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情感认同下国产都市电影的审美表达

2016-05-24 06:29郭守涛
电影文学 2016年10期

郭守涛

[摘要]本文以国产都市电影中的人物审美为例,探讨观众与演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观影人对于剧中角色情感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复杂模型下的模拟过程,人们不断接受影片信息的刺激,观众同角色达到情感认同时就是模拟作用的一种体现。故本文使用最直观的“镜像神经元”映射模式来研究基于潜意识电影阅读中观众认知情感的产生,从而探讨国产都市电影该如何表达审美。

[关键词]观众情感;审美表达;人物审美

改革开放以来,观众在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愿意在电影中找到寄托,所以电影人在影像世界中乐于对平实可爱的都市人缩影进行展示,电影中蕴含了中国社会化进程中的种种主题。

一、人物审美与情感认同

在电影高度市场化的背景下,赢得观众就等于赢得了市场。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制作人往往希望观众与电影有深度的交流,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情感认同。在电影发展的早期,这种情感认同是与演员在剧中的表演紧密联系的。比如,观众能从演员丰富的面部表情、夸张的肢体语言中体会到演员的心理状态,甚至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随着现代电影的逐步发展,其理论也逐渐完善,观众的情感认同不再仅仅由演员的表演提供,场景的布局、情节的发展以及表达的方式都能达到这种效果。比如,寒冷的雨夜让观众感到悲伤,门上的福字让人们体会到温馨和幸福,猩红的鲜血让人感到愤怒和痛苦,这些都是演员表演之外影片同观影者的情感交流。今天,演员在剧中的表演仍然是观众情感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演员们或平实、或夸张的表演下,人们将自己代入演员所处的背景,感剧中人物所感,想剧中人物所想,与剧中人物达到深度共鸣,即所谓的“同呼吸,共命运”。在这个过程中,观影者对电影的主旨和内涵的理解,也将大大加深。

要让观影人达到情感认同,电影中就必须有能够触动观众的情节。对演员的表演来说,那就是要通过剧中人物的身份或经历让观影人有所触动。仔细分析达到这种触动的原因:一是观众对剧中人物与自己相似的性格或经历有强烈的代入感,二是观众对剧中人物闪亮的性格或者经历所产生的自我期待。相似的性格和经历,很容易让人们对影片中的角色或者艺人产生亲切感、认同感,随着剧情的发展,这种亲切感和认同感会让人们对角色和剧情的走向有着自己的期待。《北京爱情故事》中所描绘的五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可以折射出每一个人的情感经历。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更是对自己情感生活的思索过程。《一声叹息》中的主角作为生活在都市的典型中年男性,他的经历就是千千万万个生活在都市的同龄男性的影子。因为性格的相似,观众能够与剧中角色达到情感认同,进而想象在剧中情景下自己将会做出怎样的反映。《冲出亚马逊》中,观影者虽然没有和主人公王辉一样有国外基地训练的经历,但大家同样能够想象自己在面对这种情景时想要为国争光的心理。如果说相似的经历或性格让剧中的角色成为人们当下生活状态的缩影,那么那些闪亮的经历或性格则让剧中的角色成为观众心中更好的自己。对他人的羡慕,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一种表现,而剧中角色那些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无形中满足了观影者的自我期待。《千锤百炼》中的齐漠祥有着普通人一样的爱好,但他对拳击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热爱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我们的留学生活》中的主人公日本留学生们有着当今较为普遍的大学生活,但在留学过程中他们面对重重困难依然坚持自己初心的品质却让观众心生佩服。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剧中角色来说,与大众相似的经历和性格是其对生活的忠实表述,而那些闪闪发光、难能可贵的经历和性格则是对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对观众来说,这些对生活的忠实表述和艺术处理,给他们带来了现实化和理想化的共鸣。无论是现实化还是艺术化的情感共鸣,制片人总是要让观众与演员在情感上达到“同呼吸,共命运”。比如《千锤百炼》中大家和廖云飞一样对自己的理想有着追求和热爱;《冲出亚马逊》中观影人和王辉一样希望有机会能够为国争光;《爱情呼叫转移》中观众和男主角一样渴望在都市生活中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情感经历;《购物狂》中大家和女主角一样对购物的魅力无法抵挡。但是在情感上的相似性就能让观众和演员达到情感认同吗?似乎并非如此简单。不同的人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同时感受到快乐,但显然这不是情感认同;A影片和B影片都有着感人的片段,但观看A影片的观众和B影片中的演员也远远达不到情感认同的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到,情感上的相似性和情感认同并不是等价的两个条件,情感上的相似性只是情感认同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想达到情感认同,还有着更为苛刻的条件。

为了寻找到这个条件,先来看看两个普通人要想达到情感互动需要什么条件:一是两个人在情感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二是两个人都能够了解对方的情感,并确信对方处在与自己相同的情感状态。那么简单地推广到观众对剧中角色的情感认同上,就可以得到观众对剧中角色达到情感认同的条件:第一,观影者和剧中人物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第二,观影者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状态,确信剧中人物有着和自己相同的心理活动。对叙事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电影来说,观众永远无法和剧中角色拥有完全相同的情感。这不仅仅是由于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多的是受到电影叙事方式的影响。为了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连贯性表达,相对于剧中人物的第一视角,观影者往往能够拥有更为宽广的视角,甚至是“上帝视角”。如同有着不同经历的人面对相同情景往往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动和反应,拥有着相对宽广视角的观众同生活在第一视角里的演员在情感上往往是存在分歧的。比如,《购物狂》中的李简仁有着选择困难,而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则要比李简仁更早地发现了这一问题。人类情感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情况下,自身针对外界信息做出的一种应对,随着时间的演化,其情感的变化可以看成一条曲线。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观影者和剧中角色的情感定然不能是两条完全重合的曲线,但两条不同的曲线同样可以有交叉。在达到情感认同时,必定是两条曲线有所交叉的地方。但要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情感上的相似性是由于接受外界信息的变化,观众和剧中人物情感曲线“不约而同”地交叉的结果,而不能说观众和剧中人物情感曲线完全相同。

