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网络治理进入战国时代
随着互联网管理职能移交尘埃落定,这场淹没在大众视野里的互联网大戏有惊无险地暂告一段。此时距阿帕网正式开通已过了半个多世纪,美国一直独家掌控着互联网的命根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肯定是互联网发展史上重大的里程碑事件之一,也是全球网络治理最重大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从全球范围看,这场移交的最大蕴涵在于,多利益相关方模式(即多方模式)从此正式成为全球网络治理的主流模式,与我们熟悉的政府主导的传统国际治理模式(即多边模式),至少形成并驾齐驱、分庭抗衡之势。也就是说,新的游戏开始了!
全球网络治理的多方模式重在平等共识,类似我们的围棋,但博弈更加复杂,也更多奥妙。它的崛起,有着复杂的历史成因,起码迄今为止尚且行之有效。现实的因素是,这种理念贴近时代趋势,能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在实践中,多方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力”的弊端,所以适用性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既不是我们熟悉的一国一票和一人一票,也不是简单资本说话的一元一票;既不是简单的私有化,也不是我们熟悉的公有化和国家化,甚至不是我们熟悉的传统国际化。那么它究竟是美国政府自己绕晕自己的灵丹妙药,还是忽悠了中国、俄罗斯等期望与美国分权的各国政府的迷魂汤?总之,这是新的游戏规则,在简单或主观结论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其中的各种奥妙和玄机,才不致于陷入战略被动。
多方模式与多边模式,两者并不是“或”的关系,而是“与”的关系。对美国政府而言,这种“以退为进”的战术,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际社会对其独霸互联网控制权的诟病,也意在收复斯诺登事件失去的道德高地,但同时并未削弱美国在各个层面对互联网实质性的掌控,美国的先发优势,依然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和控制。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新起点,必须正视挑战,开拓视野,以高超的智慧参与规则设置和利益博弈,除了我们熟悉和擅长的政府参与形式以外,两手共抓,全面开辟“多方模式”的第二战线,才能逐步获得与我们网络空间实力相称的话语权,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也有自己的“特朗普”们,习惯于封闭式的孤立主义和斗争思维。排除这种高级黑的干扰,是我们需要时刻警惕和防范的。当然,亚投行的成功也告诉我们,面对美国利用先发优势的布局和设局,中国也不是只有一味追随的选择。在重大新技术变革和以发展中国家网民为主体的后网络时代,我们完全有能力展开新的议程设置、规则完善和形式补充。但是,无论如何,从此之后,除了政府部门之外,国内的民间智库、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学术机构以及个人,都将更多地走向前台,积极主动、锐意进取地参与到全球网络治理的大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