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把“没有没有”挂在嘴上
一次,一位青年科员给我送一份征求意见的材料,我问他:“你看过了吗?”他说:“我看了。”我又问他:“你有什么意见吗?”他急忙说:“没有没有。”态度谦恭,意思是说“我怎么敢有意见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的心里不禁一凉。
我想,这位年轻人是错把“没有没有”当成了谦恭,以为不说是上策,或可能没想到领导会听他的看法。
和上级或者下属共同参与或经历某事,如果上级问你有什么意见或看法,这时候都是思考、提高和展示的机会,更是学习、请教和共享的机会,所以通常情况下,请不要随意放过。所谓的谦恭在领导那儿是不加分的,除非你没看过或不知道,这时你需要说明。即使领导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而你却有自己的看法,可简要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尽量具体清晰一些,有可能再加上自己的思想或思考的东西,能够给你的领导多一些东西。
习惯说“我不行我不行”
有一次,部门要召开机关党建经验交流会,希望我们支部重点讲一讲有关青年干部成长的内容。
要说青年干部成长,没有比青年干部自己讲更好的了,而且我们的青年干部个个都比较优秀。
随后有一位青年干部到我办公室送材料,我就对她说:“要开党建经验交流会,你代表支部发言吧。”
没想到她连忙说:“我不行,我不行!”看她那真切甚至还有点惶恐的神情,我就不忍心给她压力了。
在机关里,经常可以看到我刚才所说的这种情景。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很为青年干部惋惜,许多带有一定压力的好事,本来是青年干部学习提高和展示的绝好机会,只要努力,几乎没有做不好的,为什么许多青年都认定自己不行而推让了呢?
有人觉得要低调谨慎,不要总是“出头”,但上级领导往往不这样看,他推荐你,就是认为你能行,只是看你有没有决心和信心,只要有决心和信心,经过一定的练习和指导,很多情况下都是行的。
事毕不回复
一次,我亲口交代一位年轻下属给上级部门送一份材料。
到了该送到的时候,还不见回复,我没有催问,怕给他造成我不信任他的感觉。虽然没有联系他,但一上午老惦记着这件事,一直到中午在楼道里我看见了他,也不见他有回复的意思,于是我就问他材料送到了吗,他说送到了,还解释说要送交的那位领导同志不在,他就交给工作人员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及时回复我呢,他无语,我也无语。从这以后,我不再专门委托他去办哪怕很小的事。
对上级交办的事不及时回复,恐怕不是一个小问题。俗话说得好:“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质。”小事都靠不住,大事敢依靠吗?
开会前不到位
“会前不到位”是机关里常见的一种现象。
我经常参加一些司局或部门召开的会议,以协调会、座谈会听取意见为多。通常我会提前十分钟到会议室,但有时还看不见会议主办方的人,其他部门的参会同仁来了以后还不见主人,我们就有受到冷落的感觉。
有的只剩三五分钟了,才见到主办方有人到场,好像没有什么准备似的,会议显得松松垮垮,这种情形下,被邀请的人情绪很受影响,所以会议的质量和效果一般好不到哪里去。
客到主不见,实在不礼貌,给参会者留下的,只是冷淡应付的印象,往重里说,就是不尊重邀请的参会者,反映出主办方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德。
拖拉误事
一次,我让一位实习生复印几本文件,因为材料比较多,复印需要一两个小时,我对他说:“你抽空复印一下。”
话是这么说,我还是希望他能尽量快一些,但没有催他。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复印件还没有交给我,十天过去了,复印件还没交给我,我以为他要给我复印出个“刮目相看”呢,或是复印难度太大?好在上级没有要,那就再等等吧。
足等了半个月,那天上级要材料,我问那位小伙子:“复印好了吗?”他说:“没有,这些天帮助处室整理文件柜,现在马上复印。”这时,我的心里对他已经有看法了。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但孰轻孰重应有一个权衡,有一个安排。但领导交办的事,通常都是重要的事,虽然领导没有强调快办急办,那是需要你自己斟酌掂量的。
当场声辩
注意,我用“声辩”,而不是“申辩”。
一次,我们召开全司会议,内容比较重要,结果有一位干部迟到了十几分钟,我当即批评他:“这么重要的会议怎么能迟到!”他当即声辩:“公交车出了故障,路上又堵,本来应该不会迟到的。”
看到他自感委屈的神情,我的批评更严厉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迟到!”结果很影响会议气氛。
但凡当场声辩,通常都有一些原因,有时还很有道理,但这个道理是大道理还是小道理,我们很少考虑。有些人就事论事,认为只要有理由,就可以当场声辩,可能还没有想过,有没有理由和当场是否声辩不是一回事。当场声辩的本质是不服管理,而不是有没有道理。潜意识中的不服管理就会在有一点所谓的理由时表现出来,不服管理就不是小问题了。
开小会
一次我在直属单位的职工大会上讲话,讲着讲着,突然看见有两个青年在交头接耳,我的思路一下中断了,停了两三秒,那两个人还没觉察,继续开小会,我不得不当场制止了他们。
事情不算大,但毕竟对讲话和会议会有一些影响。
开小会,谁没有开过小会?但这些年我经常坐主席台,才知道原来台下的任何动静都能尽收眼底。哪里有个“风吹草动”,即使是上百人的大会,也能感觉得到。如果我正在讲话,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小型会议,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小会上开小会,简直就是对讲话人的轻视和挑衅。如果一两句也就算了,三五句或更多,少则影响三五人,多则影响大半场,就会影响会议效果。
羞于上问
我当科员的时候,很怕见领导,更不会主动去请教领导。
现在想想,羞于上问是机关青年进步、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青年是不敢接近领导,恐怕有所失误受到批评;有的青年不是不敢请教领导,而是不屑请教领导,自恃才高,耻于上问;还有的青年不求上进,也不善思考,基本提不出什么问题;也有的看到领导板着个面孔,自然也就敬而远之了。
其实,但凡领导,大多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长处。作为晚辈和下属,如果能接近领导,就能讨教一些真学问,学到一些真本事,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和讨好奉承根本不是一回事。放着和优秀上级接近的机会而不请教不学习,岂不太可惜了吗?
(摘编自《新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