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龚读法 通讯员/汤锦泉 吴云水
创新社会治理大联动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探索实践社会治理大联动机制
本刊记者/龚读法 通讯员/汤锦泉 吴云水
自社会治理大联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将大联动工作作为一号课题来研究、作为首要任务来落实,大力促进大联动机制尽快有效运行,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瓶窑特色的大联动工作,同时以大联动工作成果来推动全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的协调发展。
瓶窑镇把组团联村(社)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作为推进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百姓、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载体。瓶窑镇19个村(社)组团按照“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基层党建、推进重点工作、指导网格管理”的职责,深入村社走访农家,了解基层群众呼声,强化基层党建阵地,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同时,该镇形成以“党建+”为带动的基层治理模式,凝聚人心、动员群众,深入探索农村(社区)民主自治举措,以民主促民生。
结合“平安瓶窑”的创建,瓶窑镇以“党建+”为统领,以联动治理为载体,以平安创建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实施大党建下“一网覆盖、多网融合、协同治理”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打造具有瓶窑特色的大联动工作模式。借助于组团联村(社)、周三“无会日”、住夜值班、小手拉大手等,瓶窑镇纷纷开展下基层、走农户、访企业、进学校等活动,将平安创建、平安治理、平安知识等资料发放到村民及学生的手中。截至目前,瓶窑镇已印发至村(社)的平安宣传资料、学校调查问卷各12000多份,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的平安意识。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党风决定政风,影响带动民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党风正则民风淳。
瓶窑镇在社会治理大联动工作开始之初,便重新定义了“一长三员”,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突出党员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有形的工作内容和无形的职责要求有机融合,使得“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重点工作,党员示范,网格治理,党员带头,扎扎实实深入基层,以接地气解难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情收集上来,把问题解决下去。
瓶窑镇构建了“1+4”联动执法体系,即“镇社会治理联动大队+长命、北湖、彭公、城区四个综合管理中队”模式,按照统筹协调、区域位置、工作难易等要素,将全镇所有村(社)及开发区、企业等全部纳入管理防控体系,有效处置各类矛盾纠纷,促进市场规范,督促企业有序生产,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瓶窑镇社会治理联动大队作为“1+4”的核心主体,发挥着“中枢神经”及“司令部”的作用,起着统筹中队、协调分配、指令发布、联合执法、综合管理、考核监督等作用,同时承担着与区联动办的上下沟通与对接配合的工作。四个中队作为派出力量,则按照各自区域职责,与联动大队进行密切配合与互动,及时做好各辖区内的日常巡查、矛盾化解、信息排查、处置上报等工作。“1+4”的联动执法体系自构建以来,瓶窑镇的综合执法成效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事件的处置办结率也有了极为明显的改善,以往需要几次执法才能办结的情况几乎消失,高污染锅炉改造、黄标车淘汰、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推进顺利。
瓶窑镇在重点项目(包括国家级的水利工程——清水入湖工程(羊山湾段)、区三院新建项目、104国道改建拓宽项目、瓶窑高中改建项目等)推进中,充分利用社会治理大联动创新成果,将项目任务分解到网格上,实行重点项目网格任务包干、专人盯项目。在南山村上窑片网格任务包干明细中,可以看到由村干部、二级支部书记、有威望的党员组成一支巡查员队伍;由非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组成参与员,对上窑片网格重点项目——清水入湖工程(羊山湾段)进行任务包干分配,两人一组,落实到户。巡查员和参与员向农户解释征用、补偿、安置等相关政策,对项目顺利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瓶窑镇通过《村规民约》的修订和执行,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取得了群众的信任理解,达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最终目标,逐步形成村(居)民“自我认同、自我约定、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社会治理大格局。
瓶窑镇还以社会治理大联动为依托,以服务他人为理念,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提升,形成了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大联动的有效融合。其中石濑村团支部率先在全镇建立了由25名青年组成的“邻里互助”志愿者队伍,除定期为村民们提供“家门口”的法律咨询、电信维修、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外,还为“一长三员”解决巡查走访过程中掌握的帮扶要求。
此外,瓶窑镇还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垃圾分类、爱心助残以及医路公益瓶窑分会等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防金融诈骗、假币识别、垃圾分类指导等公益活动,下村(社)开展各类宣传和服务,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矛盾,有效促进了社会治理合力的形成。
瓶窑镇鼓励和动员入党积极分子、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乡村教师、志愿者等骨干群众,参与村(社)各项事务的管理,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环境卫生监督、“三改一拆”监督、河道保洁监督、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力量聚合,形成了党员为主、群众参与的联动治理模式。
瓶窑镇奇鹤村是杭州市级首批美丽乡村,2015年被列为余杭区三个首批垃圾分类先行村。奇鹤村以社会治理大联动为抓手,依托二级支部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一长三员”分别承担垃圾桶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以及平时垃圾分类的检查和提醒。此外,村里还将垃圾分类网格细化到每户家庭,组织每户的女主人集中进行培训,系统地加强垃圾分类的学习,并在全村403户家庭中全面铺开。
在垃圾分类和庭院整治工作中,19个村(社)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宣传、检查、引导、监督等作用,从开展调查、广泛宣传、组建队伍、建立制度、开展创评等环节入手,采用点面结合、立体推进、全方位覆盖的宣传方式,以发放宣传资料、一村一课培训、走村入户检查监督、手把手现场指导等方式,推进庭院整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瓶窑镇还联动公安、城管等相关执法部门,对“两路两侧”违章建筑进行专项整治,为“无违建村(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两美”浙江的整治与推进奠定了基础。目前,瓶窑镇根据整治的总体要求制定出计划倒排表,针对已梳理出来的问题正逐步、有序地开展整治与解决,力争营造一个绿量饱满、层次分明、景观优美的“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