强度产生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处于“两栖”状态、在城乡间“钟摆式”流动的兼业农民现象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这在经济层面上影响产业升级和内需潜力的释放,在社会层面上影响和谐稳定,在城乡层面上影响‘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人的发展层面上影响农民工自身和他们的家庭。”[16]兼业农民现象放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延缓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制约了进城务工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历史进程,世界各国解决这个问题都用了很长时间,对此必须要保持冷静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
三、新型职业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谁是现代农业的接班人?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乡发生了深刻变化,“出去的不愿回乡干农业,留下的不安心搞农业,再过10年、20年,谁来种地?农业后继乏人问题严重,这的确不是杞人忧天啊!”[17]村庄空心化、农户兼业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的情况十分突出。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8]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9]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农民的称谓是身份,还是职业?众多学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传统农民、现代农民进行分析,对职业农民、兼业农民及身份农民进行比较。普遍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那些以农业为职业,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技能,主要收入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城镇化进程与现代农业发展呼之欲出。城镇化不是弱化农业,而是强调现代农业;不是排斥农民,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21]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多年来大量低端劳动力沉积在农村,依靠人力畜力搞生产。新型职业农民更强调个体的职业性,强调对他们的文化要求、地位界定、收入匹配、劳动技术规范等。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较高生产技能、综合素质和市场意识,能熟练运用现代装备、新品种新技术,并长期稳定在一定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新型职业农民从从业方式上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从层级划分看,“生产经营型”是全能的典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白领”;“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蓝领”,是“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骨干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22]这也是新型职业农民立足农业的起码条件。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他们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集中体现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及运用,与传统农业的保守、落后、低效形成鲜明对比;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从而使管理成本更低廉,投资更有效益,农产品安全更有保障,具有更强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农业面对着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必须有国家支持保护”,[23]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政府支农政策的精准有效落实;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业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他们关注农业重视农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力量。
四、教育培训是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农民教育培训是各个时期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民技术教育作为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可以追溯到4 000年前,那时我国就建立了农师制度。”[24]我国早在元朝的1285年就开设了农业技术学校,“这比欧洲国家1729年才开始建立农业学校早400多年”。[25]民国初年,一些学贯中西的学者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推动乡村建设。针对我国农民普遍存在的愚、贫、弱、私等情况,晏阳初先生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救贫、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并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等教学实验区;梁漱溟先生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教政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毛泽东同志早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亲自给学员讲授农村教育问题,并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26]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扫盲工作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全国实施“科学种田”、“农业八字宪法”等。这些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今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培训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转换观念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不少人认为农民教育培训是一种生计教育,学一两门谋生的技能就行了。“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7]城镇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大批农民变成市民,他们不仅在城镇就业谋生,还要实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有资料显示:一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投资几千万为本村乡亲每户建一幢欧式别墅。他们住进别墅后,妇女在门口用搓板洗衣服,在门洞用柴炉烧水,瓜子皮满地扔,大人端着碗在街上吃饭,孩子在街上便溺。因此,转换观念及市民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性教育培训就很有必要。城镇化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做大量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对广大农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对他们进行城镇就业和城镇生活知识培训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28]农村稳定就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9]国家做了大量工作帮助农民转化为市民,但他们融入城镇却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兼业农民自身还没有做好准备。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缺知识、缺技能,职业道德模糊,劳动纪律涣散,安全意识淡漠等常常只能从事一些低端工作,职业短期性明显。针对这些情况,负责农民教育培训的单位要对劳动力的供需双方进行调查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企业、学校及被培训者个人的积极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年龄、分行业、分层次、分工种、分时段等开展教育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城镇稳定就业。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养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加快培育一大批爱农、懂农、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和农村后继有人。第一,涉农院校科研院所是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主渠道。由于传统观念的顽固性及农业的弱质性,学农不务农、学农不事农的情况大量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130万大中专毕业生,目前已经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真正在农业第一线的只有15万人。”[30]城镇化不仅要将农村低端劳动者转移出来,还要让农业科技人才接地气,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第二,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重点。要做到“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开展经常性培训,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对种养大户等骨干对象,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之达到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31]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城镇化就是要通过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地区差距;城镇化是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它植根社会并对此产生深刻影响。农民群体庞大、个体复杂、覆盖面广,其教育培训一定要围绕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工作,杜绝“凑人头”、“被培训”等现象;加快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把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就业,能致富的基础知识、基本要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入教育培训活动中,取得实效。应当看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及其教育培训任重道远,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4][7][11][12][14][15][16][17][19][21][22][23][27][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90,881,846,604,678,678—679,594,594—595,613,678,678,881,679,880,100.
[2]张桃林.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a.gov.cn/govpublic/KJJYS/201112/t20111228_2446994.htm.
[3][13][30]焦守田.培养现代农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9,13,40.
[5][6]陈郁.让农民工逐步成为新市民[N].经济日报,20120525(12).
[8][2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5,65.
[9]张桃林.集团发展:现代农职教的新路[N].光明日报,20150217(15).
[10][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45,244.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8.
[20]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3.
[24][25]李建华,朱敬苏.农民技术教育与管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2.
[26]逄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68.
【Abstract】Urbanization means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transport of rural population, the consecutive centralization of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to the urban area,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quantity and scale of the urban area. The rural areas are still dominated by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farmer which are not only incompatibl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urbanization, but also go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ideal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parttime farmers and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are the rudimentary works of urb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key of 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the prerequisite for propelling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urbanization; farm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编辑/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