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晖
在《红楼梦》第七回中,薛宝钗患了一种病,须长年服用一种叫“冷香丸”的“海上仙方儿”。这种冷香丸是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磨,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种冷香丸显得特别虚无飘渺,仿佛是修仙小说里才会有的利器。其实,在传统生活中,这个药方中提到的八色配料要么属于食材,要么属于药材,要么兼领二者,所以,在清代人的眼里,冷香丸的配方谈不上多离奇,反而具有确定的可操作性。
古人曾经流行把牡丹花瓣、荷花瓣裹上面糊炸成脆口小吃,芙蓉花瓣则可以与豆腐一起做成“雪霞羹”,梅花瓣或者蜜腌或者直接下到白米粥里,或者与茶叶一起冲泡“梅花茶”。总之,冷香丸用到的四样花瓣都可以直接入口。另外中医也把这些花瓣用为药材,像刘姥姥特意向贾府讨要的“梅花点舌丹”“紫金锭”便以梅花瓣作为配料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冷香丸方中的雨水、露水、霜、雪四味配料,在往昔的生活中,属于优质饮用水的来源,年年都要按季加以收储。古人相信这些自然界的生成物各自具有独特的药理,堪当大任。最著名的一例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收集荷叶上的雨水酿酒,据说成品具有强烈的清新香气。
实际上,明清时期,杭州、苏州、金陵(南京)等地的人家在夏天都要收集大量的雨水储存在水缸内,认为这种水比泉水还要甘滑适口。另外,据文献记载,荷花、荷叶、稻叶、百草头上的露水都具有不同的保健性能,收集之后可供酿酒、烹茶、制药。雪与雨水一样,在往昔,也是家家户户需要大量收集的,雪的用途很多,据说用腊月的雪水腌制腊肉,或者把水果密封在腊月雪水当中,都可以避免食物生虫,并长期保鲜。
因为雨、雪、露属于需要年年适量储存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古人发明了若干种专门的收集方法。比如在屋檐前安装一条接水长槽,让雨水从槽口一端流下,落入缸中;将新布先以五倍子染过,破晓前在草叶上擦拭,饱吸露水,然后用力拧布,把露液拧出,令其滴在容器内。
相对来说,霜起的作用较少,也更难收集,所以不比其他三物在古人生活中那么活跃。即使如此,古人也发明了专门的收集方法,《本草纲目》记载,用鸡翎将霜轻轻扫下,令其落入瓶中,然后密封放置在阴凉处,可以存放很多年都不变质。在传统中医学看来,吃霜或饮下霜化成的水,能够消除醉酒引发的体热面红,还能治疗伤寒鼻塞,同时亦用于外敷,治疗皮肤痱痒、红肿。
妙玉请宝钗、黛玉以及宝玉品茶,用的是她“收的梅花上的雪”,推想起来,很可能就是采用《本草纲目》所记扫霜的方法。浮在朵朵梅花上的轻雪,也只有用羽翎轻扫,才能取到吧。
因此,冷香丸中的八色原料,在小说成书的时代并不稀奇,所以宝钗说“东西药料一概都有,现易得的”。这个药方的刁钻之处在于对“采药”时间规定特别严格,必须是雨水那一天的雨水、白露那天的露水、霜降这天的霜、小雪这天的雪,这就完全要靠天公作美了。
不管怎么说,曹公构想出“冷香丸”,又一次阐释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