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改进电力行业新闻宣传工作

2016-05-14 14:25夏元明
企业文明 2016年4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电力行业舆论监督

夏元明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电力行业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电力行业新闻宣传报道也在复杂的生存发展环境中得以加强,为电力行业和广大电力企业交流信息、塑造形象、凝聚共识、价值传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与电力体制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电力行业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好电力行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首先要把握其主要特点。“舆论引导、形象塑造、交流经验、社会互动、教育员工、凝聚人心”是电力行业新闻报道的主线。电力企业依托颇具规模的电力新闻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企业的特色、亮点工作和先进典型。电力新闻媒体积极服务电力企业,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对电力行业带来的影响,把电力企业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的具体做法、业绩成果作为报道重点,大力讴歌电力行业各条战线上涌现的先进人物,加大对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法规及政策落实情况的宣传报道力度,较好地推动了电力行业战略规划和工作目标的实现。

电力企业在抓好对外宣传报道的同时,积极办好企业内部新闻媒体。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加强形势任务、重点工作、先进典型、文化理念的宣传报道,积极为企业营造“人心齐、人思进”的主流舆论氛围。电力行业新闻媒体与电力企业内部自办媒体相互呼应,共同发力,为电力行业内聚合力、外树形象提供了有效的舆论支持,也为行业赢得了一定的话语权。

作好电力行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更要厘清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对复杂盥情危机的能力不强、危机管理滞后。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诉求多元多变,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电力行业所处的舆论环境不容乐观。电力新闻媒体和电力企业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突发新闻事件,酿成的舆情危机,常常估计不足,缺少有效的应对,往往导致处置舆情危机最佳时机的流失。

电力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亟待提高。纵观电力新闻媒体和电力企业内部报刊,普遍存在着缺乏贴近性、可读性的瑕疵。不少新闻报道违背新闻规律,缺少丰富内涵,表现形式僵化,削弱了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和媒体功能的发挥。具体而言,首先,“为领导而写”的现象较为普遍。电力企业的对外新闻报道并没有完全处理好“为谁而写,写出后给谁看”的问题。这就使广大电力企业员工的读者产生“究竟是写领导,还是写事件”的疑惑。在电力企业自办的内部报刊网站,几乎都存在围绕领导转的“通病”,反映一线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报道相对较少'篇幅较短、位置也不突出,这种量上的不平衡,拉远了与员工的距离,削弱了员工的阅读兴趣。其次,不够专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以新闻专业水准来衡量,它决定了一篇新闻报道能否打动读者,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一些事实交代不清、不够专业的新闻报道时常充斥在报刊版面或网站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新闻媒体的品质。在电力企业内部新闻媒体上,不够专业更多的表现在新闻文体不严格区分、使用不规范等方面。如:消息没有导语,通篇就是—大段文字。还有一些新闻稿件分不清是消息还是通讯。在标题制作上,除了病句多之外,消息标题和通讯标题混用也经常发生。再次,通俗性方面比较欠缺。一些只有电力行业相关专业的人员才弄得明白的专业术语,在电力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增加了大多数读者特别是社会公众理解的难度,妨碍了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如,一则2013年10月17日的某网站消息《能源局:将争取两到三年内解决弃风限电问题》。消息中使用了一般读者不懂的“弃风限电”专业术语,并没有作出相关的解释。又如:《××电力多项科研成果助力哈郑特高压线路建设》的消息,同样没有对什么叫“特高压线路”进行恰当的诠释。再如:通讯《××发电:国际大都市中的世界火电企业标杆》,报道的开头一段“8号机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41.2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22.6毫克/立方米,烟尘排放浓度为12毫克/立方米。当雾霾已成为令人头痛的话题,××发电公司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现了这座位于国际大都市电厂的生态奇迹。”通讯使用了多个令一般读者难以明白的污染物排放浓度的专业数据。如果报道中使用年度减少了多少吨污染物排放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岂不能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减排的突出成效?

电力企业内部媒体新闻报道不够通俗,主要体现在写作技巧层面。如:新闻报道的语言生硬、空洞,不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新闻报道体裁,新闻报道往往扮演简单的‘传声筒”式的角色。领导说什么就写什么,不能将领导的要求转换成浅显的、员工易于接收的“白话”。人物通讯没有人物刻画、细节描写、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只用纯粹事迹材料的写法,缺乏生动性。

新闻舆论监督相对缺位,削弱了电力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维护公平正义与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行业,其新闻媒体基于家丑不可外扬或者对负面影响的担忧等诸多考量,始终扮演着正面宣传、典型激励的角色,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相对缺位,甚至连反映读者呼声的栏目都不多。缺少站在行业的立场上,履行通过新闻追踪,呼吁各方重视,妥善解决,化解矛盾,警示教育的责任,无疑削弱了电力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探索改进电力行业新闻宣传报道的有效途径

