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学瓷之本

2016-05-24 05:31马文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5期
关键词:定窑越窑残片

马文娟

中国古代瓷器是收藏中一个重要的门类,亦是学习鉴定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因其易碎,流传至今的完整器少之又少,且多数藏于博物馆和藏家手中,故大多数古瓷爱好者难睹其芳容!反而是流传下来的瓷片可以成为学习、鉴定瓷器的工具。特别是初入门者,通过对各类瓷片标本的收集,能够直接上手观察胎质、釉色,反复观察琢磨,辨明窑口,断定时代,从而达到学习、鉴定的目的。

“国魂——中国古代名窑陶瓷展”展出了从商代至清末约3000年来的陶瓷器,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其中有一批珍贵瓷片标本的展出,对广大专业人员和业余古陶瓷爱好者提高鉴别水平大有裨益。

古代瓷器起源于商代,成熟于东汉,发展于六朝,繁盛于唐宋,突破于元代,辉煌于明清。商代创烧了最早的瓷器,被称为“原始瓷”。其以坚硬耐用、器表有釉不易污染、釉色美观等特点与印纹硬陶相媲美。原始瓷主要器形有罐、瓮、豆、簋、盆等,有的是模仿同期的青铜器造型。这次展览中就展出了商代原始青瓷罐残片(见图1)和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编钟残片(见图2),它们应是中国早期难得的瓷器标本。

东汉中后期青瓷已经烧制成熟。这件东汉青瓷罐残片瓷化程度很高(见图3),胎质坚细呈浅灰色,釉质莹润,器表饰弦纹和水波纹,带铺首,应是最早的成熟青瓷器标本。

唐代制瓷业空前繁荣。以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为代表,全国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1]。窑以州名自唐代始。陆羽在《茶经》里提到有越州窑、邢州窑、岳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七大名窑[2],此次展览就展出了其中六个名窑的产品。图4为唐代越窑青瓷碗残片,其玉璧底是唐代碗的典型造型。图5为五代越窑刻花青釉碗残片,碗内线刻花双凤纹,碗底刻“永”字款,通体施釉,釉呈青绿色微泛银白,即是著名的“艾叶绿”秘色瓷。图6为晚唐至五代越窑执壶残片,壶造型修长,胎体轻薄,灰白色胎,通体施青绿色泛银白釉,也是接近艾叶绿的秘色瓷。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质量最高者,一般仅用于向皇室的进贡,非常罕见。所以这两片青瓷标本极为珍贵。

烧白瓷的邢窑是唐代另一个最著名的窑口。陆羽在《茶经》中称赞邢窑白瓷“类银”“类雪”,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图7为唐代邢窑白瓷瓶残片,其出土于西安建筑工地,验证了《新唐书》中“邢州贡瓷”的记载[3]。

长沙窑因其在装饰艺术(模塑、贴花、彩绘)方面的成就和釉下彩绘而著名。图8为唐代长沙窑酱釉贴花双系罐残片,图9为唐代长沙窑贴椰枣纹执壶残片,均反映了长沙窑模塑贴花装饰纹样繁多的状况,是唐代瓷器精美装饰艺术的真实写照。

在唐代,安徽省内也有一批重要窑场,如寿州窑、萧窑、宣州窑等。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寿州瓷黄”[4]。寿州窑以烧制黄釉瓷著名,其黄分为蜡黄、鳝鱼黄等色。考古资料证明寿州窑不仅烧黄釉,还生产黑釉、窑变釉等品种。图10为唐代寿州窑黄釉罐残件,胎体厚重,胎质较粗,平底,器外施半釉,釉色是典型的蜡黄。肩部饰铆钉纹桥型系,为仿北方的皮革制品。

古宣州窑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甚少,其创烧年代过去一直是个谜。通过近30年来的考古工作,证实了唐代宣州窑已经存在,其烧造年代为唐、五代至北宋[5]。宣州窑包括了东门渡窑、琴溪窑、窑头岭窑、小河口窑、山岗窑等众多窑口。产品有青釉瓷、黑釉瓷、酱釉瓷等。图11为唐代宣州窑黑釉四系罐残片,图12为唐代宣州窑黑釉拍鼓鼓腔残片,均为小河口窑产品。拍鼓个头硕大,釉色黝黑,局部釉面还有窑变效果。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繁盛期,全国名窑林立,遍地开花。其瓷器风格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沉静雅素的新境界。汝窑的天青色和龙泉青瓷的梅子青使青瓷之美达到了极致;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将窑变釉推向新的高峰;景德镇窑的青白瓷莹润如玉;哥窑开片纹独具魅力;建窑黑瓷烧出油滴、兔毫、鹧鸪斑、玳瑁等釉色品种;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定窑、耀州窑的刻花、印花,展示了宋瓷的装饰之美。在展览的宋代瓷片中,囊括了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和越窑系、定窑系、耀州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磁州窑系、天目窑系八大窑系的众多产品,令人感到精品连连,目不暇接。

