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艳
一艘满载着集装箱的巨轮缓缓靠岸,这艘船从法国乐哈弗历经35天到达了上海洋山港。在这艘巨轮上,有王蒙所在公司从法国进口的两个20尺冷藏集装箱的红酒,王蒙是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进口操作员,他需要按照规定完成货物进口申报,然后集装箱在海关监管下运输到位于外高桥的上海自贸区一个仓库内,接下来,海关对照报关单进行货物查验,仓库物流人员将集装箱中的货物卸下,并将其中的货物逐个贴上条码标签,整齐地摆放在保税区仓库内。
这里的每个商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标示,等待着网上订单的到来。收到订单后,物流人员按照订单要求打包,海关随机查验,并按照规定征收行邮税后,这些货物就可以通过国内快递发送到买家手里。
在上海自贸区的保税区仓库里,这样的场景一如既往地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是,这些跨境电商的网站上,商品的价格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4月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开始实施。
据媒体报道,在4月8日新政实施后,郑州机场出现了几十吨跨境电商进口货物滞留或退运的现象,整个郑州保税区货物入区量下降了60%;另一长三角监管官员也透露,其所在口岸自4月8日新政实施后,保税进口货物也大幅下降。
在税改第一批、第二批正面清单出炉后,不少跨境电商直言生意难做。这同时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对于那些在4月8日之前就下订单,刚刚到岸或者从海外出货的产品,如果不在正面清单之内,该怎么办?
这是一场艰难的较量。海淘新政第10天——4月日,海关的“过渡性政策”《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执行跨境电商税收新政有关事宜的通知》下发到8个口岸处,核心内容包括对4月8日前在库或者在途的商品,不论是否在正面清单之内,都可以继续销售,直至售完为止。
但这个过渡性的“去库存”措施只是让大家松了一口气,让更多的跨境电商企业担忧的是,这个激起重重波澜的海淘新政,虽然经过了两轮调整,却依然面临核心监管盲点——通关单,这可能成为压垮保税进口的最后一根稻草。
海淘税收新政
新政实施的首日,一张海关对过关物品严查,海淘代购们直接在海关大厅铺物品做清点的照片就刷爆了朋友圈,甚至出现了“扔了也比缴税便宜”的标题。
保税备货和海外直邮是目前跨境电商的主要模式。其中,保税备货是主流,即电商企业将商品存放在保税区的保税仓里,消费者下单后,从保税仓发货给消费者,这种模式速度更快,物流成本也更低;而跨境直邮是消费者下单后,商家在国外把商品统一打包入境清关后,再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如果是海外直邮,商品入境后,由于各地海关只会以一定比例抽查,这也使得用户并不是每次购物都需要缴税。
虽然早在3月底,财政部就已正式发文,确定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国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但企业经营范围的正面清单,却在4月7日时左右才正式公布。
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保税仓发货的商品。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的自营部分、蜜芽、网易考拉海购、小红书等多采用这种方式。于是,压力就直接传导到已经在保税仓上做了许多投资的企业。
唯品会的唯品国际保税模式占90%以上,其2016年初还刚刚宣布,将在苏州、天津、郑州、重庆、南沙、青岛、新疆等地建设唯品会保税仓,积极加大跨境出口业务。
心怡科技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天猫商超最大的仓储管理服务提供商、天猫国际跨境运营主体,也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电商物流供应链企业以及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电商仓储物流企业。该公司2014年开始进入跨境电商领域,目前在广州南沙自贸区、广州机场、杭州下沙和郑州经开区有4个保税仓,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
同样,在去年11月底启动运营的上海嘉定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也准备在5月启用新的保税仓,面积从现在的2000多平方米,扩大到了2.8万平方米,土地成本加上建设成本,这个新仓库大约已经投入了1.3亿元。
对于保税仓的投资者、经营者来说,客户会不会退仓,提前终止租赁合同?未来保税仓的前景是不是黯淡,这都是他们担忧的。
征税操作难度大
海淘税收政策修改之后,这次税收变化的具体是哪个部分?
以往,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的货品征收的是行邮税。这一税种,主要是为个人随身行李和亲友间邮寄自用物品设计的。
大部分商品的行邮税税率仅为10%,像食品、保健品、箱包鞋类、部分厨卫和小家电等都归为此类。此外,其他商品也会分门别类按照20%、30%、三个级别征税。如果税额低于50元能还直接免征税,这一般是各种进口产品首选的渠道。
新政策实施之后,跨境电商计税方式改为了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3个部分。具体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单件海淘产品的税收=(商品价格*增值税率商品价格*消费税率+关税)*70%
其中关税的计算是这么来的:当单次消费额度不足2000元,且个人年度交易额不足2万元时,关税税率暂时为0%。超出则均会被全额征税。
增值税部分,国内统一按17%征税。至于消费税率,则按不同商品类型分别计算。针对个人寄送物品的行邮税便调整为15%、30%、60%三个梯度。
至于原本税额低于50元免征税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转而改为应缴税款70%征收。
按照这种算法,原本个人在电商平台上金额小于500元的食品、母婴用品、日用品等无需缴税的商品,如今也需要缴纳11.9%的增值税了。
尽管目前境外电商征收税率的方案已经出来了,也可以大概估算以后购买产品的价格变化,但目前这规定中还有很多变数:新的征税方式,是否就完全按照购买产品的实际价格征税?每人每年海淘限额2万元,以上部分就要收全额的税,那消费者在各家不同的电商买东西,能统计到准确数据吗?又比如,在天猫、亚马逊、小红书、洋码头都买了数额不同的海淘产品,买到超过2万元的那一单交易的时候,具体是怎么让你缴费?是海关会给你提前发通知让你额外缴纳,还是政府会给这些电商平台开放接口,让电商平台代为收取?
