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萍互谅互让是幸福秘诀

2016-05-21 10:22郭大誌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北京人艺西餐艺术家

郭大誌

对于沈丹萍和乌韦的跨国婚姻,20多年前记者就独家采访过他们两口子。

“男追女” 沈丹萍和乌韦相恋的经历,据他们俩介绍:当年一应在外文出版让工作的青年西德专家(当时德国还未统一)乌韦看到了登有沈丹萍王照的一本杂志即为她的“清纯、漂亮”所倾倒,只叹无缘得识。

1983年12月15日这天,著名导演凌子风带着几位朋友杀到老朋友乌韦在友谊宾馆的住处,其中就有沈丹萍。乌韦见到沈丹萍时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杂志上那个女孩儿吗?剩下的事儿,就是两人之间的热恋了。

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可不像现在这么开放,那时一个中国女孩儿嫁一个老外还是很不一般的问题呢!不仅会使很多人不理解、看不惯,就连沈丹萍的父母都不同意,担心女儿嫁给乌韦太危险,洋丈夫回到欧洲还不把女儿给卖了!经过乌韦一番诚挚恳切地争取,沈丹萍的父母终于被说服了。于是恋爱半年后,沈丹萍做了他的新娘。

“妻帮夫”

乌韦当时虽在外文出版让上班,但早就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茶馆》就是由他精心译或德文,登上了德国、法国、瑞士等国的舞台。在德国曼海姆剧院上演时,台上北京人艺八十多位艺术家的台词都是乌韦一个人承担同声传译。每场演出三个小时,乌韦虽然很辛苦,但很有兴趣。因为他视《茶馆》为“一出,韦大的戏剧”,从中他发现了很多人类共通的东西。而德国的话剧《屠夫》,电视系列剧《德里克探长》、《古登堡遗产》等德国艺术作品都是由乌韦介绍给中国观众认识的。

乌韦涉足影视界,起源于他1984年拍的一部专题片《我的北京艺术家朋友》。沈丹萍为之四处奔走筹措资金,使曹禺、新凤霞、于是之、英若诚、黄宗江、黄宗英、斯琴高娃等一百多位知名艺术家,终于能在一个半小时片子里陆续与国外观众见面。

“互包容”

如今,四口之家尽享天伦之乐,平时沈丹萍忙着拍戏,乌韦则奔走于欧洲与中国之间。为了丰富素材,记者日前硬是在拍戏片场插空对沈丹萍进行了独家补充采访。问到婚姻中矛盾差异如何处理,沈丹萍感叹道:“我现在都会做西餐了!”

“我也去过德国好多次,每年大约都要去一个月吧。但是,我也不适应那边的生活,吃不惯德国的菜,因为主要都是西餐,也住不惯。我老公特别地服从我,因为他也很宠爱我,所以他就跟我住中国,吃中国饭。其实他也吃不惯中国饭,我也就学着做一点儿西餐吧!因为他都那么服从我了,我不得把人家照顾得舒服点儿。他现在德国那边没工作的话,就都是回中国来,陪着我一起在中国住。”

说起“互谅互让”,沈丹萍顿有体会:“比如他比较偏夜猫子型,喜欢晚睡。因为夜里比较安静吧,比较适合看书,看看电影,喝点儿小酒啊什么的。而我就特强势,就是使劲地想把他扳过来。每次都是他说:你先去吧,我一会儿就来。但是我在那个卧室躺一会儿,等了一会他还没来,我就急了,就大声嚷嚷,结果他没办法就过来了。不过现在他已经改得差不多了。每天都很自觉,我过去之后,一般十分钟,他就赶紧把电脑关了就过来了。他一般都是很随着我的。我也跟他说,老公你虽然什么事儿都随着我,你也很痛苦。但是你也很受益呀,比如说早起早睡对身体有好处。因为都是年纪大了嘛。以前我还能接受晚睡,但现在年纪大了身体有点顶不住了。

“他因为是男人嘛,表面上有点儿大男子主义,但是内心里也都知道我是为他好。怕老婆的男人都是挺可爱的!我们这么多年,三十多年了吧,也是打打闹闹过来了。我喜欢跟女人服软儿的男人。但是他就是懒,比如说,你让他打扫卫生,他就拿吸尘器吸地,结果,过一会儿一看就吸得满地花的,地上的毛儿都没吸干净。然后你说他,他就说我是晚上吸的没看清楚,我明天早上再来吸。结果他就第二天早晨又去重吸了,主要也是为了避免吵架吧!

“有时候我也觉得我就是个免费小时工,免费妈妈,就是免费的!因为我从来不是靠男人养的,一直到现在我也不是靠他的钱。以前我们俩为打扫卫生、洗碗、洗衣服、墩地、奶孩子,那时候孩子还小,经常地发生矛盾。”可是,今天乌韦和沈丹萍那两个可爱的女儿都已经长或了美女了,沈丹萍也颇为自豪。她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大女儿丹丹已经都三十岁了,小女儿安娜也已经十九岁了,人家现在都不带我们玩儿了。”

猜你喜欢
北京人艺西餐艺术家
北京人艺:“富二代”的财富和压力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透视:脆甜胡萝卜
北京人艺是“一棵菜”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吃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