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开启快乐的“求真”之旅

2016-05-20 02:36文/赵
教育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密云县求真学校

文/赵 倩



引领孩子开启快乐的“求真”之旅

文/赵倩

做法律法规及教育方针环境下的公民教育;做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的教育;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知识之间、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和谐的教育;做学生全面、全员发展的教育。

——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镇中心小学“求真教育”的内涵

>>社会大课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为广大教育人所认同、所推崇,就在于它揭示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同时又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养真道德、求真知识、学真本领,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育人自我历练,抛下一切功利与浮华,带领学生踏上一条回归之路、求真之路。

太师屯镇中心小学是密云县最大的一所寄宿制学校,由中心小学本部及2所完小、4所幼儿园构成。为了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2007年学校吸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涵,结合本地淳朴的民风,提出了“求真教育”的办学思想。经过数年积淀,学校现已明确了“求真尚志,崇文尚学”的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个孩子都怀有求真的理想,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求真的情怀,从而不断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提升。

培育“合格小公民”,奠定学生“求真”的基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太小加强学生文化建设,建立了“合格小公民”培养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学校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两方面系统规划了1—6年级学生发展纲要,称之为“合格小公民发展纲要”。生活习惯培养方面,一是以吃、穿、言、行为抓手,抓好常规教育;二是以系列活动为教育载体,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习惯培养方面,主要从课堂教学及使用学习工具2个维度规划。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做到“六认真”,即认真倾听、认真思考、认真表达、认真参与、认真书写、认真完成作业;使用工具,指学生进行预习、课外阅读等能够利用字词典、图书、网络三个工具。

为将上述内容落实到位,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学校创新评价机制,设立了“积分卡”制度。积分卡分为学习卡、文明卡、纪律卡、卫生卡、奖励卡、家长卡六种。在师生中开展了争卡(求真积分卡)、争章(求真少年章)、争牌(求真班级牌)的“三争”活动。学校制定出台了《“新求真教育”卡、章、牌表彰奖励制度》,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如此通过争卡而夺章,通过夺章而得牌,将学校教育连成一个整体。一张小小的卡片激发起学生求学、求知的兴趣,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批批“健康、乐学、儒雅、乐群”的“合格小公民”茁壮成长起来。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搭建学生“求真”的平台

课程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太小深化课程文化建设,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求真课程体系(学科基础课程、整合拓展课程、特色发展课程、“博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重组整合国家课程,实现体育课程生活化。学校对现行体育教材进行全面的统筹整合,针对孩子的喜好和成长需要,提出构建球类与生活、律动与健美、运动与健康三大全新的、系统的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依据自身优势进行自主申报,学校全面统筹。

挖掘拓展地方课程,打造阅读课程体系。学校成立了三个读书社团,重在培养一批具有导读、导评、诵读能力的师生。在原有语文阅读课的基础上,学校将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整合成阅读课程,并在低年级开设绘本阅读课,中年级开展阅读导读课的研究,高年级进行群文阅读方面的尝试,以教师的尚养尚育,唤醒学生的尚志尚学。

丰富完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坚持 “因材施教,尊重差异”的原则,挖掘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为学生打造个性化校本课程。现已形成涵盖语言、艺术、体育、科技、学科、阅读六大类的课程体系,分别开设了手风琴、合唱队、舞蹈队、绘画、串珠、无人机飞行控制、益智搭建等30余个特色项目课程。手风琴、舞蹈队、合唱团等多次参与县级艺术节汇报演出;串珠、阳光伙伴、美术等社团屡屡获奖。

此外,学校围绕“民间手工艺品工作坊”成功申报了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五彩串珠、艺术软陶、灵动剪纸、神奇葫芦画、民族彩绘5个工作室,成为校园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还组建了“七彩学生社团”,包括步步高小记者站、爱心银行、生态使者团、童心文学社、国旗班、礼仪队、吉尼斯挑战组,从社团性质、社团培训、社团活动、社团管理四个纬度制定了社团章程,以此指导日常工作。学校由此探索出了一套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特色教育模式,使人人都是校园的主人,处处都是成长的舞台。