无论如何,这些操作难度都很大。
为什么会有海淘新政
新政出来以后,财政部关税司有关负责人回应了“海淘”新税制实施后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位负责人说,“新政”的出台,明确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贸易属性,支持新兴业态与传统业态、国外商品与国内商品在更加公平的环境中开展竞争,有利于降低跨境电商对国内消费品产业、零售行业、外商对华投资等实体经济的冲击,支持传统业态应对新业态挑战进行调整转型,提高市场效率,促进共同发展。
有跨境电商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已经公布的两批正面清单都已标注“‘一线进区时需按货物验核通关单、‘二线出区时免于验核通关单备注”。这意味着,跨境电商进入保税区的监管已经与一般贸易趋同。即这张通关单意味着未来所有进入保税区的跨境电商都得按一般贸易方式,申请到各类入境许可证。
“国家对‘灰色海淘严厉打击是大势所趋,但如果针对跨境电商商检按照一般贸易来进行的话,跨境电商本身也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因为跨境电商采购大多不能达到一般贸易的进境要求。”该分析人士称。
再加上税改过后,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不再按行邮税征税,免税成为历史,计税价格又是售价,甚至还不如一般贸易(按到岸价格计税),可以说优势全无。
近两年来,海淘行业爆发式增长,尤其是跨境电商飞速发展。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仅2014年,中国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就达到了449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进口1290亿元。预计到2016年底,中资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将突破6.5万亿元,到2017年有望达到8万亿元。对比迅猛增长的“海外淘货”大潮流,国货压力巨大。
以婴幼儿奶粉为例,根据《海淘十年报告》显示,2005-2015年的10年间,中国内地人海淘最多的是以奶粉为首的母婴类用品,购买次数和成交额均名列第一。
这主要归因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据统计,2008-2013年间,中国大陆地区的196万妈妈共在海淘奶粉上花掉了163亿元,人均消费8343元。而与此同时,去年爆出国内奶粉巨头业务增长缓慢。2015年,某国产奶粉龙头品牌也陷入了亏损,几家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增长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国内乳企正集体陷入“寒冬”。
如此强劲发展的跨境贸易,在目前中国消费需求不振、生产企业经营困难、倒逼国家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尤显刺眼。
消费者海淘成本上升
从消费者的态度看,这种影响有多大?很多海淘消费者似乎更倾向保税模式,既能买到“洋货”,物流和国内网购也差不多。
但新政下来之后,价格优势不再,未来海淘平台想要打造高性价比的进口爆款来吸引用户,难度将会增大。
税改之前,小红书、蜜芽、聚美优品等跨境电商就是凭借进口平价美妆和纸尿裤、奶粉等母婴产品迅速打入了市场。而今,除了蜜芽对外公告平台会为上涨的税费买单外,小红书、聚美等平台的美妆商品在结账时都已加收进口税,彩妆、香水产品未来可能要课征最高到30%的消费税。
比如一个海淘族以前从海淘平台买个3000元的包,只需要交300元的税,税改后,因为“单价商品超过2000元按一般贸易模式全额征税”,这个包就要交574元的税,比税改前多出274元的额外花费。
据星图数据的数据显示,在价格方面,4月8日税改后各平台海淘商品均有或多或少的涨价现象。以京东和1号店的海淘热门品类为例,奶粉涨价比例最高,其中京东全球购中成人奶粉的涨价率高达60%,而婴幼儿奶粉也有43.83%的商品涨价,另外1号店海购的彩妆类商品涨价占比则远高于京东。
跨境电商如何博弈
在过去10天里,一边调整品类和库存,一边“跑部前进”主动反映情况,或被动接受来自各级部门的调研,成了跨境电商全行业的写照。
2014年、2015年,因为跨境电商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保税仓的需求大增,许多企业也因此扩大了投资。
由于保税仓优势不再而转向海外仓,存在的挑战则是成本和时效。首先,要设立海外仓,仓储物流企业需要在当地设立子公司。不仅如此,海外仓的经营风险、法律风险也会更高,仓储成本也会更高。另外,对于消费者而言,物流成本会提高1-2倍,而收货时间也拉长了1-2倍。
2016年无疑是跨境电商的关键一年。跨境电商将进入到比拼供应链、服务、物流等在内的综合实力的阶段。未来,可能会形成以巨头电商为市场主体,新兴公司特色商品或服务为补充的竞争态势。
因此,对于各跨境电商平台来说,真正影响跨境商品价格的“大头”实际是采购和渠道成本,而非税率变化,未来真正考验跨境电商的将是企业的国际供应链能力和国际贸易能力。经历了政策不稳定的时期之后,跨境电商的竞争终究会回归电商的竞争因素本身:运营、供应链、资本。长期来看,掌握海外供应链,和海外品牌密切合作且有实力的跨境平台将长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