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云
【摘 要】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是“等来的”艺术,是创作者对被摄者的感悟、理解。它记录的是人的生存状态或是某一事物在空间内的自然存在。本文主要以藏族纪录片为例,分析影片内容中体现的文化观念与技巧。
【关键词】藏族纪录片;民族文化;创作技巧;价值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14-01
一、纪录片创作方法与技巧
(一)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一:强化故事性。为什么故事片好看,就是因为有情节、有矛盾,所以,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作者就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能拍到矛盾或者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同样跟故事片一样,可以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方法增加纪录片的色彩。
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往往也是真实感人的细节。纪录片《天河》第一集中以一个阿里地区苯教寺院的僧人研究西藏历史为例,通过真人真事揭示了西藏古老历史文化——象雄文化,一个距离当今几千年文明史的故事,在镜头语言的描述中,拉近了历史感和现代感的距离,也增加了西藏文明的神秘感。
(二)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二:追求戏剧化。没有冲突也就无所谓戏剧化,纪录片中的故事也经常会运用戏剧化冲突。但是故事片中的冲突与纪录片是不一样的,纪录片更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或者人与社会等层面的观念冲突,价值冲突。纪录片《登天之路》讲述的是高海拔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每年夏季就会组成运输马队,经过悬崖峭壁,从镇上带回生活用品及度过漫长的冬季所必须的食物、燃料甚至是沉重的家具。这是人与自然的冲突,在这样的戏剧性冲突下,表现的是这个民族的地域性特征和民族精神,也展示了纪录片的基本原则:自然素材、客观态度和真实精神。运用远景、虚焦、局部、空镜等方式讲述故事,同样恰当地在纪录片中处理了戏剧冲突,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表现一个相对完整和连续的矛盾冲突过程。
(三)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三:提高观赏力。很多纪录片是因其制作精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观赏兴趣。例如法国人拍的《微观世界》,视角独特,画面唯美;还有《迁徙的鸟》、《布达拉宫》等等影片,采用高端技术,或是工整的画面,唯美构图,秀美的风景,艳丽色彩,光影变幻,舒缓有至的节奏,受到广大观影者的好评。在审美界,任何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都有其观赏价值;在观赏界,观众永远都有不同的口味;在影视界,观众永远都是对的。
(四)纪录片创作方式之四:镜头对准人。人物,对于纪录片中的故事来说是第一位的。人,是纪录片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行为、人的真善美、人的假丑恶、人的环境、人的社会意识……已经成为当今电视观众渴求看到的主题。纪录片一代元老陈汉元先生曾说:“电视纪录片纪录的是人的生命轨迹,是人的一段历史,是对人的尊重。”凤凰台的钟大年先生也曾说过:“人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所孕育的文化精神在许多电视纪录片中成为一种境界。”纪录片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的片种,从其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中我们能明显感到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纪录片《布达拉宫》历经五年拍摄完成,通过一位在布达拉宫生活了60多年的喇嘛的独特视角,以自述的方式反映了布达拉宫上千年的风云变幻和西藏的独特人文景观。向观众展示了一段充满人性化的历史。壁画、宗教故事、人物情感、风光淋漓尽致地展现布达拉宫的巍峨和神秘,让观众领略到布达拉宫的神圣、庄严和神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价值。
二、结语
纪录片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记载了藏族人民创造奇迹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藏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提出了几种创作方法和技巧,运用影视艺术审美特征,丰富画面质感和故事情节,借用故事性,戏剧性和观赏性吸引观众;二是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作为一种媒介传达出的价值取向,反映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洪光.浅谈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设计[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5(10).
[2]王雪梅.用镜头讲好故事——<探索发现>中故事元素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8):55-56.
[3]杨晓蓉.浅议电视纪录片中细节对主题表达的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2,(6):115.
[4]门大泉.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J].青年记者,2013,(11):60-61.
[5]李美萍.当代西藏电影与人类学影像记录[J].电影文学,2010,(18):4-5.
[6]李安娜.藏族题材纪录片中的文化再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7]唐仲娟.中国少数民族纪录片走势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7.
[8]李凌达.电视纪录片<第三极>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J].中国记者,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