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
有时候看汉学家解诗,会让人产生莫可名状的喜感。莫砺锋先生曾撰专文,指出美国宇文所安在其著作《初唐诗》《盛唐诗》中存在令人难以接受的“读法”,包括对字句的误读、对诗意的曲解以及因历史知识欠缺而导致的论断失据等。如卢照邻《早度分水岭》“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宇文氏把“新沐者必弹冠”即入仕做官,理解成了“去官”之意,意思全反了;又如杜甫《江汉》“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把一个熟典“老马识途”的主角,当成了“年老的官员”;再如杜甫《戏为六绝句》“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将嗤点庾信词赋的浅薄“今人”,曲解为后生可能会超过古人。除了这种明显的误读之外,莫先生还指出了宇文氏的另一种失误,即对诗意求解过深,对诗的字句做了过分复杂的推敲,从而流于穿凿附会。如宋之问《陆浑山庄》中间二联“源水看花人,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莫先生认为,一个中国读者读这几句诗,直觉感受到诗中幽美之境、自得之情,无须乎寻找句中曲致、言外之意。可在宇文氏眼中,此诗大有深意:“看”与“采”相对,“人”与“行”相对;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未置身于自然界之中,后者则是人与自然的相互行动。因此,诗中的“花”与“药”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花”象征着“短暂的美”,“药”字则意味着用来调制“长生不老药”。类似的穿凿还存在于对诗人戏语的误解上。唐代诗人皎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皇甫冉、刘长卿等大历诗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皎然的意思是说皇甫冉等诗人皆居住在江南,其诗作多模山范水、流连光景之作,所以气格卑下。“窃占”云云,实际上是戏言。宇文氏却把这一个词语理解为皎然“指控”那些城市诗人蛮横地“侵占”了本地诗人的文学风景。莫先生指出,中国文人作文历来就有亦庄亦谐的特点,倘对戏谑之语都正面理解,一定会出现“严重的误解”。还有一点,因为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从而影响了对诗人及其作品的真实理解,这在宇文氏的著作中也不少见。比如,莫先生指出《盛唐诗》中论述李白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入永王李瞞军队事:“玄宗退位之后,肃宗命其弟永王任长江下游地区长官。”但是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马嵬事变发生后,太子李亨被军民遮留,玄宗自引人西奔。李亨在宁夏灵州继位,玄宗并不知此事,仍于赴蜀途中下制令命诸王分领天下兵马。所以实际情况是永王领军东下确为奉玄宗之命,而肃宗则视之为叛乱,发兵征讨。由此可证,宇文氏所说违背史实[1]。
无独有偶,近几年因着犀利批评中国当代文学而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顾彬,原系研究中国古典诗歌起家,其皇皇著作《中国诗歌史》业已翻译成中文出版[2],内中亦不乏与宇文氏相近的“读法”。试举几例。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顾彬释“倾国”为“使国家的存在成了问题”[3]。其实,“倾国”并不是一个生僻词,在汉语中它与“倾城”相连来形容绝色女子,作为一个典故,也非僻典,《汉书》描述李夫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为人所熟知。同诗“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释“马前死”为杨玉环“并非死于马蹄下”[4],把“马前”理解成了马蹄子,意思是说,杨贵妃并不是被战马踩死。马蹄与军前,其意义差距岂可以道里计。再如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释“东风”是“从南京刮来的风”[5]。王仲闻先生《南唐二主词校订》据马令《南唐书》卷五,此处“东风”又作“西风”[6]。詹安泰先生《李瞡李煜词》亦据马令《南唐书》注“东风”又作“西风”,并解释道:“‘东风本来是泛指春天,因为上面用一个‘又字,是说明冬去又春来,一年又开始,所以应该是正月。”[7]可见,把“东风”释为“从南京刮来的风”,属穿凿、臆想。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这是一组名篇,其中第三十一首“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系各种选本中选得较多的诗篇,顾彬释为:“工作按照性别和年龄来分配,这些人在田里耕耘,另外一些人待在家里,而年龄最小的则被安排去学农活”[8],未免有点煞风景,最后一句不仅童趣全无,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诗中老农反而涉嫌雇用童工。