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宏亮
河北省张家口市距离北京只有200多公里,是首都的“北大门”,但该市却是河北省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有4区9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2011年底,全市共有贫困人口100多万,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张家口市委书记侯亮表示,张家口市已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脱贫攻坚要切实做好“六个精准”,确保全市贫困群众三年稳定脱贫、五年同步小康。
目前,一条“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脱贫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脱贫方向更加精准、脱贫模式更加优化”的精准脱贫之路正在张家口市越走越宽。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迎难而上,脱贫致富之花遍开涿鹿大地。
摸穷底 精准配置脱贫资源
脱贫攻坚要先摸清“穷底子”,知道哪儿最穷,穷在哪儿,才能保证“靶向精准”。
近年来,张家口市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设立村级信息监测管理系统,逐户建立贫困户收支台账,常年记录,每年底在村内公示,接受监督。各县也建立了贫困户信息监测管理专门机构,动态监测贫困村脱贫项目实施、脱贫任务完成、收入增长以及脱贫目标实现等情况,实现了“五清”,做到了“六有”,即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有增收计划和脱贫时限,真正做到了把贫困对象摸清找准。经过努力,对全市1723个重点村和1991个非重点村,94.7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建档立卡。这些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村成为脱贫工作主要对象,各类社会脱贫资源正不断向这里精准聚集。
蔚县暖泉镇是市委组织部工作组定点脱贫单位。工作中,工作组充分考虑全镇“古堡文化、民俗表演、田园风光”的总体规划,集中时间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愿和呼声,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制定了符合地方实际的精准脱贫思路。针对贫困村生产条件差、产业无特色的问题,市委组织部工作组先后争取资金150万元,打机井3眼,铺设节水管网5600米,新增水浇地1300亩;新建6个多功能日光温室大棚;实施土地整理650亩,铺设输水管道3000米,修砂石路1800米,栽树600株,使暖泉镇的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拔穷根 精准培育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是精准脱贫的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坚持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才能保障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张北县以产业脱贫为抓手,制定了“一区三带”战略,即:现代农业示范区,东部设施农业产业带、西部舍饲养殖和旱作农业产业带、中部高效农业产业带,依据产业脱贫规划,重点培育了蔬菜、甜菜、奶业、肉业、薯业、燕麦、特色杂粮等八大脱贫产业,这些产业成为了富民强县的特色主导产业。
节水蔬菜种植是尚义县产业发展的名片,位于七甲乡和八道沟镇境内的2.4万亩集中连片节水蔬菜种植是这张名片最为靓丽的风景线。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尚义县按照“园林式布局、高科技引领、精深加工带动、品牌化营销”的思路扎实推进,目前,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水电路配套完善、林田网布局合理、种加销功能齐全的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雏形。园区分核心区和辐射区两部分,2个乡镇、10个贫困村4869位贫困人口因此直接受益,带动周边1.2万人实现增收。
风光无限在张垣,生动的实践何止这些?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省以上财政专项资金3.6亿元, 围绕40条产业带,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杏扁等特色产业品牌村56个;整合各级各类资金发展露地蔬菜投入13.98亿元,设施棚室建设投入8.37亿元,养殖场建设投入14.76亿元,林果业投入2.65亿元,药材业投入0.64亿元。张家口市把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现代园区和家庭手工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亮点典型不断涌现。
解难题 精准破解资金瓶颈
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离不开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只有疏通金融血脉,发挥资金融通作用,才能使脱贫攻坚精准有力。
万全区曾是“农户贷款示范县”。为破解贫困农户缺少发展资金这一难题,万全将财政脱贫资金与金融信贷资金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设立了向农户实施的“设施农业专项贷款”、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的“ 金融脱贫富民农户贷”、专门为农村妇女设立的小额信贷“农户自立服务社”、针对企业、合作社设立的“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基金”,以及服务于贫困村农户的互助金“ 脱贫互助社”。2012年,县政府还投入2000万元,在县农商行设立了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专户,以1:5比例撬动银行贷款1亿元支持脱贫攻坚,主要为域内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种养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三年来,共发放设施农业专项贷款6000多万元,建成养殖小区200多处, 发展设施棚室9000多个,促进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
万全仅仅是全市金融脱贫的一个缩影。2015年以来,张家口积极推进宣化县产业贷示范县和万全、怀安县农户贷示范县试点工作,建立风险补偿金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探索金融脱贫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并建立了脱贫小额信贷统计考核制度。张北、阳原、宣化和崇礼4县成功争取农户自立服务社小额信贷项目,占全省2015年度项目县个数的44%。全市除康保县外,农户自立服务社试点工作实现了全覆盖。
同时,中央彩票公益金有力促进了贫困村小型公益事业建设和整村推进工作,是对财政脱贫资金使用局限的有效补充。今年,张北和阳原县成为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的项目县,蔚县成为项目巩固县,三县共争取资金3000万元。
创机制 精准提升脱贫效益
小关村是阳原县桑干河南台地上一个既无资源又缺区位优势的偏远小村,全村188户、547口人,村里1000多亩旱地种了杂粮杂豆,没有像样的支柱产业,脱贫致富难度较大。
“先是脱贫资金一下来就给村民平分,后来又改成发放‘周转牛‘周转羊,本意是让老百姓搞养殖赚钱,可没几天一些人因手头紧就卖牛卖羊,穷日子没变样。”小关村书记说。
2012年,小关村得到省知识产权局帮扶资金50万元。根据以前很多老百姓养过羊、有经验、易接受的实际,小关村决定建养羊合作社,把上边的资金变成股份分给老百姓,特别是要分给那些鳏寡孤独、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带着他们一块致富。
合作社股份每股5000元,分为3种类型发放给农户: 一种是补贴股,利用扶贫资金给特困户补5000元,贫困户补4000元,其余农户补2000元,每户只补贴一股;一种是集体股,给贫困户补贴后,剩余的帮扶资金和集体土地流转收入给村集体入股;一种是创业股,老百姓想多买的不享受补贴,每股还要多交300元的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为了防止股份过于集中,合作社还规定每户最多只能买80股。合作社很快就筹集启动金41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肉羊养殖园区。这一年,不少农户分到了钱。
尝到甜头的小关人,又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不到一年功夫,小关建起了209个春秋式蔬菜大棚。政府用脱贫资金给贫困户入了股,一棚入一股,一股3000元。当年,种植户户均纯收入6000多元,合作社还为贫困户增加了2万多元的救助金。第二茬种植的架豆, 户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骄人的收入映红了小关人的笑脸。
小关村股份合作共富机制解决了资金短缺板块,使各类脱贫资金得以有效整合,避免“撒胡椒面”和“救急不救穷”现象,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正是全市创新机制、引领广大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一个缩影。2015年以来,张家口重点推广了赤城县“五位一体”、阳原县“股份共富”、蔚县 “工农联建”、张北县 “园区带动”、崇礼县“示范引领”、万全县“财政担保”等脱贫攻坚新机制。多种机制消除了阻碍脱贫的顽症,推动了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