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明明 黄卫平
互联网时代中美双赢未来展望
赖明明 黄卫平
21世纪是互联网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是中美关系,21世纪互联网时代中美关系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是关乎全球利益的重大问题。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美共享式发展,以及中西文明在碰撞中融合三大因素,奠定了中美合作共赢关系的基本轨迹;同时,分析了中美博弈的三种模式,得出的结论是:建立新型中美关系的要点是角色定位清晰,美国要发挥“火车头”作用,中国要发挥“稳压器”作用,互联网对于巩固中美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美网络空间的合作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时代能缔造中美双赢的未来与全球共赢的未来。
中美关系;博弈;双赢未来;新型大国关系
赖明明 经济学博士,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媒经济学、互联网经济、网络空间治理。
黄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富布赖特高级学者,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也是太平洋的世纪。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国。[1]基辛格(2015)[2]认为,中美两国都正经历着根本性的国内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将会导致两国的竞争,还将产生一种新形式的伙伴关系,这将对21世纪世界秩序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是中美关系。对中美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客观,理性,历史”的观察视角是关键。
首先,要求客观地看待中美关系。基于不同立场与利益,对于中美关系有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结论,这都不足为奇,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结论所能准确诠释。
其次,要求理性地看待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既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又远远超越了国际关系研究的领域,对中美关系的研判,必然涉及对中美各自经济制度、政策、发展,乃至政治、文化、社会的综合研判,因而,中美竞合的主战场不在国际舞台,而在国内经济。中美外交军事竞合的背后是经济的竞合。
再次,要求历史地看待中美关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同盟到“9•11”之后的全球反恐,以及2008年之后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历来中美合作则双赢。
但是,随着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二,围绕修昔底德陷阱[3]的争论,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中美可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中美应加强合作,实现双赢的未来。基辛格、李光耀、蒙代尔、斯蒂格利茨、萨金特……无论是政治明星,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有人在。斯蒂格利(1999)[4]一直对中国经济前景寄以厚望。美国《华尔街日报》(2004)[5]对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问卷采访显示,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看好中国经济现在和未来,科斯认为中国将在75年后超越美国和欧盟,马科维茨认为美国的“自由市场”是最好的政策,其次是中国,格兰杰认为75年后的经济实力排序应当是美国、中国和欧盟,索洛认为中国按经济总值算第一,按人均第一是美国。对于观察者而言,世界头把交椅何时在中美之间交换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对于来自中国的学者,似乎并不关注中国是否超越美国,研究的重点落在中美是否成功携手实现和平共处。黄卫平(2012)[6]认为中美应该、且能实现双赢的未来。金灿荣认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是绕不过的坎。[7]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美难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竞争必然导致冲突。在此观点之下又形成了两种论调。第一种论调是“中国崩溃论”,2001《中国即将崩溃》一书走俏欧美市场,该书断言“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时间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十年过去了,所谓预言变成了谎言。2011年章家敦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发《中国即将崩溃:2012年版》,断言中国经济繁荣是虚假的,中国经济将陷入日本式持久经济衰退,甚至崩溃。第二种论调是“中国威胁论”,主张美国围堵、打压中国,通过缔结军事同盟,鼓动中国周边国家在南沙、西沙、钓鱼岛与中国直接对抗。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似乎也反映了这种论调。2009年国情咨文中提到四次中国“威胁”、四次中国“挑战”,2010年提到三次“挑战”、一次“威胁”,2011年提到三次“挑战”,2012年提到四次“挑战”、四次“威胁”。
对于中美关系并不需要统一认识,不同的观点恰好体现了21世纪互联网时代多元化的特点。“中国崩溃论”与“中国威胁论”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也不会造成真正的威胁——这些论调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了。如果愈是在意它,愈是企图封杀它,那么这些观点就愈有市场。
中美关系难免不受到各种杂音的干扰。但是正如人类的理性最终会战胜感性,对于中美关系的理性态度一定会占据主流。中美关系从来不会随心所欲发展,三大因素共同决定中美关系的运行轨迹。即:(1)世界政治经济格局;(2)中美共享式发展;(3)中西文明在碰撞中融合。
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两级冷战格局宣告结束。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出现了一个似乎自相矛盾的格局,一方面越来越分散化、多极化,另一方面越来越紧密化、越来越全球化。前者是由于以中国为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后者是由于世界正在互联网化。进入21世纪以来,宽带、4G、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共同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与商业模式,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新特点体现在:
(一)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冷战结束以来,以美欧为中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并形成以美国为单一引擎的单循环世界经济体系。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力量发展转变的起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中的“剪羊毛”现象[8]被发展中国家普遍诟病,要求改变与完善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