欧阳修名诗《远山》:“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就像上引莫砺锋先生所说,对一个中国读者来说,这首诗没什么难懂的,稍稍有点古典文学修养的人,立刻会由此想到民间所说的“望山跑死马”。但顾彬对这首诗做了颇为复杂的解释,他说,诗中提供的信息极其简单,就是“所有东西都有很多方面”,这些方面要适合的并不是东西(山)本身,而是观察者的立场,尤其要注意的是“运动的行为”。欧阳修在旅途上,他不断变换着位置,他看到的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这些山都坐落在人的世界中,它们有近有远,有高有低,总而言之:就像路途上所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东西一样,都很平凡”[9]。又如,欧阳修知滁州时所作《丰乐亭小饮》,当时他修建了一座丰乐亭,时与本地人同游其间。诗中有数句:“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人生行乐在勉强,有酒莫负琉璃钟”,即是一种实写,记录了自己春游时眼中所见情景以及因此生发的感慨:踏春的女子们与春花争艳,令诗人禁不住感慨,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莫使金樽空对月。后一句也让人想起李白的慨叹。顾彬解释道,这首诗不单单表现了“在爱情方面十分挑剔”的欧阳修对当地女士们“十分迁就”,它还具有“一种哲理”:“虽说春天很可能姗姗来迟,但它却使桃树和杏树鲜花盛开。时节尚未到来;诗人知道这一点,‘看花游女却‘不知。既然她们不知道这种区别,所以也就感觉不到‘丑。她们自得其乐。她们不在规定时间之内。就连她们的打扮和她们的装腔作势都在规定时间之外”[10]。将这段实在有点言不及义、让人怀疑翻译本身存在问题的句子勉强概括,大意为:诗人知道广被世界的“造化”与人间时令季候的关系,所以他能“迁就”不知二者关系的无知游女,并宽容她们的“装腔作势”和“不知丑”。其实,细品诗意,所谓“不知丑”乃是戏谑、善意的说法,甚至可说是另一种赞美。游女与花,本就构成了相互映衬之景,顾彬却把这些快乐欢笑的女性解释为极可厌的因素———简直就是“规定时间之外”的自在之物了。再如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是一个千古名句,“消魂”一词却被解为:“这个双音词所指不仅仅是内心沮丧,其实它所代表的是在死亡那一瞬间出现的、灵魂与肉体的分离。”[11]
正如莫砺锋先生所言,如此的“读法”确实令人难以接受,把优美的意境、充足的诗味,稀释得淡薄,以至于无;或者穿凿过深,解释成全然不相干的另外意思。有趣的是,出现问题的地方绝非难度极大的词语、句子等,恰恰是一些看上去简单、常见的词句。这些常见常用的词句,包括已经日常化了的典故,皆寄寓着中国人共同的审美情感、情趣,心有灵犀,一点便知。没有哪一个中国读者会将“消魂”与死亡联系起来,也没有人会从“倾国”一词联想到动摇国家,而汉学家们往往在看似简单的地方用力过猛、钻研太深———尤其表现在隐喻、象征等方面,而且最后的结论往往十有八九要导向宇宙、天地、生命、死亡、历史等大题目上,这已经成了一个基本模式,翻开那些汉学家谈诗的著作,概莫能外。顾彬的这本专著更是如此。试再举二例。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诗,顾彬释第三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说,诗里的山与水、光与暗体现着“阴”与“阳”,“从广义上讲,往上或往下所暗示的是天和地”,鸟属于空中的领域、上天的领域,所以“悦”代表的生之欢乐以及享用现在事物的乐趣亦属于天空;同时,它也有尘世的一面,即作为“阴”的影子“从广义上讲掉到地上”。而诗中的那个人“他作为观察者,属于大地”,他被拖入另一个领域,“这个领域用暗语‘空来显示。这种情况把他拖进上天,变得长生不老……”人要从“对立”中,借助“内心自由”,“助长”一种高尚的儒家或道家的真理[12]。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中有一节专谈此诗,他认为这首名诗仅仅从正面描写了一所冷落岑寂的山中古寺,“没有寓意,因而只是赋体,没有比兴”;鲍照、谢灵运创始山水诗以来,到唐代已形成山水风景诗一派,这派与陶渊明田园诗完全不同,陶诗写自己的人格,对农民和田园生活有同情、怜悯,但山水诗基本上是客观描绘,而且以创造秀句、佳句为风气,有时先有一联好句,然后再凑成一首诗。施蛰存先生把常建诗置于山水诗发展的大背景上,令人信服地指出:常建诗是“纯客观的描写”,没有教育意义,也没有什么启发,“只是冷冷地勾勒几笔,描绘出一个山中古寺的幽寂境界”,这便是它的主题。颈联意为“清晓的山光使鸟雀都感到喜悦,澄澈的池塘使人心也同样空虚”[13]。看不出有什么天地阴阳、儒道真理的意思在内。再如李白《将进酒》,顾彬以“悲”为此诗“真正的话题”,这个话题在尾联用了“愁”字:“‘万古愁指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生中充满忧愁,而且还同时指悲伤的历史性,按字面意思来说,‘万古以来就悲伤,就是说,自有历史以来就有悲伤”[14]。“万古愁”不过形容愁绪的深广,与历史以及自有历史便有悲伤实在关系不大。———顺带一句,《中国诗歌史》的翻译或许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句子时显别扭、滞涩,也明显有着割裂、删削,上下文间缺乏连贯。
