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审计信息化与审计组织方式

2016-05-24 15:57王爱华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

王爱华

摘要:审计信息化的实现和发展对审计组织方式具有较大改变,不仅对审计机构的需求调整,对审计项目的组织形式也具有较大的需求变化。这种变革在发展中还具有较大限制,如政府在考核标准上的限制、在操作过程中的缺失等条件,与各个部门的利益发展也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在满足审计组织方式在信息化建设下的良好发展,就要改变内部与外部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组织方式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引言

审计信息化是通过一个转变过程,使审计工作以最大程度处于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状态。审计信息化环境相对于纸质账簿环境使传统的查错纠弊手段在查账时不再奏效,对审计项目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中,针对审计信息化在审计组织方式的影响下进行分析,找出适合审计组织方式的变革方法。

一、审计信息化对审计组织方式的影响

一是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由审计署2004年年底开发,是金审工程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国家审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强化审计项目管理、实现审计信息共享的重要系统,目前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现场审计的必备工具。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提供了多套审计作业操作模式,审计人员只要掌握一定的sql数据库知识、编写审计脚本语言就能对电子数据进行查证,其中自动化的审计功能使庞大的数据审核瞬间完成。同时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还提供了项目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审计项目从发出审计通知书到出具审计报告一整套审计流程管理,是控制审计项目质量的基础。

二是审计管理系统(OA)。审计管理系统作为审计系统内部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多个审计组共同实施一个审计项目或分别实施同一类审计项目,由此产生的项目组织管理的交互需求。具体实施项目的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管理系统(OA)下载审计项目资料到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中,实施结束后及时将相关项目资料再上传到现场管理系统(OA)中,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主管机构,可以对各个独立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总体分析把握,并提出指导意见。通过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与审计管理系统(OA)的实时交互,大大增强了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控制能力,进而实现审计目标,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三是联网审计系统。联网审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现代化审计技术,它是指通过网络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进行互联后,在系统测评和数据动态采集分析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实时、远程监督的行为。联网审计是推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探索实施联网审计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但是这项工作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从提高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及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

四是基于数据中心的审计分析系统。金审二期工程建设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联网审计系统的广泛应用,为实施审计分析系统奠定坚实基础。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适应大数据审计需要,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只有建立健全了基于数据中心的审计分析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

二、满足审计组织方式的变革需求

一是调整与信息化不适应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在信息化技术发展下,由于有些审计项目在组织方式上还不能适应良好的发展模式,所以就要对该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进行调整。被审计单位实施联网审计后,要提高审计效率,就要采取“一次通知审一年”的方式,即年初下一份审计通知书,实际审计时间为当年全年。审计机关只需抽调几名计算机审计骨干,每天、每周或定期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延伸调查,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提高了审计质量。

二是从改进项目管理入手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要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方式,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因为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需要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包括选择和确定审计项目-计划-准备-实施-报告-后续工作等环节,而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审计项目管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这就要加大相关审计软件的应用,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审计管理系统(OA)-分级复核程序软件-公文起草签批流程为轴线,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三是调整与信息化不适应的审计程序。联网审计方式对传统的审计程序,如审计期限、审计程序以及通知书等法定程序都产生较大冲击。但从根本上说,联网审计并没有对审计法构成中实质性突破,因为审计法并没有限定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形式或频率。当然,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中带来的变化,审计署可以制定部门规章的形式制定出适合信息建设发展的审计程序,从制度上推动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有效性。

四是改进考核方式以推进新的组织方式。考核要随着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的发展而作出相应改进。要鼓励新技术的采用,对审计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加大从被审计单位数据或信息系统缺陷中及时发现案件线索等重要审计成果的考核比重。不仅要对审计项目的现实业绩进行考核,还要考核数据积累、计算机审计方法等有助于审计信息化的事项实现程度。

四是建立信息化审计队伍。审计队伍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组织方式的转变程度。信息化审计队伍的建立,要通过对现有人员进行后续教育,补充其欠缺的信息化知识,改善其知识结构;通过调入、招聘等方式,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到审计机关,改善审计队伍的专业背景结构。同时构建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定位于在职后续教育,它是在国民教育的基础上以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形式,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跨多学科的特点,培养大批熟练掌握审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审计信息化对审计组织方式的触动与影响,是审计事业发展中的崭新课题,需要我们以足够的耐心与智慧去破解,更需要内外部审计环境的逐步优化,以达到审计组织方式的日臻完善。

猜你喜欢
审计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