2001年美国“9•11”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股灾及在阿富汗、中东持续的地缘冲突升级,从另一个层面让以中国为首坚持和平发展理念的新兴经济体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助推器”、“推动器”。201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中,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比重达到51.6%,首次超过50%;2012年全球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占全球GDP总和第一次超过全球GDP的50%;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2013年1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2013年预计全球GDP增长率为3.5%,发达经济体预计1.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5.5%,世界出现了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即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明显慢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海啸再次冲击世界经济秩序,为了化解危机,1999年在德国柏林设立G20峰会,该峰会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新兴经济体组成。G20峰会的成立标志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945年,美国GDP相当于资本主义世界的60%。2013年,金砖五国[9]的经济总量已达美国的93%,其中仅中国的经济总量就达到美国的54.6%。中国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外储大国与贸易大国。
表1:金砖国家2013年GDP占世界总量比重
2016年6月7日,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1月份预测的2.9%下调至2.4%;新兴经济体国家预计增长3.5%,其中,2016-2017年中国增速预期分别为6.7%和6.5%,印度增长预计分别为7.6%和7.7%。由此可见,尽管增长放缓,但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超过全球平均经济增长1.1%,依然是全球经济重要的推动力。
(二)全球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互联网+”超越科网股泡沫陷阱成为新经济领头羊
1999-2000年,全球股市曾迎来一波疯狂的科技网络股行情,千禧之年庆典的余温还在,全球股灾就已经发生了。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数到达5048.62高点。随后,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最低跌至1108点。全球互联网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股市泡沫不能阻止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当一部分人谈“网”色变之际,另一部分人却开始了互联网创业。以美中为龙头的互联网创新者、创业者正在行动。2015年美国《商业内幕》FACEBOOK、微软、苹果、IBM、谷歌等16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入围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前50家公司之列。中国互联网公司腾讯、华为、阿里、京东、乐视、联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骨干企业。2015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20强排名,美国以11家占首席,中国以6家占次席。
美国互联网高科技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对2010年9月30日-2016年6月13日同期纳斯达克指数(图1)与道琼斯指数(图2)的走势进行比较显示:1、道琼斯指数从10318.68点上涨至17732.28点,上涨幅度为72%。纳斯达克指数从2235.16点上涨到4826.37点,上涨幅度为116%,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明显超过道琼斯指数;2、鉴于纳斯达克主要覆盖美国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两大指数同期涨幅的差异从一个侧面显示美国互联网高科技行业的增长大大超过传统行业的增长。
图1:纳斯达克指数走势(20100930-20160613)
图2:道琼斯指数走势(20100930-20160613)
中国互联网高科技经济发展势头同样喜人。201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态势暨景气指数报告》[11]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营收达7500亿元,同比增长46.6%。2016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发展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分别为105.9、105.8、105.1,环比分别提升0.25、0.91、0.86个点。景气指数测算表明,中国互联网行业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截至2015年12月,全球网民数量达到31.74亿接近全球人口数的50%,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88亿,历史性地突破了人口数的50%。[12]人类社会正在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
对比科网股泡沫破灭前后两个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在科网股泡沫破灭前,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科网股泡沫破灭之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其他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结合,创造了新的通讯方式、新的阅读方式、新的购物方式,以及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互联网+”。
随着美国信息技术革命、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从工业文明到互联网文明的人类历史第三次浪潮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在互联网平台上将不同时代的文明、以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明重新洗牌与组合,将人类文明的“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更有效的配置,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以及澎湃向上的推动力。人类文明正在进入互联网文明时代,互联网文明不是对人类既有文明的否定,而是“互联网+人类文明”,呈现创新与加速发展的态势。互联网不仅堪称技术革命,而且堪称文明革命。
综上所述,世界格局出现了新变化,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出现了互联网革命。国际大背景更加有利于和平与发展。
中美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经济关系之一。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旅游、文化交流对两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中美合作是双赢的选择
