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语篇的概念隐喻研究

2016-05-16 08:14石夏娟
大观 2016年4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习近平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对语言起到装饰作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隐喻随处可见。当然在政治语篇中也不例外。政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题材,其措辞严谨,内容与日常生活用语差距大,难懂。作者发现由于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运用,使得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使普通民众也能理解其政治立场。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出发,分析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习主席在讲话中运用的主要概念隐喻,分析其原因,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语篇。

关键词:政治语篇;习近平;概念隐喻

一、引言

Lakoff & Johnson (1980) 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我们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质的”。从此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角度来研究隐喻。可以说,这是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改变了我们对隐喻的认知。人们借助概念隐喻,通过熟悉、具体的事物来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事物。政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题材,其措辞严谨,内容简洁、准确、严肃、精炼。Lakoff (1996) 指出“政治由隐喻组成”。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政治语篇中也不例外。讲话者通过政治语篇来表达其政治立场,常常运用概念隐喻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政治概念,达到说服、激励、领导的目的。因此,本文试图分析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分析和归纳其中主要运用的概念隐喻,并分析其原因,并希望能为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理论背景

本文的理论基础是概念隐喻理论,由Lakoff & 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源域是我们所熟悉的,具体的范畴,目标域是我们所陌生的,抽象的范畴。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另一种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一般说来,人们借助我们所熟悉的具体的源域来理解抽象复杂的目标域。

隐喻在政治语篇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Thompson (1996) 用一个隐喻来表示政治和隐喻的关系:有了水,鱼才能成为真正的鱼;有了隐喻,人才能思考和理解政治。也就是说,隐喻是政治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家们通过概念隐喻,表达其政治立场。他们在政治语篇中用概念隐喻来缩小他们和普通市民的差距,于此同时,还可以获得普通民众的支持并赢得声誉。Lakoff (2008) 也提到了美国政治中的概念隐喻,通过概念隐喻分析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党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政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也收到广泛关注。但从概念隐喻角度来剖析领导人的讲话还比较少见。本文尝试从概念隐喻角度剖析习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通过其主要运用的概念隐喻来解读语篇,并为其后研究提供参考。

三、典型隐喻

通过分析,作者发现在习主席的这次讲话中主要有三种典型隐喻:旅程隐喻、建筑隐喻和人类隐喻。以下是具体例子及分析:

(一)旅程隐喻

Lakoff (1993) 指出,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旅程。亚非合作也是一个具有目的性的社会活动。作者在习主席的讲话中发现了概念隐喻“亚非合作是旅程”。通过我们所熟悉的源域“旅程”来理解相对陌生的目标与“亚非合作”。例如:

1.亚非合作走过了60个春秋,正来到一个新的起点上。

2.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理念,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公共卫生、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3.中国愿同亚非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区域航空网络,推动亚非工业化进程。

在一段旅程中,有目的地、旅行者、旅途中的困难障碍、方向等。与之相对应的是,亚非合作中的各个阶段合作的目标、亚非国家、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困难等。在亚非领导人会议讲话中习主席灵活运用“亚非合作是旅程”这个概念隐喻,表明了合作就像旅程,虽然会有困难,但终究会到达目的地,终究各个阶段合作目标会顺利达成。

(二)建筑隐喻

亚非合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用源域“构建一座建筑物”来理解目标域“亚非合作”会更加简单清晰形象。即语料库中包含此概念隐喻“亚非合作是构建一座建筑物”。

1、中方支持印尼方建立亚非中心的倡议。

2、中国愿同有关各方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挥好丝路基金作用。

3.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开展南北合作的政治基础。合作共赢的基础是平等,离开了平等难以实现合作共赢。

构建一座建筑物,首先需要牢固的地基,同样亚非合作也需要坚固的基础,如坚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政治基础。构建一座建筑物,需要建筑师们的密切配合,同样亚非合作也需要中国与其它亚非国家密切合作,共同建设,完成亚非合作。

(三)人类隐喻

Lakoff & Johnson (1980) 认为“非人类实体可以用人类来表示和描述”。即用描述人的词汇来描述非人类实体,赋予非人类实体人的特征,以达到使语言更形象更生动的目的。作者发现习主席使用了两种人类隐喻,即“国家是人类”和“国家之间是朋友、伙伴和兄弟”。

1.中国愿同亚非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区域航空网络,推动亚非工业化进程。

2.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

3.中国是亚非团结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始终坚定支持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事业,坚定促进亚非国家共同发展,并向亚非国家提供了真诚无私的援助。

把国家当作人类,赋予国家人的特征。人能支持也能与他人合作,人享有权利更有义务,在这次讲话中,习主席通过“国家是人类”概念隐喻,明确表明了中国愿意与亚非国家合作,并坚定支持、促进合作,充当着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4、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5、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亚非国家要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把握机遇、共迎挑战,提高亚非合作水平,继续做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同时,作者也发现了概念隐喻“国家之间是朋友、伙伴和兄弟”。习主席通过这个概念隐喻,表明了中国在亚非合作过程中的友好态度,始终把亚非国家当作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四、结语

本文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解读了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作者发现路程、人类和建筑隐喻在这次讲话中占了大量的比例。并且与这三种源域相对应的目标域要么是亚非合作,要么是国家。作者发现习近平主席在这次讲话中主要通过这三种概念隐喻,清楚明白地表明了中国在亚非合作中的政治立场:中国愿意积极地与其它亚非国家一起促进亚非合作,并且提供无私援助,做亚非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亚非合作是一次旅程,虽然有问题分歧、但终究会到达目的地,终究各个阶段合作目标会顺利达成。亚非合作是构建一座建筑物,需要坚固的基础,如坚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政治基础。亚非合作同样也需要国与国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像朋友、伙伴更像兄弟一样共同促进亚非合作顺利进行。

概念隐喻在政治类语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概念隐喻,一些复杂抽象的政治概念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通过概念隐喻,政治家们清楚明白地表明其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 Moral Politics:What Conservatives Know That Liberals Dont[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3]Lakoff, G. The Political Mind: A Cognitive Scientists Guide To Your Brain And Its Politics[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8.

[4]Thompson. Politics without Metaphor Is like a Fish without Water. Metaphor: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 Publishers,1996.

[5]陈文革. 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作用[J]. 南华大学学报,2006.

[6]乔治. 莱考夫.别想那只大象[M]. 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7]束金星.隐喻与政治—“911事件”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隐喻思维透视[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

[8]周维超.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

作者简介:石夏娟,女(1990.05——)

,重庆梁平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