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现阶段农业生产中不打农药不现实
前不久,某地蔬菜被媒体曝光喷施高毒农药,农药再度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网络上,毒豇豆、毒生姜等农产品安全事件引发强烈关注,其中许多与滥用农药、违法使用高毒和剧毒农药相关,致使消费者对“农药”二字产生恐慌,甚至“谈药色变”,把农药和“毒药”画上等号。
曾遭遇“乙草胺”风波的昌平草莓,眼下已进入成熟采收期,“农药”这个敏感字眼更是成了采摘游客和园区管理人员之间的一道“梗”。连日来,已有不少市民来园区尝鲜儿。面对消费者,园区的技术员没少费口舌,为的就是把“农药”二字解释清楚。“药你命”,成为很多老百姓的担忧。到底什么样的果蔬是安全的?是不是不打农药才放心?北京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负责人说,现阶段,不打农药对农业生产来说是不现实的,消费者“谈药色变”是误区。农作物一旦发生病虫害,须用农药防治才能保证产量。所谓蔬果在种植过程中“零农药”,根本行不通。该站提倡的是农药“零增长”和科学用药。通过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科学规范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婴幼儿乳粉建立安全追溯体系
1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真实、准确、有效记录生产经营过程的信息,建立和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全过程信息可记录、可追溯、可管控、可召回、可查询,全面落实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根据规定,记录信息包括产品配方研发、原辅材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成品管理、销售管理、风险信息管理、产品召回等主要内容。生产企业要对生产全过程的关键操作人员、关键参数进行如实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所有环节可有效追溯。同时,在产品召回记录上,产品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及批次、召回数量、召回区域和地点、召回原因、召回等级、召回实施情况、召回公布情况、处置情况、召回效果、召回工作负责人等信息都要有所记录。
丹麦政府对养猪业实施全面监控
丹麦在长期发展养猪业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减少养猪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猪粪便中的氮和磷等元素是主要污染源,丹麦监管当局不仅严格禁止在猪饲料中使用催生剂、荷尔蒙等生长激素,还要求生产企业利用科技成果,增强生猪对饲料中氮和磷的消化吸收能力,大幅减少生猪通过粪便排放出的氮和磷等污染物质。目前,欧盟对于养猪场每公顷土地所允许的最大氮排放量是170公斤,丹麦则更加严格,仅为140公斤。猪粪便和猪舍废弃物经过发酵处理后,作为天然有机肥料施入农田,取代种植业中使用的化肥。无论是在养殖过程还是屠宰过程中,丹麦均采用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检疫标准。丹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任务是促进和提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为此,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从农渔业到粮食企业,再到消费者的菜篮子,在食品销售和储藏方面都实行了全面监控。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旗下有一个专门的肉类监察部门负责屠宰场的检查工作,两个区域食品和兽医监管中心负责与消费者、从业者、企业及兽医的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