中美合作是双方民间、企业、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首先,从民众的生活观察,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使美国民众得到了很大实惠,降低了美国家庭消费成本,间接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沃尔玛商场等美国品牌也已经成为中国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其次,从企业层面观察,美国进口中国产品拉动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中国市场也是美国企业海外利润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再次,从宏观经济观察,中美合作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促进了就业、增长、城市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中国购买美国国债,降低了美国利率,使美国深受其益。
(二)中美贸易投资互为依存
中美贸易依存度与投资紧密度日益上升。在贸易方面,2015年美国从中国、加拿大进口货物金额分别为4818亿美元与2951亿美元,中国已经取代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13]在投资方面,尽管中国从来都不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目的地,但是,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增长迅猛,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135亿美元,同比增长60%~70%。2015年,中国在美国的收购、新业务和扩张已经增加到逾150亿美元,比2014年上升近30%,创纪录新高。2015年底,在美的中资关联公司数量超过1900家,被中国相关公司雇用的美国人的数量上升了12%至9万人。[14]
(三)雁型模式与温特制将中美产业捆绑在一起
首先,中国通过雁型模式成为“世界工厂”。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的经济跑道上演着产业跨国转移的接力赛。参赛队员依次是:发达经济体日本→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即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东盟四国,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中国、越南等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以阶梯式产业转移为特征的雁型模式中,引领雁阵的雁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国手中夺过“世界工厂”桂冠的日本。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从日本手中接过“世界工厂”的接力棒。在东南亚经济体的生产体系受到重创的情况下,美国的订单落向了中国。而当时中国自身的生产能力不足以完成海量的订单,怎么办?华尔街发挥了金融的基本功能,外商直接投资纷至沓来,带来了资金、设备、技术,于是中国成为了新任“世界工厂”,从此嵌入全球产业链。中国过剩产能的形成、经常账户的顺差,以及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客观上也与美国垄断资本全球配置资源有关系。
其次,美国通过温特制成为全球产业的火车头。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标准为核心的温特制新型国际生产方式逐渐形成,温特制下的全球生产网络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新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必须依靠跨国生产体系,迅速完成全球市场扩张。20世纪90年代,美国按照温特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且政局稳定的中国成为该生产体系的委托加工(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OEM)基地,在温特制下真正掌握全球经济发动机钥匙的是美国,OEM是跨国公司的附属,生产什么要根据跨国公司的订单,如何生存要采用跨国公司的技术与标准,开始生产要依靠跨国公司的资金支持,生产出的产品要依托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
(四)中美文化教育交流有着坚实的民间基础
中美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文化体。中国承载着东方文明,美国承载着西方文明。两种文明之间虽然存在差异,同时也有着更多的共性。
虽然美国建国历史不长,但是,美国作为西方文化守望者与传承者,与上下5000年的中国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美对自己的文化不仅具有自信,而且互为欣赏。在中国近代这段苦涩的岁月中,只有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与老牌西方列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愿意把赔款用于兴建大学。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打败了日本法西斯。
中美民间在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流。美国是海外华侨华人聚居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中国学生海外留学与游学的首选目的地。《2016国际游学白皮书》显示,美国是最受中国人青睐的游学目的地国家。在参加过国际游学的人群中,51.2%的中国人选择美国作为自己的目的地,在尚未参加过游学,但有意愿游学的人群中,也有57.9%的中国人将美国作为自己的首选目标。
迄今,中美已经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民间交流渠道。其中,2010年正式成立的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是中美合作的重要平台,2016年6月7日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共签署12项合作协议,达成涵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妇女及青年等领域共计158项成果。
综上所述,中美合作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产业结构互补、经济互为促进是中美合作的基础,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是中美合作的润滑剂。中美关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合作的基础坚实,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5]建立以来,战争历来都是新兴国家与传统国家竞合的宿命。随着21世纪中国的崛起,中美两大国之间能否打破修昔底德魔咒,这不仅考验着两国政治领袖的智慧,而且也是衡量中西方文明优越性的标准。
(一)西方传统的文明观倾向冲突论
冲突论认为竞合的结果必然导致战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主要包括如下三种类型的冲突。
首先,是经济利益的冲突。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他强调,国家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殖民与对外扩张的动力,把国家的经济利益作为国家利益的核心是现代国家的特点之一。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安全利益和外交利益等共同构成国家利益的有机整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全面的国家利益观。
其次,是意识形态的冲突。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说,被称之为铁幕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呼吁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
