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对3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2016-05-18 02:06梁丹红黄换桂郭凤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

梁丹红 黄换桂 郭凤媚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内四科脾胃病,广东 东莞 523000



早期肠内营养对3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梁丹红黄换桂郭凤媚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内四科脾胃病,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肠外营养,观察组则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源性感染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源性感染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血清IL-6、CRP、内毒素及白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为25.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缓解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源性感染症状,促进相关指标恢复,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具有较高发生率,该症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危险性极高。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中较为关键,对症状缓解,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1],肠外营养支持可能导致肠道特殊营养物质缺乏,并使肠道黏膜萎缩。近年来,肠内营养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得到普遍认可,而多数学者表示[2],在发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有效控制肠源性感染,促进症状改善。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观察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3±3.2)岁,病程2~64h,平均病程(30.2±3.7)h。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4.6±3.4)岁,病程1~59h,平均病程(31.0±3.5)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3](①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②局部存在胰腺脓肿、坏死和假性囊肿等并发症;③血清淀粉酶水平高出正常值3倍以上,上腹疼痛;④影像学检查显示有急性胰腺炎变化);病程<72h。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妊娠期、哺乳期妇女。1. 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禁食并给予生命体征监测,通过静脉输液补足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并行抗菌、止痛及抑酸等治疗,患者出现明显腹胀感时,需给予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肠内营养,在胃镜或X线指导下留置鼻空肠管,保证管末端在屈氏韧带下15~20cm位置,置管后24h内,经加温器将肠内营养制剂均匀滴注,开始以500ml/d剂量,20~30ml/h速度滴注,在3~5d后逐步将剂量过渡至1500~2000ml/d,滴速90~120ml/h,营养制剂为百普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1028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肠外营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功能稳定后,通过深静脉置管,输注静脉营养液,营养液成分包括蛋白质(按氮量0.2~0.25g/kg·d)、脂肪(1.0~2.0g/kg·d))、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10ml/d)、葡萄糖(3~6g/kg·d))和微量元素注射液(10ml/d)。

1.3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及治疗后7d的IL-6(白介素-6)、CRP(C反应蛋白)、内毒素及白细胞水平进行检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清,IL-6以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CRP及白细胞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内毒素以凝胶法进行测定,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结果

2.1肠源性感染指标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肠源性感染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7d血清IL-6、CRP、内毒素及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表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d IL-6、CRP水平比较

组别例数 IL-6/μg/L CRP/mg/L 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前治疗后7d观察组3996.51±12.8147.13±7.36*143.42±25.4245.14±13.56*对照组3995.62±11.9761.46±6.98140.53±26.1575.31±16.78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d 内毒素、白细胞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为25.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属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发病后,在胰酶活化,炎症因子释放及氧自由基大量产生的共同影响下,可出现肠源性感染[4]。肠源性感染可导致患者肠黏膜受损,使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研究发现[5],早期进行肠内营养能够有效减少细菌移位,抑制体内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促进症状改善。有学者指出[6],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刺激肠道蠕动,采用鼻空肠管输入营养液,可保障肠黏膜营养物质的供应,减少内毒素移位的发生。相比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有效保护患者肠黏膜完整性,防止黏膜功能受损。另有研究指出[7],肠内营养还能对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营养异常代谢进行纠正,改善血供,有效促进上皮组织修复,维持正常肠道功能。

有文献表明[8],肠源性感染发生后,肠道内部毒素及寄居菌群出现移位,进入血液后引起炎性反应,同时使白细胞表达升高,因此,血清内毒素及白细胞水平对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诊断价值。当机体受到感染时,血浆中CRP水平会急剧上升,从而激活补体并加强吞噬细胞作用,其能够作为急性炎症或组织坏死的标志物[9]。IL-6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在肠源性感染中可反映感染严重程度。IL-6、CRP、内毒素及白细胞是重要的肠源性感染指标,对其进行检测,在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P<0.05),提示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疗效。且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预后,减少患者痛苦。有学者[10]对不同时间段实施肠内营养进行对比后发现,越早实施肠内营养,患者感染控制情况越好,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时实施肠内营养。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源性感染情况,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谭崇友,曹丹丹,覃雪莲,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时期肠内营养对肠源性感染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05-5207.

[2]徐昉,汪飞,周发春,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801-803.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1):50-53.

[4]伏文胜,崔玉静.不同时间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3):536-538.

[5]张鸣杰,张国雷,魏云海,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2,24(6):455-458.

[6]杨宁梅,申艳玲,王丽,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24):3616-3618.

[7]刘龙飞,肖帅,李峰,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不同时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5):263-265.

[8]何友钊,顾元龙,翟年宽,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自然病程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20):69-70.

[9]王玉,张泓.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3):250-253.

[10]肖帅,刘龙飞,孙鑫国,等.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5-47.

(收稿日期:2016.01.30)

【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73-02

猜你喜欢
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脑出血鼻饲患者家属对肠内营养安全认知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