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一体”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2016-05-17 08:51吴丽月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工师资高职

吴丽月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六面一体”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吴丽月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文中围绕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从实践课程设置、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培养目标、整合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阶段化隐形课程、多样化实习课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面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工作实习;教学模式

一、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简述

[吴丽月,1982年8月--,女,汉族 河北正定人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双师型”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服务组织管理]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有实践教学系统研究(陈瑾祥,2004;史铁尔,2007;张云英2008;宁国庆,2010;林顺利2012),实践教学形式研究(库少雄2003;肖萍2006;陆飞杰、付晓萍、孙鸿平,2009),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向荣,2000;曾华源,2003;杨旭,2010;刘建,2016;卢时秀,2016)。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中,有实践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杨柳,2011;张红霞,2012;徐芳,2013)、有实践教学内容研究(杨睿,2015)、有以项目化视角的研究(苏光,2012;王超,2016);社区为本视角开展的研究(石瑛,2012)、有校企合作(胡晓红,2015)、以及从学生实习及在校学习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刘建,2016;卢时秀,2016;童敏,2010)。这些研究中既有案例总结(刘娜,2013;何新红,2015;欧阳林州,2015;姚云云,2015;邓钥,2016;刘建2016),也有教学方法应用总结(培震琪,2015;吴丽月,2015;童棱,2015)。但针对高职院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本研究回应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高职院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提出对策,具有应用价值。

二、问题: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困境

(一)行业发展不足影响实践教学目标达成

1、专业机构缺乏,使得学生自主选择实习机构的领域狭窄

受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阶段的影响,全国社会服务型组织发展普遍不足,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数量、地域覆盖范围、专业化发展程度上较为薄弱。在有限的行业发展环境中,能够满足社会工作实习要求,可以提供专业机构督导和接纳实习生开展实习教育的机构普遍缺乏。

2、社工岗位设置缺乏,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社区是开展社会工作实习最主要的场所,学生主要集中在社区居委会、街道、民政系统、社会救助及保障等政府部门开展实习。由于缺少社工岗位,学生普遍感觉“实习没有事做”、“社工实习就是打杂”、“课堂上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现实中无法应用”。专业实习机构缺乏,实习点不能提供与学校“教学要求相一致”的实习任务,使得实习效果、实习目标难以达成。

(二)激励机制缺乏导致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师资缺乏

1、高校教师考评偏重科研忽视实践

参照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标准,只规定了“专任教师中具有专业教育背景者超过60%”,而没有明确区分“实习督导教师”及”一般课程教师”。在具体的师资考评要求中,对教师职称评定有一系列相关规定。这些规定为高校教师在业务活动上提供了指向,即“偏重科研”。投入田野开展专业实习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且教师投入的精力也不能迎合现有的教师考评体系。因此,大部分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科研教学及与职称评定有关的事务上。

2、代际沉淀致使教师实务能力不足

国内一般大学培养的MSW(Master of social work)毕业生,大多受教育院校及导师的理论导向性,没有投入一线实践的热情和掌握指导实践的技能。MSW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从教,是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的来源渠道。固有教育形成代际影响,影响学生的教学方式。由于高校社工师资整体缺乏,很多社会工作专业课教师并未经过系统的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大多为其他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经过继续教育转型而来,能进行社会工作实习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能力上普遍缺乏。教师普遍缺少一线服务经验,带领学生开展田野实践的技能缺乏。同时,高校教师考核体系缺少对社工教师投入田野的激励,影响了教师投身实务、开展实务性督导工作的热情,导致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师资严重不足。

(三)忽视实习教学设计,社会工作实习课程标准缺失1、社会工作教育忽视实习教育

对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的全球标准》及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10门主干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或社会政策概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等课程。这些规定中,并没有对“社会工作实习”的要求,忽视了田野实习。

2、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课程规范不足

社会工作学科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轻实践,偏向社会学和社会福利的指向。同时,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往往受学校及所在二级学院的院系特点的影响,容易造成专业的独立性缺乏,而缺少对社会工作实习课程独特性的尊重。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缺乏较为完善的经验参考,缺少课程规范。

(四)缺少符合高职学生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1、高职类社会工作教育学制需要教育规范

在社会工作逐步发展的今天,各院校陆续建立社会工作相关的专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社会工作专业不同层次的教育在高校蓬勃发展。由于社会工作教育是以四年制为学制设计,对于三年学制的高职院校有不适用之处,需要有针对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指引。

2、社会工作的实务导向的特点迎合了高职教育的需要

高职院校鼓励培养一线、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能够掌握操作技巧、实务执行能力强是社会工作人才的核心技能。因此制定符合高校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必要。

三、对策:“六面一体”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六面一体”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尊重高职院校特点的基础上,回应当前高职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困境,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特点,提出“六面一体”高职特色社会工作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六面”即实践课程设置、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培养目标、整合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阶段化隐形课程、多样化实习课程设置等六个方面。