再次,是文明的冲突。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6]一书中提出了文明冲突论。文明冲突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美苏冷战以来,决定世界格局的是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拉美文明,还有非洲文明,世界冲突的根源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决定世界的走势。
(二)中国传统的文明观倾向和平论
与西方冲突论截然相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先哲们就阐述了和谐与和平的理念。《论语》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老子提倡“道法自然”,主张社会和谐。董仲舒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治国理念,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从自然和谐到社会和谐,到国家和平,再到世界大同”的发展史,“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治国理念的现代表达,这也构成了当代中国处理国际事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内涵。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尊重文化多样性四项原则。[17]这四项原则分别是,一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二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三要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四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形象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论。
综上可知,中西对于文明冲突的研判不同。西方的冲突论与中国的和平论之间存在差异,中西文明碰撞过程也是文明交融的过程。尽管难以预期碰撞持续的时间,但是,可以断言,西方冲突论与中国和平论点碰撞的结果必然是人类理性占据上风,和平论取代冲突论成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普世价值与准则。
之所以得出如此肯定的结论,是因为西方精英阶层对于冷战的认识回归理性。1989年在苏联解体之前,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宣称并预言西方会在冷战中胜出,西方自由民主作为人类最终形式和最高阶已经得到历史的确认。“历史的终结”不仅被随后的历史发展所应验,而且成为西方对冷战理论总结的共识。
对于福山“历史的总结”,在西方一直存在争议。法国政治学家多米尼克•莫瓦希(2011)[18]认为,历史终结论完全是一种傲慢和轻率的反映。郑永年(2015)[19]认为,历史永远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历史是终结不了的,普世价值是带有侵略性的政治口号,并在世界各地酿成灾难后无法收拾。
值得庆幸的是福山的思想也发展了翻转。近20多年以来西方经济连绵不断的危机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之间的强烈反差促使西方理性的学者反思。2012年福山用《历史的未来》修正了《历史的总结》的观点,他认为支撑自由民主的中产阶级正在衰落,西方在意识形态上走进死胡同,呼吁反思西方自由主义,批判所谓自由市场与小政府的理念,改革社会和政治体制。
从“历史的终结”到“历史的未来”也反映了西方知识阶层对西方民主的反思。这种反思不是对西方民主的否定,却能破除对西方民主的迷信,引导西方民主制度回归理性、包容发展的轨道,这种转变在国际关系领域必然推动冲突论向和平论靠拢。
世界因素、中美因素、文明因素共同确定了中美关系运行轨道。随着中美经贸合作、文化往来不断深化,中美关系升级版——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命题被提了出来。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提出了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20]2014年11月,在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再次从6个重点方向阐述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原则。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代表着用新思维、新眼光、新角度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国际舞台是国家利益博弈的舞台。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也是中美双方博弈的过程。博弈的结果与策略的选择有关,策略的选择与对角色的定位有关。对于21世纪互联网时代中美两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博弈分析的结论是:
(一)中国对在中美关系的角色有着清晰的定位
“不冲突、不对抗”的核心是和平,“相互尊重”的本质是平等,“合作共赢”的要点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冀望新型大国关系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明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破修昔底德魔咒,抛弃新兴大国和传统大国相互猜疑、对抗、冲突的宿命,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和平共赢的新路。
(二)美国对在中美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存有模糊
与中国在中美关系上的清晰角色定位比较,有时显示出对中美关系的极端重视,有时又做出不利于中美长期稳定合作的事情,对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态度暧昧,甚至不积极。美国官员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极少主动谈到“新型大国关系”,而且含义与中方所表达的似乎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耐人寻味。[21]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认为,美国接不接受新型大国关系这种说法不重要。[22]
显然,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美国在政策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国内对抗论有市场,单边主义色彩突出,未放弃拿意识形态分歧说事;在亚太事务中,鼓动菲、越在南海问题上纠缠不休,怂恿日本非法盘踞钓鱼岛,这些都表明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依然未放弃山姆大叔惯用的“胡萝卜”+“大棒”。“胡萝卜+大棒”政策针对小国或许有效,针对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必然无效。
(三)互联网有助于防范中美擦枪走火
中美都是互联网大国。截至2015年,中国网民超过人口总数一半,美国网民接近人口总数85%,互联网将中美每个角落广泛的连接起来,汇集各方言论与智慧。虽然网络言论难免夹带民粹主义与极端倾向,但是网络的普及化利大于弊。中美贸易、投资、金融、文化、教育、旅游被网络更密切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维护中美合作共赢的正能量,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一方面消除了因信息闭塞导致产生法西斯主义与专制集权的土壤,另一方面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引起大国冲突的概率。
