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白鸽)4月4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清明特别节目《慎终追远》,在55分钟的时间内,展现拜神农章、公祭大禹等种种古老而盛大的先贤祭典,走近一个个用行动传承中华传统祭祀文化的普通人,解读中国人不吝祭扫、慎终追远的文化根源。
《慎终追远》由央视科教频道《文明密码》团队承制,节目策划历时两个月,拍摄周期则因匹配清明风物而被压缩在两个星期之内,整集节目由四位编导、数十位摄影师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完成拍摄,拍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艰辛。
记者从节目组了解到,在湖南耒阳拍摄公祭大禹时,摄制团队跟随五千人的队伍进行拍摄,整整一天,都没有时间休息。祭祀队伍在村子里穿行时,摄像师的双手多次被爆竹炸伤。在拍摄拜神农章仪式时,摄制组跟随几名老木匠巡山寻找制耒木料,在陡峭山林中寻找了整整一天时间。为了用更丰富的镜头语言展现老人伐木的场景,摄影师多次攀上不足儿臂粗的树枝,在险境中寻找拍摄角度。拍摄山西高平的祭祀炎帝女儿仪式时,摄制组同样跟随着队伍走遍了朴村。出于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拍摄团队不干扰祭祀仪式进程,只能在深入前采后抓拍镜头,仪式不停,拍摄也不能停。
谈及策划节目的初衷,总导演池建新坦言,“今天,我们需要解读的不,又,又是逐渐湮没在历史风霜中的古老仪式的种种流程,更是那些仍然坚守仪式的传承者们,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份坚持,都是农耕文明的杰作。而要想捕捉到这些细节、展现仪式背后的文化基因,也是对创作团队从策划到拍摄过程中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