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哲
【摘 要】党报的言论栏目是“引领导向”的重要阵地。办好地方党报的言论栏目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时、度、效”的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转作风、改文风,在媒体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关键词】地方党报 言论栏目 舆论导向 “时、度、效”原则
新闻评论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办好报纸评论栏目,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发挥党报权威媒体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坚守党报舆论阵地的应尽职责,是赢得读者关注度的关键环节,更是党报在任何时期都应有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完成好历史使命,必须增强栏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读者爱看、产生共鸣,才能充分发挥栏目正面宣传的鼓舞人、激励人作用。
《沈城论坛》栏目创办以来,力求主题鲜明、内容新鲜、导向正确、文字简练,树立起了新时期党报短评新形象,栏目既有指导性,又具可读性,赢得了党委、政府和读者们的广泛好评。
一、坚持正确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言论栏目把握好“时”的关键
新闻评论贵在“新”字,就是用简洁明了、灵活生动的文字,用最快的速度,把党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最新方针、政策传达给广大读者,起到动员群众、鼓舞人心的作用。
首先,必须坚持正确导向的原则
言论是体现党报权威性的重要载体,是党报工作者践行职责和使命的重要阵地,要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
为把党中央决策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阐释得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我们注重“打铁首先要自身硬”。从社领导到编辑记者,针对每一个时政论题,都先“吃透精神”,真正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识不明确,思想不统一,理解不深刻,就不立题目,绝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然后再“联系民生”,最后“琢磨角度”。这样,成文时,话题才能“恰逢其时”,表述才能精辟透彻,才能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思想和工作说得明白透彻,读起来才能像“拉家常”般亲切。
《沈城论坛》创办以来,始终围绕党的重要思想以及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编排评论,服务大局,刊发了如《适应新常态关键要进入“心常态”》、《不摘“污染帽”就摘“乌纱帽”》、《“事事有结果”是为民服务的诚意》等一批正确导向、观点鲜明的评论文章。
其次,要站在时代的前列,走在群众的前边,保持正确引导的时效性
2015年上半年,正值沈阳市争创全国文明城的关键时期,《沈城论坛》坚持“引领意识”,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栏目刊发的《创城,烙上沈阳的精神符号》一文从城市与文明的关系着眼,阐述城市发展离不开文明的传承与进步,细数市委、市政府为城市文明发展做出的各项工作,彰显沈阳人善良热情、友爱相助的文明基因,诠释了“微笑沈阳”的重大意义,把创城这项工作与千百万沈阳市民联系起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共鸣。再如《搭建就业创业新舞台》一文,以就业与创新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围绕“万众创新”谈民生,准确地传达了市委、市政府打造创业“成本洼地、政策高地”的重要政策,鼓舞了广大青年更新观念,投身创业。
第三,舍得用重要版面,肯投入精兵强将,栏目才有鲜活的生命力,“时”才会“实”
《沈城论坛》栏目一直编排在头版重要位置,安排党性强业务精的骨干负责,立足于诠释各级党委的重要思想和重要信息,立足于点评关系社会民生的政策举措,立足于剖析指正社会不正之风,充分发挥了言论的强调功能、诠释功能、引导功能。
二、坚持群众路线,明辨是非,鼓舞士气,是言论栏目把握好“度”的基本原则
新常态下,新闻媒体受众需求越来越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新闻传播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面对新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把握好“度”,使主流媒体立于主体地位,就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的关系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的最新生动实践。党报作为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重视民情民意,让群众表达心声的渠道畅通,党报工作者责无旁贷。同时,坚持群众路线办栏目,也是新闻创新的不竭源泉。
《沈城论坛》栏目开通了专用的投稿邮箱,广泛征集读者来稿,加强与读者互动。这些举措使《沈城论坛》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议题,做到同样主题、多样传播,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大量的群众来稿成为办好栏目的基石,《沈城论坛》编发了一批代表民声建言施政的好评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二是处理好批评与正确引导的关系
《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一文刊发时,正值全市实施大范围取消和下放行政职权,文中提出简政放权“既能放得下,又能接得好”,“简政放权不是减轻肩上的担子,而是加重身上的监管责任”,真实地反映出群众对简政放权的热诚期待——简政放权既要重效率,也要重效果。评论刊发后,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加强了便民服务措施,制定落实了权责考核制度,确保简政不减效。
三是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答好“落实之问”》是在今年“两会”期间《沈城论坛》刊发的一则评论。对于两会热点——盘点“十二五”,提出“收官之前要盘点,不是为了庆功时有政绩可以点赞,也不是为了下行压力面前能够降格以求,而是为了提示,未竟的工作要赶紧发力,已经完成的指标要好上加好、优中更优”。该评论道出了群众的期待和心声。在羊年伊始,吹响实干的号角。紧密结合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和沈阳市的经济发展,还刊发了《议事贵在办事 承诺重在践诺》、《莫让“会议接力赛”卷土重来》、《既要送文化下乡更要“扶”文化留乡》等一批针对性强有影响的作品。
三、坚持创新,转作风改文风,是言论栏目把握好“效”的根本途径
新闻工作者应以赢得群众口碑为追求、以凝聚社会共识为旨归。好的新闻评论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不是无病之呻吟。作者如果没有对评论的问题或事情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就不可能有真知灼见,写出的评论也会陷入空洞,成为泛泛之谈。因此,《沈城论坛》在稿件编发选择中,注重文章的创新、真实,强调真情实感和可读性。
贴近百姓生活,挖掘人内心的正能量。《给“留城者”家的感觉》是《沈城论坛》在今年春节前刊发的,此文一经发出即引来很多读者“点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文章虽短,却表达出新时期的沈阳人开放热情的胸怀,用真情实感拉近了“新沈阳人”与城市的距离。再比如《向这些夜行人致敬》,写出了对城市服务行业的敬意,抒发了沈阳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的过程中真实的感悟,也印证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道德准则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培育健康向上的作者群,从群众中不断汲取营养。目前,《沈城论坛》已经有一大批固定作者参加,他们大多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功底,有的目光如炬、观点犀利。正是有了编写读互动,才让这个栏目蒸蒸日上。同时,这也折射出报纸评论这一新闻体裁在当今社会依旧生机勃勃。
(作者单位:沈阳日报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