>>核心价值观

打造和谐高效课堂,夯实学生“求真”的阵地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太小基于“宽、柔、养、育”的教育观,提出 “教师要尚养、尚育,学生就会尚志、尚学”的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出发点。立足于“人”的发展,以“需要、专注、去恐惧”三个关键词为核心构建学校课堂教学文化。

“需要”,指教师要“宽柔立教”“以学定教”,充分满足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表扬、得到肯定、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等需求。“专注”,强调的是思考、系统的思考。因此课堂上任务要明确,途径要清晰;空间上有氛围,时间上有保障;任务难度适中,要少要精。这些都是使学生达到专注状态的条件,是影响学生思维深度的关键。“去恐惧”,指的是消除学生的课堂恐惧心理。

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从调整课堂上教师导、学生学的关系入手,各个学科在遵循各自教学特点的同时,通过建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教师点拨-师生交流”的课堂结构,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的“求真”课堂,让学生学得愉悦,学得高效,学有所得。

开展多彩校外教育,拓展学生“求真”的空间

校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与延伸,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太小是密云县首批县级校外教育活动站基地、首批“北京市乡镇校外活动站”,学校努力办没有围墙的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使学生成长的天地更加广阔、更加精彩!

深入实施“五走进”,校内外教育架金桥。学校每学期都坚持开展“五走进”活动,让学生走进法庭、走进消防、走进交通、走进社区、走进城市,在社会实践中汲取成长的营养。通过参与活动、听相关讲座,学生的法制观念、消防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等得到强化,社会大课堂让他们获益无穷。

实施“博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聚成长正能量。为更好地落实县教委开展“美丽少年教育”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开发了“博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多主题、多层次的项目研究,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六大核心能力素养,即:学会阅读,润泽生命;学会合作,实现共赢;学会实践,探索真知;学会求真,完美人生;学会双语,走向世界;学会系统思考,成就未来。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使教师树立全员全科的整体育人观,提升课程的执行力和领导力。

基于对“国际视野下农村教育”的思考,学校对“博爱”综合实践课程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整体建构,1—6年级分别确立了“我爱班级”“我爱学校”“我爱密云”“我爱北京”“我爱祖国”“我爱家园”六个固定研究主题。学校全面统筹、有机整合,实现了市县校三级活动的协调统一。如三年级前往流河沟进行实际调研;四年级结合社会大课堂,开展走进天坛实践活动;五年级光辉抗战主题与县级红色密云相整合,参观古北口抗战馆等。学校还挖掘校园优势资源,开设了劳动实践基地,扎实做好劳动整合教育。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校内全体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

在教育返璞归真之路上,太小留下了一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2012年5月代表密云县接受义务教育均衡化督导验收;2013年11月在县教委城乡建设一体化课题结题会上做典型发言,同年获密云县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2014年获密云县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同年参加密云县百万家庭数字生活技能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2015年获国学经典诵读北京市优秀组织奖和密云县第十八届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仅在上一年度市县级的科技、艺术等个人项目比赛中,学校就有100余人获得一、二等奖。手风琴、舞蹈、合唱集体项目均获艺术节一、二等奖。2015年参与北京市“身边好学校”的录制与展播,密云电视台、现代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进行了报道。学校年年被授予密云县素质教育先进校称号,先后10余次迎接市县级检查督导,受到广泛好评。

“真”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真”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以“求真教育”为依托,太师屯镇中心小学正向着创“诚信、健康、和谐、优质”的首都农村一流寄宿制学校的目标阔步迈进,以智慧与真情,在首都教育史册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密云县求真学校
张锦绣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影响因子研究
——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学校推介
全力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北京市密云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
密云县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分析、应用与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