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平台提升县图书馆服务水平

2016-05-14 08:03郭世宏
群文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书屋农家志愿者

郭世宏

一、湟中县图书馆基本情况

湟中县图书馆前身为湟中县文化馆图书室,1978年10月,从文化馆分出成立的。2005年5月23日新馆在“宣传文化中心”重新开馆,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采编室、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书库;藏书29.66万余册,阅览室座席100多个,书架单层总长度1932米;年征订报纸13种、杂志139多种。1994年被文化部授予“三级图书馆”,2013年在第五次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文化部授予“三级图书馆”。

二、图书馆在“创文”工作中的要求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机构,自2014年4月起,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承担不可或缺的责任,创建标准中,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指标都是创建任务的前置条件和必备条件。近一年来,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列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内容来抓,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发挥文化协会作用,打造文化专业团队,扶持鼓励社区文化发展”等措施激活文化发展活力,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次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对我县图书馆而言,即是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者专业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严格要求,还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湟中县图书馆自创建工作开始以来,紧紧围绕创建任务,以促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为目标,认真开展创建工作。

三、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举措

1、强化基层图书阵地建设

湟中县图书馆把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并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纳入图书馆考核指标、发展规划等予以保障。2013年至2015年我馆电脑图书管理系统录入图书23600册,2016年,按照湟中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的意见》,将农家书屋纳入县图书馆管理系统。首批在鲁沙尔镇、上新庄镇等6个乡镇182个行政村实施。共有书籍27.3万册。县图书馆总藏书量为29.66万册。我县常驻人口45.87万人,人均藏书0.64册。县图书馆与18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共借阅书籍18.42万册次,平均每册图书年流通次数为0.62次。

满足读者需求,保障开放时间。我馆各室常年免费开放,免费内容齐全(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基层业务辅导培训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读者办证免收工本费,图书外借实行全馆“一证通”,免费开放时间每周达到了56小时,做到了便民服务。

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图书馆员的行为规范属于职业生活行为范畴,具体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体现我们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技能。思想是工作的动力和基础。图书馆担负着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是一项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这就要求每一个图书馆员应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为此湟中县图书馆积极组织单位业务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观摩学习等不同形式的,对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学习,提高了图书馆馆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将对以后图书馆工作打好了坚强的基础。

湟中县图书馆在2014年至2015年,通过省、市图书馆和业务单位联系,对我馆人员分批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在“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体系服务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共参加培训人次达到16人次,达到308学时。

3、组建图书文化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是很重要的,由于志愿者的类型和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其中不乏第一次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通过规范化的岗位教育培训,能帮助志愿者全面了解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培训是帮助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和服务规范,内容可以包括志愿服务的理念,服务的礼仪和技巧、志愿者的生涯规划等,让其对志愿服务有个基本的了解;专门课程则向志愿者教授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帮助志愿者适应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和工作规则。例如有关图书馆的基本设置、工作宗旨,各种资源的采集、分类、编目、流通、整理等。对于深层次的服务,如参考咨询、信息服务等,图书馆还必须设计更专业、更精细的培训课程。志愿者教育培训的方式亦可多样化,例如开展技术讲座、交流座谈会、外出调研、文化参观活动等。

4、组织阅读活动,拓展服务范围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多年以来我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延伸传统服务模式,走出图书馆为基层群众开展流动服务。为更好地满足多层次、多形态的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找书难的问题,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让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走向更高的水平。

我县流动服务点,共有15个乡镇文化站393个村农家书屋,13个“社区流动图书室”和13个“机关流动图书室”,全县393个行政村全部实施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1)图书馆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活动主题,将进行流动图书进校园活动,为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全民阅读”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图书漂流进校园活动,服务群众达到3400多人次。

(2)1月至3月份,以“科技文化三下乡”、“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科技文化宣传周、世界卫生日、世界读书日、世界禁毒日、国际扫盲日为依托设立图书馆流动服务点,走上乡镇、街头巷尾进行文化宣传服务;进行图书宣传和图书推荐活动,现场给群众免费办理借阅卡和借阅书籍,服务群众达到18000人次。

(3)6月至11月份,针对学校、企业、军营特点,开展流动图书车“三进”活动,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的图书赠送和演讲活动,深入中小学校进行送书、读书、宣传等活动。服务群众达到30000人次。流动图书车到人员集中的地方,与基层群众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图书流动借阅和文化活动宣传服务。

(4)5月至12月份,建立农家书屋管理员联络辅导机制,联合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举办有针对性的科普知识、种养殖等知识讲座,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受益。业务培训每年到乡镇对基层文化队伍的业务培训及服务不少于5次,农家书屋、社区流动图书室、机关流动图书室等服务点的业务辅导不少于1次,辅导500人次。

5、数字化服务

湟中县图书馆网站建立于2015年5月份,主要分布五大块:文化动态、讲座视频、特色馆藏、常见问题、阅读推荐。我馆主要以特色馆藏为主,数字资源达到5.3TB,图书馆主要馆藏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文文献资料。特色电子文献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充分收集了当地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在网站使用期间,为当地群众到馆网站进行,网上查询各类文化及地方特色的相关文献。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具有对本地区各种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发布的职能。图书馆和当地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收集,然后汇总到县支中心,县支中心利用图书馆网站设备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归类、加工、整合。因此可以说,县图书馆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库”,也是当地群众查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聚集点。

全县2014年至2015年,实施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对全县393个行政村全部安装和调试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农家书屋进行了数字资源的观看和阅读,起到了保留了传统的农家书屋,发挥了网络信息数字资源的建设。使“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知识得到充实,管理水平有了提高,责任性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了管理规范化。

通过创建工作的带动,县图书馆在今后的免费开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阵地的作用,进一步丰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努力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惠民的原则,充分发挥县图书馆中心带动作用,不断辐射乡镇和社区、努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图书阅读活动,着力打造图书服务特色项目,形成图书服务新亮点,提升群众满意度。

(作者单位:湟中县图书馆)

猜你喜欢
书屋农家志愿者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大树里的小书屋
志愿者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农家杏树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
博览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