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海南(怀化学院15级法学二班)
悦读会
女人很弱小妈妈很强大
文/肖海南(怀化学院15级法学二班)
《向着光亮那方》
作者:刘同
中信出版社
“花英婶,我真的很佩服你,你们家出了三个大学生。”去年过年回家时,我和妈妈坐在回湖南衡东的客车上,一位同乡的阿姨这样对我妈妈说。
我的妈妈只是笑笑,没有搭腔,她脸上比同龄女性粗糙很多、黑很多的皮肤帮她回答了在这份被羡慕的背后,她所吃的苦、受的累。
妈妈是个苦命的女人,她经历过两段婚姻,没有一段是幸福的。爸爸比她大很多,妈妈当时嫁给我爸的想法是:他品性纯良又是军人出身,至少生下来的孩子不会差到哪去。
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爸爸遭到了很多人的打压,变得一蹶不振。眼看家里经济日渐困难,妈妈独自撑起整个家,一个人租了十多亩田,每天早出晚归劳作,每次回来时都是满身的泥土和杂草。劳作之外,妈妈还做起了服装生意,每年换季,都是她最忙最累的时候。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摆摊做生意,又因为只有赶集的时候人才多,所以她要“赶场”换不同的地方。
我们家没有车,无论是去市场进货,还是去外面摆摊,妈妈都要低声下气地求人载她去。每次她都会把包弄得很实,这样可以节省人家车子的空间。但每次妈妈的货袋也会特别重,她的肩膀被扁担压弯了,很白的皮肤也粗糙了,黑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田?她说,不种田哪来的饭吃?难道还要拿钱去跟人家买米吗?我们家没钱。你们总不能挨饿吧?
我问妈妈,为什么还做服装生意?她说,我只是不希望我的孩子穿得破破烂烂被别人看不起。
我问妈妈,嫁给爸爸你后悔吗?她说,他年纪比我大很多却不上进,但是我很庆幸我生了你们。
妈妈没读过什么书,她一直记得并给我们讲两个故事:一个是龟兔赛跑,一个是老少组战胜好汉组。她把自己比作乌龟,她相信只要像乌龟一样不停地往前爬,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特别是教育方面绝对不能自己的孩子因为没钱而辍学。
我的姐姐第一年高考没有考好,妈妈当即外出打工让姐姐复读。第二年,姐姐考上了杭州师范大学,今年又顺利考上了浙江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我第一年高考比姐姐还差,妈妈要我别放弃。复读一年之后,我也考上了大学。还有表弟,表弟的父亲出车祸死了,妈妈一直带着他。就这样,我们家有三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像我的妈妈一样,愿意为孩子倾心一切,不期望回报,只是希望孩子们好,大概是每一位母亲的本能。在刘同的《向着光亮那方》这本书中,读到“彬姐”的故事时,我脑海中总出现妈妈的样子。她们让我感悟到人间最朴素的天性,女人很弱小,妈妈很强大。
妈妈常对我说:“我在外面天不怕地不怕,是因为有三个宝贝。”今天我想对妈妈说:“我不怕失败,也正是因为有你这样强大的妈妈。”
我出生以后,这个世界的“原配”已越来越少
《古典之殇》
作者:王开岭
推荐人:曾睿莹(长郡中学澄池文学社)
“纪念原配的世界。”
还未翻开,就见到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所谓原配的世界,指的是那个从前的世界,那些生活本来的样子。我对书的内容立刻产生了兴趣,相信似乎马上就能读到我所期待的东西。毕竟,在我出生以后,这个世界的“原配”已经越来越少了。
书中纪念了那些渐渐消失的“原配”,比如桥,还有井。城市与村庄依山傍水,峡谷和山间溪水汩汩。如果要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古典的风景画,溪畔的石桥与屋旁的古井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点缀。
只是如今,这样的画面太少了。
城市中立交桥交错着,反复念了几遍才恍然发现立交桥也是桥。只是桥下不是流水,而是流水般的车辆与行人。坐车过桥,跨江,格外的想从车上下来,在桥上往下望,看看桥下涌动着的水。
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片叶浮现巴了国,两江襟带浮图关。北方人教训后生的“我吃的盐比你咽的粮都多”,到南方就成了“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水繁则桥盛呀!充满诗情画意的桥是那个时代的脸面,而现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灰色桥梁,冰冷淡漠,汽车飞驰而过,只带起一阵尘土。
比起桥来,井就更少了。好在长沙的古井倒是有几处,源源不断的井水依然流传着美好的传说。旧时有了一口井,游荡的人们就有了稳定的居所,那些离家的游子们,不也被人称作“背井离乡”吗?在旧时人们眼中,没有井,就没有家。
有水便有桥,有桥便有人家,而井将千千万万的人家连成了一片。现实与古代渐渐分离,我所能得的不过全靠记忆与文字,合上书页,有那么一瞬间,我想回到过去。
用书中的话作为结尾:“最后,想起沈从文一句话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说得真好,轻飘飘的一句,把人间大美都串在一起。沈先生去世有年,也算古人了。”
《俗世奇人》
作者:冯骥才
推荐人:何才敏(长沙市明德雨花实验中学 K137班)
指导老师:张文利
翻开书便感到仿若有一阵干冷而携尘的北风劈头盖脸地刮来,呼吸间口鼻里仿佛弥漫着一股泥土的气味儿。那带着浓浓天津卫码头风味儿的话语赛一碗辣椒面,呛得你张不开嘴,刺得你睁不开眼。读这本书你会有种大汗淋漓地吃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般畅快的感觉。而上面所描述的各个人物,不仅本领超群,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同样耐人寻味。
《资本论》
作者:马克思
推荐人:刘成龙(原长铁一中c1204班)
这本书处处和钱有关却就是不教你怎么赚钱。马克思先生从商品的价值里看到了人的价值——那就是劳动与创造。即使你不懂,也可以穿越时光,来到1867年的德国汉堡,和马克思一起喝一杯下午茶,当然,是我请客。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