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水务局,610042,成都)
四川成都市保护自然水源 优化千年水网建设活水成都
阳昌寿
(四川省成都市水务局,610042,成都)
水生态文明城市;战略谋划;建设任务;组织保障;成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成都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和优良的治水传统,特别是都江堰水利枢纽超越千年的建设和延续千年的利用,不仅赋予成都平原的富饶,而且赋予成都城市的灵气,成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成都市以都江堰为骨干,建立起蓄水、引水、提水、排水结合,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并举的水利工程体系,在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鲜明的区位特色、生态特点和文化特征。
2013年8月,水利部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成都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45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14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成都发展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但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依然面临“水缺”“水患”“水脏”等严峻考验。基于此,成都市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以“保护自然水源,优化千年水网,建设活水成都”为目标,统筹推进水生态系统建设,为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劲支撑。
1.坚持以编制水生态系统规划纲要为引领
树立生产、生活、生态“三水共治”的理念,按照“全域规划、系统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管理和城乡形态转型升级的总体进程,因地制宜地搞好全域规划,这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基础、关键和龙头。在工作实践中,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成都市梯次推进河流水系生态建设实施规划》升格为《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规划纲要》),坚持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实施防洪治涝、供水安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提升“五类建设”,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按照《规划纲要》,到2025年,全市将完成23条河流综合整治,新建2座大型水库、9座中小型水库,新建50个湖泊湿地、5处水生生物保护示范区与基地、12处水系连通及分洪工程,推进60处河道闸坝建设与提升、57个滨水城镇景观改造提升、156条山洪沟防洪治理、4项山丘区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规模达1 850亿元。
2.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带动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先行试点,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逐步推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了《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确定 2014—2016年为试点建设期、2017—2020年为巩固提升期。成都市坚持先行先试与顶层设计相结合,《实施方案》明确的试点期间目标任务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规划纲要》涵盖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时间维度更长的特征,二者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整体。近3年,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紧扣塑造现代新型人水和谐关系这一中心,围绕功能统筹的生态水网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两大任务,依托基础设施、系统治理、蜀水文化三大载体,突出龙门山和龙泉山水源生态屏障区、城市生态景观功能区、现代农业生态水网区、协调发展生态提升区四大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城乡水生态风貌构建有序推进,水文化保护和传承取得实效,“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水生态格局加快形成,“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画卷逐步展现。
3.坚持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为重点
针对成都市区域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等薄弱环节,特别是城市饮用水水源单一、高度集中在都江堰供水区而缺乏备用水源问题,成都市采用并联式推进前期工作机制,及时启动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规划建设,创造了全国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成都速度”。2012年年底,着手编制该项目建议书;2014年5月21日,挤进国家规划总盘子;2015年4月9日,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6年 1月15日,水利部审批通过可研报告并转报国家发改委;2016年6月12日,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被列为全国新开工的20项重大工程之一,列入四川省委、省政府“项目年”重特大项目单独开工活动安排,目前已进入开工阶段,建成后兴利库容1.5亿m3,控制流域面积352.6 km2。与此同时,启动三坝水库建设前期工作,作为成都市又一重要水源工程。三坝水库属大Ⅱ型水库,总库容2.16亿m3,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生产、生活和生态景观用水约1.5亿m3,已纳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岷江流域综合规划》,待水利部审查批复。两座大型水库工程建成后,成都市供水将逐步由单水源转变为双水源至多水源。
成都市锦江区白鹭湾湿地
1.推进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四项制度”,推动水资源管理转型升级。
近3年,通过出台《成都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市域供水体系规划、市域排水体系规划、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等各类规划,促使水资源管理地方水法规体系、市县两级“三条红线”指标体系、考核体系更加健全。2015年,对14个郊区县(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了年度考核;足额征收水资源费8 475.95万元;用水总量为 52.6亿 m3, 较 2011年增加3.8%;取用水计量率、取水许可实施率、计划用水实施率均达99%,均较2011年增加1%;入河排污口监管实施率达90%,较2011年增加19.8%。
2.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坚持以计划用水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落实计划用水、超计划加价、节水技术推广、节水设施改造以及节水“三同时”等措施,有效推动区域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实施“源头截污、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全过程治理,推进黑臭河道和污染严重河道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严控金马河、锦江、沱江流域总磷排放量。加强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重点对主城区、城乡接合部以及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实施污水截流收集、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收集改造。定期开展重要河湖健康评估,全面提升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绩效显著,成都市连续10年保持“全国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双流区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城市试点县,青白江区、双流区被列入四川省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
2015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9 m3(较2011年减少47.5%),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90%(较2011年增加 1.8%);节水灌溉面积达347.18万亩(1亩=1/15 hm2,下同),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5(较2011年增加17%);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50%(较2011年增加2.4%),达标河长比例达58%(较2011年增加0.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20.74万 t(较2011年减少3.8%),氨氮排放总量2.47万t(较2011年减少5.4%),养殖业污染治理率达85%(较 2011年增加10%);中心城区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主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96.6%(较2011年增加11.6%),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较2011年增加4%)。
