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确保水安全 持续改善水环境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水务保障

2016-05-24 14:47:31天津市水务局局长
中国水利 2016年24期
关键词:供水水库水资源

天津市水务局局长 景 悦

全力确保水安全 持续改善水环境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水务保障

天津市水务局局长 景 悦

2016年,天津水务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水务基础设施网络,城市供水安全得到可靠保障,防汛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水资源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务保障。

一、成功应对城市供水危机,保障全市供水安全

城市供水经受住严峻考验。2016年以来,受引滦上游水质持续恶化影响,天津于桥水库藻类频繁爆发,引滦原水超出自来水厂处理能力,引滦通水33年来首次停止向城市供水,仅靠引江单一水源支撑,城市供水面临巨大压力。天津先后启动城市供水Ⅲ级、Ⅱ级应急预警响应,28天内紧急建成引江应急输水工程,将引江水供至引滦覆盖区域;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增加年度引江指标4.06亿m3,全年供水8.8亿m3,有效保证了城市供水安全。

引滦水源保护取得突破。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引滦水源保护,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率团赴河北省深入对接,将引滦水源保护纳入津冀战略协作内容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在水利部的指导和河北省的支持下,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全面启动,津冀两省市就引滦生态补偿达成一致意见,引滦上游水源保护进入新阶段。天津境内水源保护不断加强,建成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主体工程和黎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引滦明渠清淤和天津市境内沙河养鱼网箱清理,建成于桥水库藻类拦截智能围隔。

城乡供水体系进一步完善。北塘水库完善工程全面建成,王庆坨水库主体工程开工,引江向尔王庄水库供水连通管线具备通水条件,原水调蓄能力进一步增强,引江、引滦互连互通、互备互用的双水源保障格局基本形成。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推进,新改善75.32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8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供水管理不断加强,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11km,完成中心城区、滨海新区7座水厂消毒剂置换,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5%,优于国家标准。

二、成功应对大暴雨袭击,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顺利打赢防汛排水保卫战。7月19—20日,天津普降大暴雨、个别地区特大暴雨,18小时内市区平均降雨量218.5mm,为历史同期最大;市内六区最大降雨量359mm,超过500年一遇。面对上游洪水、市区积水、沿海风暴潮叠加袭击的严峻形势,提前启动防洪Ⅳ级、排水Ⅱ级和防潮Ⅲ级预警响应,实施河道、水库、闸站联合调度,海河、金钟河、北塘河、大沽河等河口泵站全力开车,排水职工全员上岗昼夜强排,全力应对大暴雨和风暴潮袭击。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市区积水及时排除,北系洪水安全下泄,沿海未发生重大险情,全市安全平稳度过汛期。

防汛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完成独流减河左堤提升改造和潮白新河、蓟运河治理、海堤建设年度任务,建成永定河泛区安全建设一期工程,除险加固2座中型病险水闸。外环河综合治理全面完工,海河口泵站建成生效,中心城区新增15座排水泵站,市区排水南北分流体系进一步完善。更新改造国有扬水站7座,维修改造农用桥闸涵120座,清淤农村排沥河道103km,除险加固山区塘坝16座,农田排涝标准普遍达到5年一遇及以上。调整完善防汛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和响应规程,增储3750万元市级防汛排水物资,完成45项应急度汛和专项维修工程。

三、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水环境面貌有效改善

三年清水河道行动圆满完成。坚持控源截污在先,突出源头污染治理,治污、修河、调水、开源多措并举,累计投资约200亿元,治理废水直排企业1127家、工业渗坑92个、规模化养殖场1004家、入河排污口门1034个,改造雨污合流地区166km2,治理二级河道573km、农村坑塘2137座、沟渠1942条,建成污水处理厂47座、一般镇污水处理设施53处、污泥处置厂5座,城乡点源、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建成区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2%,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

新一轮水污染防治全面启动。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整治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运用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源调配多项措施,“一河一策”完成10条河道治理;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将全市110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提升至准Ⅳ类至一级A水平,已改造完成55座,出水主要污染物含量减少一半;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建成万家码头泵站、洪泥河生产圈泵站和津唐运河连通工程,赤龙河综合治理、独流减河宽河槽湿地改造开工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编制完成提升规划方案并上报市政府,按照控制入河污染源、消减水体污染负荷、强化连通循环流动的治理思路,进一步改善城区水环境面貌。

水环境管理持续加强。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深化河长制的意见,扩大监管范围,完善考核机制,565条(段)、5647km河道纳入河长制管理,建成水环境监管平台系统,完善水质考核标准,严格水环境质量和河长履职情况考核,按月排名并通报结果,巩固了水环境治理成果。建立起水务、环保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和数据会商机制,协调处置龙北新河跨境水污染突发事件;建成10座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点位,全年处理污水9.85亿m3。

天津海河三岔口景观

四、落实水资源双控行动,水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进一步强化。修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各区“三条红线”“十三五”年度考核目标,完成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试评估。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29项市级新批项目通过水资源论证并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农业地表水取水许可管理,完成5万亩(1亩=1/15hm2,下同)以上灌区地表水取水许可证核发。全面启动地下水源转换,压采深层地下水1500万m3,年利用淡化海水0.4亿m3,再生水2.8亿m3。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完成全市取水定额修订,建成重点用水单位在线监测平台,新创建2个节水型系统和9个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覆盖率分别提高到45%和19%,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全市万元GDP用水量16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5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95。

2017年,天津水务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部党组治水兴水决策部署,全力做好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三篇文章,确保城乡供水和防汛安全,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强度双控行动,推动水务事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全力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加快推进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建设,全面建成王庆坨水库和引江向尔王庄水库供水连通工程,提高原水调蓄和引滦引江联合调度能力;全面完成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三年建设任务,再提升72.83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大力加强引滦水源保护,全面完成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和黎河河道综合治理,实施水库北岸湖滨带修复和黎河中上游清淤,强化引滦沿线封闭管理和日常保洁,落实藻类防控措施,努力改善引滦水质。加强水源调度和供水行业管理,合理调配城市生产生活和环境用水,完善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成全市水厂消毒剂置换,改造老旧供水管网80km,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保持99%以上。

全力确保全市防汛安全。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潮白新河、北京排污河、蓟运河治理和海堤建设,实施永定河泛区二期和大黄堡洼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除险加固2座大中型病险水闸;更新改造10座国有扬水站,维修改造166座农用桥闸涵,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34个项目区治理任务。着力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实施中心城区排水设施提升方案,建设完善排水空白区、易积水地区泵站、管网,改造老旧排水设施。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狠抓组织、预案、物资、队伍、措施“五落实”,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实施中心城区水环境提升工程,按照“控源截污、消减负荷、强化循环”治理思路,开展二级河道生态修复、雨污混接串接改造、循环泵站提升、初期雨水治理,建成海河—独流减河水系连通循环工程,进一步消减河流污染物负荷,提高循环自净能力和水环境整体效果。深入落实国家“水十条”,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深化河长制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三级河长组织体系,严格履职考核和结果运用。

全面落实水资源双控行动。严格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事中事后监管,重点推进各类开发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对取用水总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探索各区之间外调水初始水权分配和水权交易架构。加快推进地下水压采和水源转换,压采深层地下水1300万m3。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编制再生水利用规划,明确配置原则和利用方向,开展降低淡化海水成本调研。严格控制水资源消耗强度,落实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加强计划用水管理,深入推进节水型系列创建活动,新创建6个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覆盖率分别提高到46%和21%,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 ■

责任编辑 车小磊

猜你喜欢
供水水库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出山店水库
白沙水库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出山店水库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