二、情感认同的审美模型

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可以对人的情感变化做一个系统描述。“人之初,性本善”,认为每个人都是生而相同的,是接触外界信息的不同而让人后来变得各不相同。这样,电影中每个角色都相当于一个程序,人将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而输出自身的情感。但与普通程序不同的是,人本身将会受到程序记忆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在接收到同样的信息时,将会有不同的情感变化,这是因为每个人在这之前所接受的刺激各不相同。两个人之前各自经历不同,使得在受到打击这一刺激时,表现出的性质也完全不同。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就是观众在利用自身作为程序,模拟剧中角色接受外界信息的不断刺激,从而发生丰富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模型理论有几点脆弱之处:第一,由于每个人自身经历不同,每个人在接受影片所提供给观众的刺激时,会有不同的反应;第二,人们接受电影中的刺激进行模拟时,很容易受到自身经历的强烈影响而难以做到客观;第三,受到电影篇幅和剧情的限制,观众不可能对剧中角色的一生经历做一个完善的模拟;第四,观影人和剧中人物信息的不对等,使得观影人对剧中人物的模拟将注定是不准确的;第五,当今的电影很多运用了快速切换镜头的方法,这要求人们快速地从一个角色的模拟切换到另一角色的模拟中,这种快速地打断和切换很难让人们适应。比如,《疯狂的石头》中,镜头的快速切换使得观众很难对剧中的每一个角色做到完美模拟,人们难以切身体会到每一个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作为非专业的心理学研究人员,无论是用模型研究自己的心理变化还是他人的心理变化,都是极为困难的。电影中的人们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模拟每个角色的心理变化,更何况普通人的模拟还要受到之前提及的几点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做到准确翔实。

对于电影角色的情感变化,人们同样可以采用系统模型的模拟方式。将主人公看成一个可变化的系统,在剧情信息的刺激下,人物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其情感进行分析,就得到了此人不同时刻的情感变化。显而易见,系统与其过往经历息息相关。相对于程序模型,可变化的系统模型对剧中人物情感的模拟无疑更进了一步。在哲学上,往往无法给出系统在初始时刻的状态,也无法给出这个系统以往曾经接受过什么刺激,但情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经常是可测量的,可以根据情感此时的状态和接下来所受的刺激来模拟将发生的变化。观众模拟角色的过程同样如此,观众可以了解到角色某一时刻的情感变化,比如,微笑或痛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模拟。这种通过演员的表演直接让观影者了解到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叫作镜像神经元。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演员的一个微笑来预测其接下来不同情况下会有怎样的反应。在这种瞬时情感变化的帮助下,人们不必再纠结于剧中角色的过往、出身,而可以直接从某一时刻角色的情感变化来模拟其接下来的情感走向,这对电影情节的叙述、故事的完整和连贯有着巨大帮助。同时,这些瞬时的情感也大大加快了人们模拟的速度,因为直接从电影中获取人物情感远远要比根据外界信息的刺激进行模拟快得多,这也让观众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快速,在面对快速切换的镜头时能够同时处理更多信息。

观众根据剧中角色所接受的刺激来模拟角色的情感变化,是受到电影的剧情、场景布置影响的,而这些能够给予观众直接信息的人物情感是靠演员的表演来表达的。人们对剧中人物情感的模拟会受到自身经历的影响,从而与人物的情感发生偏差。而演员的表演传递给人们的瞬间情感则让观众对自己所构建的系统进行修正,让其更接近于剧中人物的情感状态。演员的表演对观影人同电影的交流有着巨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够弥补剧情发展、环境布局的不足。如《疯狂的石头》中,当镜头切换到包世宏和三宝相互厮打的场景时,人们既可以预测到三宝终于回归的画面,也可以预测到包世宏看到三宝出现时的愤怒,甚至也想到了厮打过后,不明所以的三宝和愤怒的包世宏的对话和心理。可见演员在剧中的表演仍然是观众情感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演员忠实表演的基础上,观众能更强烈地感受到其心理的剧烈反应。如《疯狂的石头》中道哥闯入谢小萌的房间,看到了自己的女朋友。通过这个场景,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模拟出道哥愤怒、痛苦的心理状态。镜头也马上给出了道哥面部表情的特写,那是愤怒、痛苦折磨下的气急败坏。这使观众更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哥的心理状态,并对模拟的道哥系统进行了一次修正和调整,即情感表达更为剧烈。这一过程外在的表现就是观影者的表情会受到模拟对象道哥的影响,做出相似反应,从而使人们对道哥的了解更为深入。

演员的表演同情节的发展、场景的布局一样,能够影响观众对影片角色心理的模拟,但在变化的系统发展模型下,这两者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影响观影人的模拟的。后者是通过剧中人物经历,即外界信息的刺激来推动观众模拟,而前者是通过直接给予观众一个瞬时的情感状态来对观影人的模拟进行修正,相比而言后者更为直接。这种变化的系统模型能够对观影人模拟剧中人物心理的诸多现象做出解释。

[参考文献]

[1] 张真.亲历见证: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都市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 陈灿.由90年代以来春晚看家庭伦理情感认同塑造[J].枣庄学院学报,2009(06).

[3] 聂伟.当代都市电影与民间欲望漂流:王小帅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 何群.现代都市电影的找寻与迷失[J].齐鲁艺苑,2000(03).

[5] 胡黎红.中外合拍艺术片:认同建构与在地化[J].当代电影,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