3.推进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坚持以河湖水网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互连互通、可调可控、共享共治的水网体系。以环城生态区为框架,实施安靖湖-府河、江安湖-江安河等一批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推进天府新区兴隆湖建设。开展金马河防洪整治工程,实施西江河、斜江河、资水河、味江河、羊马河、蒲江河、临溪河堤防达标工程建设,对市域内所有河道全面实施砂石禁采。完成覆盖20个区(市)县的雨量、水位、视频监测点及视频会商系统和183座水库的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编制《成都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原则,合理采取渗、蓄、滞、净、用、排等措施,逐步实现城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完善城市防洪排水系统,规划建设深隧排水系统,开展中心城区低洼易涝区综合治理与雨水管网系统改造,新建城区严格按照内涝防治标准进行排涝系统设计、建设,建立健全城区暴雨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启动宜居水岸建设项目,推进成华区北湖片区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和高新区绕城高速下穿雨水系统改造工程建设。
先后完成成都第七水厂一期工程、怀远水厂一期工程等一批城乡供水设施建设及供水管网改造,开展成都第七水厂二期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提升农村300万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保障成都城乡饮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实现“共建、共享”,在全省率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山丘区抗旱能力提升、1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三年行动计划等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的全域灌溉体系。已建设堤防1 200 km,完成中小河流治理超过100 km,清理疏浚城市河道587 km,达标堤防建成率达36%,较2011年提升3.6%;已建成城市雨污水管道7 197 km,中心城区新建区防洪标准提升到3年一遇~5年一遇;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达 100%(较 2011年提升5%),农村生活用水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0%(较2011年提升36.9%);蓄引提水能力达57.72亿m3,灌区有效灌溉率达94.1%。
4.推进城乡水生态风貌建设
坚持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规划打造一批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亲水景观和滨水空间,形成绿意盎然、水韵悠长、独具特色的城乡水生态风貌。重点建设“一核、两带、三廊、四灌区、五湿地、十示范村”。
“一核”指环城生态区6座湖泊8片水生作物区建设,现已完成锦城湖、青龙湖、白鹭湾湿地、金沙湿地、香城湿地、江安湿地建设,2016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以 《春季美丽生态》为题作了专题报道;“两带”指龙门山和龙泉山生态屏障带建设,龙门山水生态修复工程正有序推进,龙泉山“百湖工程”已建成 90座;“三廊”指金马河防洪生态廊道、锦江宜居生态廊道和南河休闲生态廊道建设,其中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已建成10.8 km,南河“一轴三带”建成 21.78 km;“四灌区”指 4个高标准的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五湿地”指双流白河湿地群、青白江凤凰湖湿地、新津白鹤滩湿地、崇州羊马河湿地和桤木河湿地建设;“十示范村”指10个水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现均已建成。截至目前,湔江、西河、南河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达95%(较2011年提升5%),新建河湖生态护岸比例达9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45%(较2011年增加7.5%)。
5.推进水文化保护和传承建设
秉承先贤“善待水、善治水”的优良传统,坚持把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治水实践,府南河综合整治开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先例,先后荣获 “联合国人居奖”“世界环境地域设计奖”“联合国最佳范例奖”;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突出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荣获“国际舍斯河流奖”。传承保护都江堰放水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文化内涵,展示古堰丰功,总结治水经验,交流学术成果,传承蜀水文明。完成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的调查、认定和资料汇编,增设标志牌10个。开展端午节龙舟会、望丛祠赛歌会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水民俗活动,建设铁像寺水街、成都市活水公园、武侯祠节水教育示范基地和黄龙溪水文化展览馆等水文化产业示范区4个;利用“金沙讲坛”举办水生态文明专题讲座;新增“水润成都”公众微信等水文化宣传教育载体4个。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成都市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市水务局局长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市)县政府领导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重大决策事项。下设办公室在市水务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事宜。各区(市)县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和办公室例会制度,联席会议审定重大政策、总体方案、年度计划、建设资金等重要事项,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办公室工作例会负责拟定重要事项、重点问题建议方案,组织审查项目建设技术方案,协调落实项目推进相关事宜,督促检查考核项目实施情况。
2.强化责任分工
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相互配合,协同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市发改委负责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市建委负责环城生态区六湖八片水生作物区、“海绵城市”和“宜居水岸”工程建设,市环保局负责水污染防治,市农委负责农村养殖业及种植业污染防治,市经信委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工作,市规划局积极配合中心城区中水利用实施方案的落实、有关专项规划的制定,市教育局教育引导中小学生 “爱水、惜水、节水、护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水文化有关工作。
3.强化督查考核
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重大工程目标考核,由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水务局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功能定位,建立差异化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增加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城乡水生态风貌建设、水文化保护和传承建设等指标考核权重,按照年度目标及进度计划,对相关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实施目标绩效管理。
4.强化投入保障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资金需求量大,通过拓宽渠道,广泛筹集资金450多亿元。一是争取上级支持。按照国家和省重点开展的水利项目建设计划,策划、包装、储备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补助。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存量资金,新增财力、地方政府债券和水利基金优先用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市级财政对项目的水利工程直接投资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二、三圈层区(市)县补助,推进项目建设。示范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按年度建设计划逐年安排。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投入新机制,加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入,并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四是加强资源配置。对依法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或者建设用地使用证的土地,通过区位调整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优化配置资源,积极争取市场资金投入,发挥市场经济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责任编辑 张金慧
TV+X171.4
:B
:1000-1123(2016)19-0034-04
2016-09-28
阳昌寿,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