当前,美国掌握着几乎所有互联网核心技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市场,中美两国在互联网领域合作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中美之间已经建立了多层次、广泛的沟通交流渠道。虽然中美由于国情不同,两国在互联网安全等问题上存在认识分歧,但是,正如路易斯所表示,美国需要意识到现在的互联网是世界的互联网,需要新的全球管理,而不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网络空间,彼此尊重对互联网治理模式的选择,这是中美网络合作的方向。
基于对中美在中美关系中角色定位的判断,尝试建立中美大国博弈模式。在此博弈模式中,用中美在中美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代替博弈的策略。
表2:中美大国博弈三种模式
中美博弈存在三种模式,但选择何种模式是“既定”而非“随意”,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当前中美博弈选择的是中策博弈模式。这虽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不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却是现实的选择。双方摩擦与分歧难免,却可控。在贸易、投资、金融、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能谋求共享式发展。
其次,中美博弈从中策博弈模式升级到上策博弈模式。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这种转变不仅需要政治家的智慧,需要扩大双方共同利益,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更需要调整好心态与推动文明的融合。没有时间句号的漫长过程其实佐证这种理想模式不过是国际关系中的乌托邦。尽管如此,理想总是一把标尺。如果美国也能像中国那样清晰定位在中美关系中的角色,那么,双方一定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美国在中美关系中角色定位的日渐清晰,相信中美关系能更加平稳、更加健康。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关系依然长期看好,大有潜力可挖。
再次,中美博弈从中策博弈模式滑落到下策博弈模式。对于中美关系,中国的原则是“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就是说中美合作越多越好,“下要保底”就是说两国不能有冲突,不能打冷战,不能打热战,更不能打核战。加之,由五千年文明滋养起来的、致力于和平的中国,文化中没有侵略扩展的基因,中国清楚在中美关系中的角色与目标,就是想让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好一点、世界和平更多一点。对于美国而言,英国丢掉世界霸权的案例摆在面前,两强对抗必然两败俱伤。恰如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以战败告终,胜利的一方英国也大伤元气,被迫将世界霸主拱手让位美国。在战与和之间,理性选择是后者。因此,中美关系断然不会滑落到下策博弈模式。
中国要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策略,对内要注意防范民粹主义泛滥与激进思想横流,对外不回避中美矛盾,也不激化中美矛盾,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策略应对中美之间的竞合与博弈,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中美要建立管控分歧的机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与利益不尽相同,分歧存在难以避免。有分歧的中美关系,反而是真实的中美关系。有了分歧并不可怕,关键是中美应以负责任大国的理性态度看待分析,勿让小的分歧酿成大的冲突,以务实的态度建立中美对话沟通协调机制与管控机制,坚持求同存异,中美两国关系就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扰。
第二,中美要倡导换位思考的文化。一方面美国应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勿对中国的人权、民主妄加指责与干涉;另一方面中国应冷静看待中美关系的不和谐杂音,美国国内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对于部分政客在中美关系中的极端言论,不仅没有必要针尖对麦芒,反而应以“有容乃大”的大国气度化干戈为玉帛。另外,也应给予美国在历史转折点上有更多的思考与准备时间;同时,要坚信推进中美合作与友谊的理性力量最终会成为主导中美关系的主流。
第三,中美要不断扩大双方共同利益。深化两国在气候变化、发展、反恐、防扩散、网络、反腐、维和、执法、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中美对话机制,夯实中美合作民间基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双方共同利益必然要求减少对抗,加强合作。
第四,中美要加强在互联网空间治理的合作。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中美关系可以划分为现实空间下中美关系与互联网空间下中美关系两个层面。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让中美民间声音能通过网络抗衡个别政客的极端言论;同时,互联网+中美坚实的民间合作与互信基础也减少了中美发生冲突的风险,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动中美经济合作,以及稳定中美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展中美网络空间的合作领域。
第五,美国要扮演好“火车头”主角。虽然美国经济面临其自身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领跑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首先,从GDP总量看,2011年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9.98%,日本占8.36%,德国占5.18%,英国占3.54%,美国则占到21.51%。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虽然相对于2009年的24.6%有所下降,但仍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其次,从人均GDP看,全球70亿人,中国和印度总共25亿,消费不到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13亿人口,消费3万多亿美元),而美国虽然只有3亿人,消费却达到了11万亿美元,美国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再次,从技术创新看,未来世界的创新依然要依赖于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一批伟大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正以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六,中国要扮演好“稳压器”角色。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实力快速提升,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压器”。同时,中国在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改革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主动承担起与自身水平相称的国际经济责任: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20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等,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倡导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如上政策建议的形象表述就是,中国不谋求
[1] 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国.中国广播网[EB/OL].(2012-02-13) [2016-06-16] http://china.cnr.cn/gdgg/201202/t20120213_509156819. shtml
[2] 基辛格.中国和世界秩序[J]. 经济导刊, 2015(6):100-105.
