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坤荣+徐新颖
语言大师吕叔湘曾指出:“细读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提取有益的信息,培养语感,优化表达。与此同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如何狠抓语言这一素材,并对其进行加工,从而让文本散发出诱人的馨香,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汲取营养的精神食粮,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呢?
一、悬想填空,让语言多味
语文阅读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作的能力。文本是作者进行创作的结果,在课堂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文本原材料再加点辅料,进行悬想填空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辨别文本语言的味道,也能使课堂变得更加多味。
在进行《故乡》的教学时,一位教师尝试着让学生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他在投影上呈现出这样一段话。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 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
空白处的填补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寻找最佳答案。有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立马答道此刻闰土的表情应该是高兴的,因为久别重逢,自然从心底生出欢喜,所以第一处应该填写“欢快”。还有学生略加思索,谈道:从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的生活很清苦,在这样的境遇下看到童年好友,难免会有些凄凉。所以闰土的表情很可能带着悲伤。教师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随即出示文本中的词语:欢喜和凄凉,此刻学生脸上呈现出的是顿悟后的轻松、愉快。这比教师单纯地分析为什么要用“欢喜和凄凉”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
至于闰土对“我”的称呼,学生中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迅哥儿”,这与前文中闰土对“我”的称呼遥相呼应,显得亲切。还有种意见是“老爷”,虽然少年闰土不曾呼唤“迅哥儿”为“少爷”,但随着时过境迁,等级观念的种子早已根深蒂固,“迅哥儿”便成了“老爷”,这也能契合前面的“恭敬”一词。老师一边点头示意,一边在学生合作探究声中出示了原文中的“老爷”一词,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环境,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声‘老爷,是两代人隔膜的见证”,“一声‘老爷,是真情在心底的颤抖”,“一声‘老爷,有尊敬,有生分,更有凄凉,使‘我打了个寒噤”……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在文本中适当地加一些辅料,课堂上惊喜不断,收获不断,学生兴味盎然。
二、改换比较,让语言生姿
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比较的过程也是分辨高下、提取鲜味、萃取精华的过程。通过比较,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审美能力得到拓展。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如何进行指导,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曾记得特级教师钱梦龙的《故乡》示范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生:文中开头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
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
生:“有”。
师:好。“远近有几个萧索的荒村”,也行。
生:可村庄好像是横躺着的。
生:给人悲凉的感觉。
师:对。这“横”字使人感到村庄是死气沉沉的,而不是生气勃勃。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注意用词。
在教学过程中,钱老师善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质疑“横”字的用法时,教师没有直接答疑,而是进一步设疑:能否换上别的字?学生经过思考,明确“有”字也能通顺地用于其中,只是在反复地品味中少了一份神韵,相比之下“横”字更能显出村庄的了无生机、萧索悲凉。在此情境中作者的心情便可想而知。自此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学生提出“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中为什么用“飞出”这个词?钱老师卖着关子说道:“那我们将母亲‘迎出和宏儿‘飞出互相对调一下,可以吗?”学生掩不住笑意,阐发道:“母亲走得慢,所以用‘迎出,显示出对孩子的期盼,宏儿用‘飞出,可见其活泼,显示出欢快雀跃的心情。”可见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改换比较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一片苦心。
三、联想拓展,让语言生香
一方美食,滋养一方人。苏式甜品,以其特有的甜糯让人惊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根据文本语言进行联想拓展。于是,阅读课堂在教师精心的“炖煮”下,浸润着丝丝甜味,弥漫着浓浓芳醇。
一位老师在进行《故乡》的阅读教学时,努力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中的两处描写。一处是文章第12段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作者用生动的笔墨对记忆中的故乡和少年闰土进行了精彩的描绘。另有一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依旧是海边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教师启发学生研究这两幅画面,并展开想象的翅膀。1.“两幅图中都用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来描绘原来故乡和未来故乡的美丽,那还有什么不同的内容呢?”(以前画面中有一个小英雄,而后来的画面中却没有了)2.“同学们能不能结合实际,借助于联想,在未来故乡的图画上增加一些人物,使画面更有生机?添上谁?添上几个人物呢?”
学生们努力回味文本,捕捉灵感,绽放着思维的火花,“烹制”可口的“菜肴”。有一名学生动情地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将双脚藏进了松软的沙地里,他把头埋得很低,似乎在仔细寻找着什么一眨眼工夫,无数像星星一样璀璨的贝壳像变魔术般地呈现在他的手中,他向四周望了望,惊喜地唤了一声:“宏儿,快来看,可把它找到了……这时,另外一个少年急忙赶来,瞪大了黑色的眼睛,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贝壳,如获至宝。在月亮的映照下,精美的贝壳呈现出异常夺目的光芒,碧绿的沙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歪歪斜斜的脚印一直通向远处……
小作者用生动的笔墨勾勒出宏儿和水生捡贝壳的场景,使读者再一次沉浸在少年纯真的友情里,沉醉在最单纯的快乐里。细细品味,不如说贝壳和月亮透出的光芒是希望的光芒,沙地上的脚印是探索的脚步。这正好吻合了作者鲁迅寄希望于下一代的想法,巧妙的联想将主题再一次作了升华。
语文课堂是师生汲取营养的家园,是锻造智慧的熔炉,是生命起舞的原野。在课堂上,文本学生、老师进行了精彩的对话沟通。文本语言在师生朗读的基础上,在悬想填空的“加料”中在改换比较的“提鲜”中,在联想拓展的“炖煮中,成就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学生在如此多彩多姿的阅读课堂中,眼球得到了滋养,味蕾得到了绽放,精神岂能不愉悦?文本语言的加工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