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圣诞节去了一趟澳门,小住了半个月。
澳门是个不大的地方,来这里游玩,三两天足够了。尽管澳门不大,可经过400多年中西方历史文化的磨合,使得这小小的海岛拥有着独具特色的多元化魅力,不论是珍贵的世界遗产、异国风情的酒店、商场还是金碧辉煌的赌场,都值得好好一逛。
除了赌场,澳门的小街小巷更值得走走看看。我则喜欢站在路边看行色匆匆的人,或寻找路边的特色小吃。不管到了任何地方,任何城市,品尝当地小吃,尤其是路边摊儿的美食,是我最大的爱好之一。不知道为啥,这些年,接触的美食多了,反而不会去特别刻意地寻找那些航空杂志上推荐美食了,而是换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情,在路边吃吃喝喝,体会与美食意外邂逅带来的味觉惊喜。
澳门可谓荟萃了东西南北的美食,还有正宗的葡国菜和各色小吃。例如葡国鸡、葡式蛋挞、马介休(用盐腌渍过风干的鳕鱼)、竹升面、水蟹粥、木糠布甸、大菜糕(类似果冻)、猪扒包等。
这次特地去澳门的官也街,吃了大名鼎鼎的“大利来记”的猪扒包,一直念念不忘,这家店号称“猪扒包一哥”,是澳门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猪扒包店。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面包的品种,有金黄脆皮的甜味菠萝包、口感较软适合大众口味的餐包,还有口感略脆略硬的猪仔包。猪扒块很大,没有挂面糊炸,一看就是经过秘制配方腌制过的,咸甜可口,咬下去汁水都流了出来,实在很好吃,价格45澳门元。
另外,逛菜市场也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这些年,去了一些地方,无论到哪玩儿,逛菜市场,是每到一个地方必做的事儿,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更快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菜市场是民风最原始的地方,这里有着怎样的人,吃着什么样的食物,收入怎么样,在菜市场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到了澳门,我也没能放过菜市场,基本上是天天逛一圈。
澳门共有九个大的菜市场,我转了一半,那里有各种新奇的东西,每次感觉眼睛都不够用。我静静地看,每一样蔬菜都很新鲜,每一个水果都吸引我,各种香甜的味道,从街道的这一头,弥漫到另外一头,尤其爱澳门的水果。
澳门本地不产水果,全部是进口,澳门关税低,一些进口水果便宜过内地,比如车厘子,38元一磅,一磅大致是450克,比内地动辄近百元的进口车厘子要便宜不少。我疯狂地吃榴莲、车厘子、台湾杨桃、南非橙子、韩国巨峰葡萄,太新鲜,太好吃。
这次着重介绍一下澳门的红街市菜市场。
红街市,是澳门一个非常有名的菜市场,因为面对的是提督马路,所以被命名为提督街市,又因为建筑物外墙为红色,所以当地更广泛地俗称其为红街市,这座建于1936年的菜市场,是目前唯一被列入澳门文物名录上的街市建筑。
菜市场成为保护文物这并不多见,尽管澳门相对广东来说,区别不大,但毕竟被殖民了几百年,中西文化交融,红街市作为难得的文物菜市场,它不仅满足着澳门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朴素的需求,也是帮助我们了解澳门风土人情的的一个窗口。
红街市是个有红色外观的三层建筑,采取钟楼式设计,楼分三层,外绕红墙,有露天回廊,整座建筑都呈鲜艳的红色。街市在广东话里是指相对固定的传统菜市场,而红街市这座建筑本身已经有了近80年历史。
红街市周围被密密麻麻的高楼环抱着,这里是附近居民的生活中心,澳门九个街市之中最出名的一个。当我们走进红街市时会感觉时代行走的步伐。
红街市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开门,各类来自内地品类丰富的生鲜产品是这个街市闻名澳门主打的特色,红街市最能感受澳门人口味的变化,在这里所有的食材都必须是最新鲜的。
红街市的外围也是小摊小贩集中的地方,水果、鲜花、小吃、杂货……一应俱全。
文物菜市场里溜达溜达,一楼的回廊主要卖蔬菜和干货;腊肠、腊肉、咸鱼、各种调料一应俱全,还有不少东南亚的调料,新鲜的香茅草、柠檬叶、月桂叶、木姜子、马拉盏,还有更多的是我叫不上名字的东东。估计这也是附近居住了不少东南亚人的原因。
一楼,主要卖水产品,以各种海鲜鱼类为主。一般来自广东中山一带。种类丰富,价格也并不太高,总之相对内地,澳门人的生活支出绝对是偏低的。
虽说红街市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地方,可这里的一间间店铺却能传承七八十年。不得不羡慕澳门社会的稳定与传承。“合和记”猪肉档从1938年做到现在,经历二代人,现在的老板居然已经在这里卖了53年猪肉了,每天早上4点半生猪由内地运到澳门,统一屠宰后运到猪肉档开卖,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就这样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据说这个小小的档口每天能卖掉300多斤猪肉。
但这里店主们最高兴的经历还是1999年澳门回归后政府管理部门停收了市场的摊位租金,之前每月租金1000多葡币。现在澳门的九个街市都免征了摊位租金,这是澳门特区第三届政府施政计划里实施的惠民政策之一。
现在的红街市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地方,没有金碧辉煌,只有红色的外墙有些显眼,这里只有对市井的生活最平凡的坚守,最百态的人生。红街市是真正的文物,记载着过去,演绎着现在。
澳门,这个弹丸之地,一没资源,二没工业,三没地皮,澳门却以自己独特的精彩,让市民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