[3] 修昔底德陷阱的提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多半会走向战争。
[4]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构想中国第三步改革——斯蒂格利茨看中国的经济走势[J].中国经济信息, 1999(18).
[5] 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看好中国经济现在和未来.新浪网[EB/OL].(2004-11-03) [2016-06-15] http:// news.sina.com.cn/o/2004-11-03/08114123693s.shtml
[6] 黄卫平,丁凯,赖明明.双赢的未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 金灿荣, 赵远良.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条件探索[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3):50-68.
[8]国际金融资本势力先向某国投入大量“热钱”,炒高该国的房地产和股市,等泡沫吹大后再将热钱抽走,该国股市、房市暴跌,引发经济危机。
[9]英文单词为“BRICS”,特指新兴市场,分别代表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南非(South Africa)的首个字母。
[10]纳斯达克指数走势.新浪网[EB/OL].(2016-06-14) [2016-06-14]. 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usstock/ quotes/.IXIC.html
[11] 道琼斯指数走势.新浪网[EB/OL].(2016-06-14) [2016-06-14]. 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usstock/ quotes/.DJI.html
[12] 中国互联网行业景气指数报告发布:中国互联网行业仍保持高速增长.中国新闻网[EB/OL].(2016-06-08) [2016-06-14].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6-08/7897807.shtml改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是致力于同美国携手加强和完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中美国家利益、民众利益的最大化。缔造中美双赢的未来与全球共赢的未来是大概率事件,道路曲折,前景可期。
[13]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信办网[EB/ OL].(2016-01-22) [2016-06-14]. http://www.cac.gov. cn/2016-01/22/c_1117858695.htm
[14] 美国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商务部网[EB/OL]. (2015-01~12) [2016-06-14].
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110209. asp?news_id=48097
[15] 去年中企对美投资创新高逾150亿美元遍布全美.中金网[EB/OL].(2016-06-10)[2016-06-14]. http://news. cngold.com.cn/20160610d1702n72482641.html
[16]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而确定,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奠基石,是近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7] 亨廷顿, 周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2012.
[18]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新华网[EB/OL].(2014-09-24) [2016-06-1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 c_1112612018.htm
[19] 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徐向梅等译.民主与现代化:有关21世纪挑战的争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82-83.
[20] 郑永年.中国未来30年的任务.金融时报中文网[EB/ OL].(2015-12-07) [2016-06-14]. http://www.ftchinese. com/story/001065137?dailypop
[21] 习近平概括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华网[EB/OL]. (2013-06-10) [2016-06-1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0/c_116107914. htm
[22] 美国对“新型大国关系”提法为何不积极.大公网[EB/ OL].(2014-10-23) [2016-06-16]. http://news.takungpao. com/world/watch/2014-10/2799687.html
[23] 美媒:美国对共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态度暧昧.参考 消 息 网 (2014-12-14) [2016-06-16]. http://world. cankaoxiaoxi.com/2014/1214/596314.shtml
(责任编辑:李晓晖)
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如期而至。古老水乡的天光云影,和互联网智慧之光交相辉映。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人们将再度见证激动人心的场面,领略网络信息技术为现代生活注入的创新活力。
今年大会除开幕式、闭幕式以外,聚焦论坛、博览会、全球领先成果发布三大功能。
大会设置了16场论坛、20个议题,涉及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国际合作等前沿热点问题。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将集中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和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技术成果,300多家中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将各展所长。大会首次推出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将充分汇集和展示全球最领先、最前沿的一批互联网新技术新成果。全球1200名中外嘉宾云集,前沿的互联网思想理念和技术在此交汇。
The Internet age Chinese American win-win future outlook
LAI Ming-ming HUANG Wei-ping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the Internet is the most important bilateral relationships of china-us relations, pay more attention its direction.New worl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attern, economy and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are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fusion of three major factors in the collision, laid the basic path of win-win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t the same time, analyzes the three modes of the game.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o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sino-us relations i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clear their orientation, to play a role of "eng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will play a role of "stabilizer", the Internet for stabil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us relation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nd constantly expand the cooperation areas of the network space,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to create a win-win futur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global win-win future.
Sino-us relations ; Game, Win the future ; The new power relations
G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