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雅楠
【摘 要】 文章概述了秦建函谷关隘,汉武帝于公元前114年,“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 的渊源。本文从函谷关所处的自然地理意义方面来探讨函谷关地理位置迁移的原因,认为西汉时期时过境迁,函谷关防守意义变迁是迁关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函谷关;地形地势;地理位置变迁
先秦时期函谷关是极其重要的关隘,秦始皇为预防东方各诸侯国入侵,遂建函谷关以抵御强敌。“秦建函谷,大抵为备山东诸侯也”。[1]秦建函谷关后,秦有崤函之固。秦时函谷关为关中东部的大门,因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此为名。[2]秦函谷关屏障着关东,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而西汉武帝于元鼎三年(前114年),“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3]对于函谷关地理位置变迁原因的探讨,东汉应劭记:“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关东。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4]史念海先生比较赞同杨仆“因功移关”的观点,[5]而辛德勇先生提出迁关是汉武帝政治方面的衡量。[6]但函谷关位置变迁是否有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在此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人试图提出一些浅薄观点。
函谷关东自崤山,西至潼津,深险如函,号称天险。《水经注》:“车不得方轨,马不能并辔”。《山海经·中次六次》:“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枬,多竹箭,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今灵宝)”。《元和郡县志·陕州》:“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道,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崖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元和郡县志》记:秦函谷关在汉弘农县(今灵宝县西南十一里)。[7]《括地志》、《通鉴地理通释》、《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等与之相同。秦函谷关位于长安至洛阳的大道上。长洛大道,西面起于今陕西西安,经灞桥、临潼、新丰、零口、渭南、赤水、华县、华阴、潼关、阌乡、陕县、渑池、新安到达今洛阳。[8]《函谷关铭序》记载到:“天作崤函,俾屏京宝,崇山回壑,长河曲盘,岸奔巅蹙,谷报溪斗,崖起重险,为秦东门,设险守关,做藩于京 。”秦函谷关位于横山岭一带,各岸险峻,横断东西,地形高低起伏,沟洫陡壁,森林茂密。南面是秦岭余脉,其间山岭沟壑隔断东西方向,阻碍交通;北面靠近黄河,水流湍急,亦是难以通行。[9]秦岭、黄河、横山岭三者构成了一道立体的天然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只有经过崤函古道以贯通东西,因而将函谷关城设立在此处,有着极大的军事战略意义。
函谷关周围道路崎岖、森林茂密,而崤函古道相对平坦宽阔,便成为此区域唯一易通行的交通要道。《元和郡县志·河南府志》曰:“自东崤至西崤长三十五里,东崤长阪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纯是石阪十二里,险不异东崤”。[10]关中与洛阳往来,必须经过崤函古道,而正由于它曲折严峻,控制了函谷关,就相当于把握了战争胜利的关键。《读史方舆纪要》:“洛阳西至新安,道路平旷。自新安西至潼关殆四百里,重凤叠阜,连绵不绝,终日走硖中,无方轨列骑处。其间硖石及灵宝尤为险要,古之崤函在此,真所谓百二重关也”。[11]在秦汉以前,洛阳至函谷关的道路有南北两条,北道是经由今洛阳、新安、渑池然后至函谷关,这一道路大致是沿谷水前行。南道是经由今宜阳县,然后沿洛水西行至函谷关。将南北两道加以对比,南道路程虽长但是较北道相对宽阔,唐代以后也多沿此道西行,[12]但到达长安,都要通过崤函古道经过函谷关隘,而无论秦函谷关还是汉函谷关也都起到了控制关中通往关东各地道路的作用。但涧河至崤山段一路高山深谷,通行困难,向东到达今新安县,地势才变得开阔。涧河河谷宽阔,新安段的道路也远比秦函谷关附近道路易于通行。[13]秦函谷关的设立是秦始皇军事战略方面的思虑,控制通往关中道路以保卫关中,但是自武帝后,保卫京师长安阻挡关东地区进军的战争大多已不在秦函谷关地区发生,且骑兵、步兵迅速替代车兵,机动性更好,更加灵活,可翻山越岭,可行进丛林,能够容易通过以往天险。唐公元756年,将领哥舒翰被困于灵宝西六七十里的险峻道路,无法前行,叛军骑兵从南山过,在唐军之后伏击之,唐军首尾受敌不知所措,因而大败。[14]这次战争反映了不经函谷关而绕道他路的战略攻术。可得知,在战争发展到以步、骑兵为主的时期时,函谷关的军事战略地位大大降低。
以上可知,出于宜于行路的思量,地形地势的思虑,军事战略地位的下降,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将函谷关向东迁移至新安县的自然因素是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函谷关虽逐渐失去了它作为重要军事关隘的地位,但其曾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漠视。
【参考文献】
[1] 纪昀等.四库全书,玉海卷24[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 纪昀等.四库全书,玉海卷24引独孤及古函谷关铭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 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183.
[4] 沈钦韩.汉书疏证卷2<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条>[M].上海:古籍出版社,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影印本,2006.34.
[5] 史念海.函谷关和新函谷关,河山集(四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1-401.
[6] 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
[7] 纪昀等.四库全书,元和郡县志卷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6.
[9] 曾谦.论两汉时期的函谷关东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0]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南道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158-159.
[11]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8<河南>河南府新安县[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05.2260.
[12] 李久昌.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与变迁[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13] 王宇红.丝路汉关—河南新安县汉函谷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3).
[14] 陈隆文.崤函古道“四关”[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