用力过猛、穿凿太深,又常常向性的主题上靠过去。这也就是鲁迅早已指出的有些“研究中国的外国人,想得太深,感得太敏,便常常得到这样———比‘支那人更有性的敏感———的结果”。鲁迅所举的例子,乃日本人安冈秀夫《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安冈氏说中国人嗜笋,且想象其挺然翘然的姿势,可证这是一个好色的民族[15]。这种“想得太深,感得太敏”的思维模式,在《中国诗歌史》一书中亦有所体现。如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清人王!等注此诗意“眼中方见花开,瞬息日暮,旋见其落,以见容华易谢之意”[16]。顾彬则解为以鲜花和草茎比喻女性的脸庞,用一个迫不及待的男性求爱者比喻春风,并引用了他本国两位同行关于结尾两句的观点:一个以为显示了“由于爱而自我毁灭的行为”,另一位则认为春风实施了单方面的暴力行为———“花落象征强奸”。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顾彬解释说,这个东风“也是男人要在女人那里待下去的路径。如果在这条路上得不到满足,就连这个女人也会在其本性和可能性方面受到限制”。再如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顾彬根本不顾及中国学者的注解,他竟然认为这首诗的“名声”要归因于“对话形式”和“妻子的性感能见度”。第一句就解错了,既然“独”被释为“没有我”之意,那么,“对话形式”如何能成立呢?其实,全诗结构就是杜甫一人想象———“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想象妻子亦如自己一样独自看月。顾彬认为颈联表现出杜甫违背了向来的创作习惯,把诗句本应针对的历史、社会或政治事件,转折了那么一下,“献给了个人私事———一种性爱渴望”,也即诗句要反映的并不是给人民造成了痛苦的战乱,“而是对家里的小孩和个人的性要求”[17]。萧涤非先生解释道,此时杜甫与妻子死活都很难料,故才有何时能双双隔着薄帏一同看月的愿望,让月光“照干”泪痕,实际上要表达的正是“今夜泪痕的不能干”[18]。顾彬只盯着“云鬟”“玉臂”,忽视了“双泪”蕴含着的悲伤,一个劲儿直奔性主题。在阐释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一诗时,顾彬将“重帏”当作“肉体结合的象征”,那么,《月夜》中的“虚幌”(薄帏)这个意象,也肯定暗示着杜甫对妻子的“性要求”了。此种阐释真要杀掉诗美和诗味了。
顾彬的阐释表面看起来,有时充满了主观性、随意性,实际上胸中横亘着一些现成的概念和术语,比如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宇宙、本体、宗教、生命、个性等,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中的阴阳、乾坤、气韵、神思等,中西混杂,交替使用。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序言中有语:“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汉学家们释读中国古典诗歌,倘有贡献处,可能既不在于规规矩矩接着以往古典研究者路子往下说,亦不在以其本国某种理论往上套,而是于“心理攸同”基础上,阐释出文本中存在着的令彼我均感心动的意蕴。人性多相近,艺术超越界河,当寻找到共性因素时,定会引起同感和共鸣,殆无可疑。
注释
[1]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119页。
[2][德]顾彬:《中国诗歌史》,刁承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同[2],第215页。
[4]同[2],第217页。
[5]同[2],第296页。
[6]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页。
[7]詹安泰:《李瞡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5页。
[8]同[2],第325页。
[9]同[2],第273页。
[10]同[2],第275页。
[11]同[2],第343页。
[12]同[2],第16页。
[13]《施蛰存全集》(第六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154、155页。
[14]同[2],第147页。
[15]《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16][清]王琦等:《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第86页。
[17]同[2],第230、244、180页。
[18]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