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利利
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新课改目标,这需要有一个开放的获取途径,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以互联网、多媒体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路。
我们知道,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最直接产生的是眼球效应,以吸引关注来刺激行为,而美术作为视觉造型艺术也有着同样的效果,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那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去,相对更占优势,但是如何运用的巧妙,值得思考。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现就此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教学内容的信息化
《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美术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只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而转向注重学生的美术文化层面学习。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课程的内容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本,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建立健康成熟的审美观。如今有了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提供的海量信息,美术学科内容呈现了更深更广的挖掘潜力,我们可通过网络,寻找有关的美术网站进行查访,为学生的资料搜集铺路搭桥。美术学科本就是学生比较受学生欢迎,如今又加上了信息技术,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查到许多不太了解的画家、作品等,极大地开拓了视野,更是如虎添翼。如在进行教材中欣赏评析单元的课程时,笔者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内容,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访问网上美术馆、博物馆,在网络上,学生们可以自由的出入卢浮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殿堂,可以方便的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齐白石独一无二的《虾》,查找与课本上作品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内容等,对查到的拓展资料进行分类细化,分组讨论,并重点列举中外各一名著名艺术家的的作品进行分析点评,对比研究,然后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文字化,造成表格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然后各组资源共享。通过这一途径,学生不但欣赏到了大量的美术作品,提高了美术知识的储备,而且还获得了大量计算机的知识,同时还潜移默化的对作品背后体现出的人文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陶冶了情操。
二、通过电子教案展示造型过程
美术教学备课、教案的撰写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实现了教师教学备课无纸化。用计算机备课可以改变传统的为“案”而教,多从教学互动方面考虑。把一部份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软件(课件),充分利用声、光、色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求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成为教师得力助手。例如在讲授中国画的绘画技巧时,可以通过展示作品分析,播放名家绘画录象步骤过程,更深刻的体会用笔墨造型表现的技法,大大弥补了农村中学学生绘画材料不足、练习不足的缺陷,可以用很少的材料完成绘画体验。
三、以设计的理念搭建创新平台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我们美术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众多优秀设计软件为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也为农村学生弥补了绘画材料不足的缺陷。通过教授学生Photoshop 、freehand、coreldraw、flash等软件,鼓励学生用电脑绘画、设计,学生可通过电脑绘画创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电脑绘画具有最环保、易复制、可模拟、好修改、好保存、好交流等优势,为学生大胆、自信,艺术性创造性的展示自我提供广阔的空间,利用电脑中各种特效工具,能让自己奇异的幻想倾刻变为现实,大大激发学生的绘画积极性。
四、将课程拓展网络化,开辟学生美术网上论坛
为了内化美术教育教学内容,应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使美术课堂知识在网络中延伸、拓展。通过学校计算机教室的服务器,设置校园局域网,开辟了美术论坛,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组织有主题的设计活动。网络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艺术,使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得到提升,这也是新课标中对美术价值的要求之一。
通过一些实践,笔者对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高度重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尤其是美术教学,更应该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对此,教师更应该保持一颗强烈的责任心,通过加强教育以及运用“净网先锋”等屏蔽措施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要有理论的支持。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整合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促进教与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评价和展示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美术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对技术层面向美术文化方面的转化,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整体的教育效果和效率上,因此理论的储备和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美术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图形软件等,而且要对新出现的技术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对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更深更全更透的掌握。
(四)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改变学生由单一向多元、边缘、交叉学习转变。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改变了以往为学美术而学美术的状况,要将美术与文学、音乐、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结合,构成学科的多元化、边缘化、交叉化,这样提升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美术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要特别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教师更应重视传统的“纸”上功夫,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不可忽视,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弥补农村学生绘画资料的不足,例如可以多开设一些手工、泥塑、书法等课程,使通过多媒体了解到的知识能够与传统技艺相融合。
新世纪的合格公民需要获得以下一些技能:①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 ②问题解决能力; ③批判性思维能力; ④学习能力,⑤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目标将使人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产生新的变化。随之,教育内容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要进行革新,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的许多实现的途径。教育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要强调在科学的教育观指导下,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笔者的实践也只是刚刚开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我们相信,通过对实践与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将实现美术整体教学的最优化,必定为教育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