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2016-05-17 12:04云丹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精神分裂症效果

云丹丹

【摘要】 目的 探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 比较不同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且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对照组护理前后MRSS、SDS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 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63

精神分裂为一种临床严重的精神疾病, 该疾病病情迁延难愈,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复发率, 需要临床实施长期综合性治疗[1]。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中, 分析总结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效果,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精神科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8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13例, 年龄24~76岁, 平均年龄(33.0±12.6)岁, 观察组中男23例, 女15例, 年龄25~79岁, 平均年龄(34.1±12.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 保证住院环境的安全性, 严格执行病区的检查以及安全管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加强巡视, 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保证患者的正常睡眠以及合理饮食, 并查看患者的排泄情况,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合理沟通, 对应性实施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 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充分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 早发现症状早进行治疗。具体如下:①针对性护理。若患者表现为激动浮躁, 应给予患者安慰, 多与患者沟通, 促进彼此间关系和谐,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自己内心想法, 在实施治疗以及护理时, 应及时告知患者, 并解释进行具体操作的意义, 争取患者配合, 严重躁动患者做好隔离措施, 防止暴力行为发生, 而造成其他病友的伤害。②执行严格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外出或回来患者, 需要全面检查, 一旦发现有可能致伤物品应及时缴获。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有暴力倾向患者, 应及时采取措施制止, 并隔离患者, 防止伤及其他病友以及医护工作者。③试图逃跑患者, 室外散步以及特殊检查时, 应加强防范, 时刻关注患者的动态, 出现幻觉或被害妄想症患者, 应做好防范逃跑从事, 医护人员应认真对待自己的会工作, 集中精力对待逃跑患者, 定期检查门窗等设备密闭性, 加强防范。有暴力行为患者实施护理, 召集多人进行前后逼近, 趁其不备夺下凶器。④存在自杀倾向患者, 观察病情变化, 若有必要, 可挑选专人看护, 清理室内杂物, 不能出现针尖样物品, 精神病合并严重抑郁焦虑或有幻想症患者, 加强治疗以及护理。保证用药质量, 防止患者藏药、吐药, 监督患者的服药情况, 控制病情。一些入院初期比较兴奋患者, 应尽快用药控制病情。

1. 3 观察指标[2] 根据MRSS及SDS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康复效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MRSS、SDS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护理前后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护理后观察组MRSS、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主要涉及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患者多为意识清楚, 智能基本正常, 但部分患者在病发过程中会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该疾病病史多迁延, 表现为反复发作、恶化或加重, 部分患者表现为精神残疾[3]。尽管临床并未明确该疾病的发生原因, 但受外部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心理易感素质的不良因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已被人们所共知。

研究表明, 单用抗精神药物作用于情感淡漠、意志缺乏、思维贫乏、退缩等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甚微。因此临床可在治疗基础上, 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内容为针对性护理、严格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试图逃跑患者的特殊护理、自杀倾向患者的特殊护理, 这一系列护理实施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能让患者顺利接受治疗, 这表明精神科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十分重要。护理实施过程中, 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完全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 不能歧视患者, 在患者发作时, 最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以及关心, 护理人员要发自内心真诚帮助患者, 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发病期[4]。日常生活中, 积极鼓励患者, 与患者正常交流, 在患者疾病允许情况, 针对性劝说, 让患者接受长期药物治疗[5]。为了保证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护理人员应早发现、早治疗患者疾病, 提高临床治愈率[6-8]。本次研究中, 实施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MRSS、SDS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且护理实施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谈金莲, 叶仕能. 精神分裂症合并双下肢功能退缩患者的治疗护理.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3):661-662.

[2] 李艳, 高丽艳, 孙敬梅. 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8): 29-31.

[3] 姚志珍, 徐奇, 吴留发, 等.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34(6):830-835.

[4] 金凤仙, 赵建利.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广东医学, 2013, 34(20):3217-3219.

[5] 孙爱莲, 李遵清.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护行为训练的效果跟踪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3):44-46.

[6] 张娜, 黄瑞儿.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4):45-46.

[7] 李艳丽.抑郁症的护理干预.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5): 224-225.

[8] 王倩. 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 42(3):51-54.

[收稿日期:2015-08-04]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精神分裂症效果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灵动耳环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