一体即“行校协同”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过程包括目标规划、人才培养的过程实施和人才培养的测评监测三个步骤。(详见附图1)

附图1:六面一体”的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二)“六面一体”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路径

1、整合式社会工作实践课程设置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制定了《教育政策与认证标准》,阐述了美国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整合性课程设计模式",该模式包括规划任务、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评价四个部分"(邓宁霞,2012),值得借鉴。

在当前社会工作教育中,针对专业实习课程的规范要求较为空泛,普遍体现在“重理论,轻实务”,“重课堂教学,轻现场实训”,“重视知识点掌握,而缺乏执行和操作性的要求”等问题。在推行社会工作实习课程教育中,通过严格的课程设计,将社会工作者必须的技能融入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性,动手能力,以保障学生在步入岗位之前,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在真实环境里应用。掌握实践平台的社会服务机构管理课程、实践载体的社会服务项目设计、实践技能的社会工作的必备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及社会工作行政等实践课程的设计,为学生进入真实场域开展实践奠定基础。2、进入阶梯式隐形课堂,注重学生自发性组织的培养

在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育中,遵照学生接受事务的能力和高职三年学制的特色。充分发挥大一新生愿意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热情,开展入门教育,在总体规范下,鼓励专业社团发展,在学校课程之外的时间、节假日,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通过社团实践、义工服务、暑期实践、朋辈影响等方式,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步入行业,了解社区,接触服务人群,了解机构,为学生进入实习课程做实务准备。

3、开展行校协同,采用多元化实习教育形式

根据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和高职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特点,采取多元教育方式,将社会工作实习课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课程导入、实践中学习、实践后提升、实践后应用等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第一、第二学期,通过隐形课堂,注重学生对真实环境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在第三、第四学期,采取三天在学校上课、二天在机构实习的“并行式实习”,注重学生在“做中学”;第三阶段:阶段性实习,即学生脱产一段时间在机构集中学习,学生再返回学校学习理论知识,通过专业深度实践,促进“学生实践后提升”;第四阶段:第六学期,连续性“顶岗实习”,注重学生“实习与就业的联系”,以实习促进就业,紧跟行业,注重学生实践后应用。以符合学生需求、尊重教学规律的方式开展社工实习教育。通过循序渐进、多元的教育方式,全方面满足了学生对专业实习技能的掌握。(详见图2)

图2 :高职多元式社会工作实习课程

4、引领、助推行业发展,培育和筛选精品合作单位

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应与行业发展协同起来,即要符合实习课程要求又要满足行业机构发展现状,在扶持和挖掘本地的实习资源基础之上,开发外地优质实习资源,尝试多样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如“挂牌培养基地”、“订单培养”、“促进校企合作”、“输送毕业生”等,建立灵活多样的有利于学生培养、促进实习,就业的多方合作模式。

在推动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可以通过多年合作、累积、学生反馈、行业调研,培育或是筛选一批符合社会工作实习课程需求的专业机构或是社会服务组织。定期输送实习生,精选出“精品实习单位”和“就业资源”,跟这些适合实习的机构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打造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课程的行业基础。

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检验专业教育效果的机会,避免教育资源浪费,是对学生继续教育、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熟悉行业、选择就业的重要过渡。进行高职社会工作实习课程模式探索与总结非常有必要。

5、引进专业师资,促进师资转型

社会工作专业在开展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师资培养,大量引进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师资,引进具有港台或海外资深专业社工学历教育背景的师资。对已有的师资,加强培养,如选派教师深入海外进行短期学习,鼓励教师深入一线开展短期实践学习,鼓励教师到行业顶岗,促进教师的反身性思考,促进教师转型。

6、加强学生入学教育,注重价值观培养

加强对大学新生的专业人门教育,注重对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培养。通过树立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可大大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激发社工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对专业的热爱,将大大缓解社会工作教育难题。

通过“六面一体”高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实现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丰富社会工作实习与实践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有利于高质量的一线社工人才的培养。

[1]宁国庆.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游洁.对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反思[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45.

[3]杨旭.四位一体: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王力平.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实习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3):22—25.

[5]周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2):32.

[6]史铁尔,刘静林,朱浩.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人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5.

[7]林顺利,张岭泉,李海洋.三元互动整合的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创新[J].社会工作,2012,(10).

[8]向荣.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J].云南高教研究, 2000,(2).

[9]夏权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13,(7).

[10]张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05,(2).

[11]史柏年,罗观翠.社会工作实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童敏.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常见疑难问题及其处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3]库少雄.社会工作实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G710

A

1671-5136(2016)03-0105-03

2016-08-26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卓越校建设项目《创新“服务为导向、实务为根本”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培养模式建设》(课题编号:ZYshgl2006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吴丽月(1982-),女,河北正定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服务组织管理。

猜你喜欢
社工师资高职
青春社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