图13为宋代汝窑天青釉盏托残器,胎为香灰色,滋润的天蓝色釉面里满布细小的开片。汝瓷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存世稀少,该件极为珍贵。图14为北宋官钧窑青釉盆托残片,胎质细腻,釉面闪着幽雅的蓝色光泽,色调之美妙不可言。官钧窑为宋代宫廷烧制大型陈设器,以花盆最为出色。其釉色因加入铜元素而呈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月白色等。其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官钧窑瓷器传世极少,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龙泉窑制瓷技艺在南宋达到鼎盛期,图15为南宋龙泉窑葵口盘残片,釉色莹润,金丝铁线纹密布,应为龙泉哥窑产品。图16为南宋龙泉窑青瓷斗笠盏残片,我们可以感觉到龙泉窑青瓷温润如玉的特点。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也烧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图17为北宋定窑白瓷刻龙纹盘残片,胎白致密,釉白中微闪黄,洁白晶莹,龙纹刻画生动。定窑也生产很少酱色釉的器物,称为紫定,图18为北宋定窑酱釉(紫定)花口碗残片。

耀州窑以烧制青瓷为主,是宋代北方最著名的窑口。 图19为北宋耀州窑刻花大碗残片,刻花犀利,釉色中泛姜黄,是典型的耀州窑标准器。

建窑是专烧黑釉盏的窑场,曾专门向宫廷贡黑盏。图20为北宋建窑“供御”款兔毫盏残片,胎体厚重坚致,胎色黑灰,器内外施釉,底部露胎。釉色黑而润泽,釉汁垂流厚挂,呈兔毫状,即为北宋专贡宫廷的御用瓷器,极为难得。

元青花是元代瓷器生产最辉煌的成就,其造型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传世量极少而异常珍贵。图21为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竹纹大盘残片,胎体厚重,青花发色鲜丽浓艳,系进口青花料烧制而成。图案构图满密,竹纹清丽,葡萄叶呈葫芦形,盘底为圈足。图22为元代景德镇窑青花莲池纹大盘残片,从所绘莲叶纹可以看出盘底的纹饰应是典型的 “莲池鸳鸯纹”图案,又称“满池娇”。这两片元青花瓷片均为不可多得的珍贵标本。

明清时期,全国的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朝廷在此设立官窑,同时也带动了民窑瓷器的生产,形成“器成走天下”的局面。此时景德镇除生产大量的青花瓷外,还生产其他各类产品,如三彩、五彩、斗彩、粉彩及各种单色釉产品等。图23为明成化官窑斗彩碗残片,胎体轻薄,胎白质坚,釉下青花与釉上填的红、绿、黄彩争奇斗艳,彩色浓重。成化斗彩是举世闻名的珍品,该标本的珍贵是不言而喻的。图24为清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盘残片,胎体质坚细密,胎色洁白,釉面细润,盘中绘盛开的牡丹纹,一只凤鸟穿行其中,青料浓淡有致,层次分明,蓝色鲜艳纯净,即是著名的“翠毛蓝”。图25为清雍正青花矾红龙纹碗残片,其虽为民窑产品,但仍然胎体坚密。碗中以矾红彩绘出一条四爪龙,须发飘逸,凶猛回首,不失为雍正民窑中的精品。

“国魂—中国古代名窑陶瓷展”中展出的众多瓷片标本和残器,为广大专业人员和业余古陶瓷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参观学习机会。机会难得,不可错过。

注释: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 , 1982.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 , 1982.

[3]内丘邢窑遗址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 , 1982.

[5]李广宁,董家骥.皖南瓷器考古的几点思索[J].东南文化,1991(2).

(作者单位:安徽博物院)

猜你喜欢
定窑越窑残片
越窑青釉直颈瓶
我有一个梦寄存在老火车站
简淡疏阔 意韵悠远
千年定窑 古老技艺重焕新生
古瓷残片是否有收藏价值?
莫桑比克发现的飞机残片来自马航370
万金散尽为越窑
近年来定窑研究的进展和新走向
乾隆皇帝的定瓷鉴赏观
有关越窑的几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