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华
菌陈在古代叫做“因陈”,意思是“因旧苗而生”。“因”是承袭的意思,它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那一类,因为根还潜伏在地下,第二年旧根又会发出新芽,所以叫做因陈。茵陈是常用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茵陈祛湿退黄,还要从一段故事说起。
以前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人亦消瘦了。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给他看病。华佗见了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表示无能为力,他告诉病人:眼下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和药。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失望地回家等死了。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他是哪位先生治好了他的病。
那人回答说他没有请先生看病,只是因家中揭不开锅,吃了一些野菜,没想到病自己好了。
华佗不信,和他一起去看了那种野菜,原来那野菜叫青蒿。华佗想:莫非青蒿能治黄疸病?于是,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但连试用了几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华佗是细心人,他又找到那个人问他吃的是几月里的蒿子。当那人回答他是三月里的篙子时,他马上想到有可能因阳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这时的青蒿才有药力。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害黄疸病的人。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又叫“茵陈蒿”,还编了几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
茵陈的药用价值极高,清热利湿退黄疸是其主要功能。加上黄疸往往与湿热结合在一起,叫做湿热黄疸,表现为全身及眼睛均发黄,小便也发黄,每次排出不多,但去厕所的次数较多,中医称这种黄疸为“阳黄”。茵陈可以让肝胆脾胃的湿热从小便排出,让湿热从小便排出叫做清利湿热,使胆汁疏泄正常而使黄疸消退,就叫利胆退黄。在家庭里,还可以利用茵陈清热利湿的功效来调治很多疾病。如单用茵陈若干,或茵陈、黄柏、苦参、蛇床子、白鲜皮等,煎水外洗,1天1~2次,可治湿疮、湿疹、疥疮等各种瘙痒性的皮肤病;又如单用茵陈若干开水冲泡代茶饮,可治高脂血症。
春季是各种细菌、病毒滋生繁殖的活跃期,也是各种老病新疾的多发期,而茵陈应时而生,正好成为人们防治疾患的天然菜蔬。《食医心境》一书云:“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除大热黄疸,生食亦宜。”在我的老家还流传有凉拌茵陈、茵陈蒿炒肉丝、茵陈窝头等许多食用方法,特别是凉拌茵陈很受欢迎。做凉拌茵陈时,先取茵陈蒿嫩茎叶250克,白糖、麻油各适量,将茵陈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碎放盘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麻油,拌匀即成。此菜碧绿清香,甘甜爽口,可利湿退黄,祛风明目,适合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病症者佐用。
此外,茵陈窝头亦是北方一绝,深受当地老乡喜爱。方法是取鲜茵陈100克,玉米面适量,将茵陈洗净,捣烂取汁,加清水调和玉米面,做成窝头,上屉蒸熟后食用,或做成馒头亦可。此食物对缓解急性黄疸性肝炎有一定好处。饮用茵陈是极方便的,将茵陈洗净晒干后,用塑料袋密封保存。每天取干茵陈少许,大枣两枚,泡茶服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轻身益气、保肝利胆、抗衰防癌,实为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