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舆情日趋复杂.内外部各种不稳定因素增多,决定了电力行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在前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塑造品牌形象、教育凝聚员工、优化行业(企业)管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强化舆情应急体系建设,做到预控疏解与主动引导相结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电力行业突发新闻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是连锁、多层次的。电力行业应对舆情危机能力,不但牵系自身利益,而且是外界衡量电力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尺。破解电力行业舆情危机,需要预控疏解与主动引导相结合。首先,要建立完善舆情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预控疏解能力。舆情危机由“突发新闻事件”产生,带有突然性和难以预见性,其爆发的诱因、时间、地点、影响和破坏程度等都是随机和偶然的,突发新闻事件若处理得当,其影响得到消化和缓解则不至于形成舆情危机。要通过普及并强化危机意识,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建立一支应急响应队伍,加强和政府、媒体的沟通联系与协作,采取合理的控制手段和措施,降低突发新闻事件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电力行业(企业)在遭受突然袭击时从容应对,减少损失。其次,要拓宽新闻宣传渠道,增强主动引导的能力。面对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电力企业要在抓好企业门户网站优化改版的同时,积极开发运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电子新媒体,提高主动引导社会舆情的能力。综合运用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内在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发送传递各类信息,使广大员工以及不同领域的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电力行业及企业真实情况,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避免信息暧昧不清、对话缺位。通过运用正面信息主导舆情,对各种苗头性舆情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解答或跟帖,有效发挥新兴媒体预防和减少舆情危机的作用。

改进新闻报道工作,提升宣传引导效果。积极探索实践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提升宣传引导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对于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舆论氛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要切实改进“文风”,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要找准宣传角色定位,突出行业特征、企业特色,充分考虑广大员工的感受,认真研究读者的心理,积极推动新闻宣传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要坚持价值导向,改进各种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提高报道质量。对于行业或者企业的一般性会议、活动和正常性工作要本着“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少报道或不作报道。重要会议报道突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行业、企业领导分别参加专项工作或活动,集中一次报道,严格控制报道篇幅。把更多的笔墨、版面对准一线,留给员工,更多地采写和编发来自一线的稿件。同时,要加强对员工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急切想知道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新闻策划、报道权重。比如:上网电价下调后对燃煤发电企业的利润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会对燃煤发电企业未来的环保工作产生影响?通过类似问题的新闻调查、采访报道,必然会增强新闻宣传的贴近性。其次,提高宣传队伍素质,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报道身边的人,反映身边的事,将新闻报道写得既专业,又通俗易懂,是广大员工和社会公众的期盼。新闻报道的质量最终取决于电力行业新闻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培训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的机制。通过将名记者、名编辑请进来办班培训,将新闻宣传骨干送出去参加业务培训或到权威新闻单位跟班实习,努力造就一批业务过硬的新闻宣传队伍。要加强新闻写作创新实践锻炼。在新闻报道中难免会涉及一些概念和术语。新闻宣传人员要有将其通俗化的潜意识。在报道前,首先要将其弄懂弄透,尤其对一些业内人士熟悉,但社会公众不了解的概念和术语,如:供热成本“元/吉焦”、EPR管理系统、V2G技术、非传统业务等要尽可能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尝试使用一些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遇到用语言难以阐释清楚的,可以发挥图表作用。总之,要充分考虑和照顾读者的语言习惯,自觉向口语化和通俗化的方向努力,致力把生僻的语言、词汇用通俗的“白话”表述出来。再次,要加强宣传策划,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效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电力新闻媒体必须主动出击,精心策划选题,力求同一信源、层次开发、立体互动、多元一体。在宣传报道中,要注重抓典型、抓热点、抓难点,准确把握政策、时机,着力加强企业决策、目标任务、措施要求、文化理念和先进典型的宣传,积极反映广大员工心声。要根据题材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确定适当的报道方式,深挖新闻背景材料,统一新闻报道口径,体现报道体裁的多样性,提高新闻报道的思想深度,努力形成“动态新闻造氛围、典型宣传树榜样、深度报道亮特色、各类言论促引导、摄影图片强视角”的立体化宣传局面。同时,要充分借鉴社会主流媒体先进的版式设计理念,不定期对内部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等进行创新设计,满足广大员工的阅读需求。

完善电力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工作机制。电力行业新闻媒体的责任不只是传播正面的、歌功颂德的新闻,还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舆论监督责任。电力行业新闻媒体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必须加强机制建设,注重方式方法。首先,要建立有利于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工作制度。电力行业新闻媒体开展有效的舆论监督,光靠足够的勇气不行,需要电力行业各级党组织和行政从思想认识上扫除阻碍舆论监督的各种障碍,以“请人打扫卫生”的姿态,关心和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建立有利于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工作制度。把舆论监督作为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渠道和途径,作为调动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手段,积极指导,帮助把关,减少负面效应,扩大正面影响,推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次,要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一方面,以建设性态度从事舆论监督。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着眼维护电力行业、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稳顺的大局,去发现矛盾,查找问题,而不能凭主观意志“找茬子”“寻噱头”。必须着眼解决问题,剖析问题,改进工作,而不能满足于揭短扬丑,图一时之快,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无论是批评错误,还是揭露问题,都要建设性的。要有利于维护行业、企业整体形象、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另一方面,以求实的精神开展舆论监督。电力新闻媒体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把舆论监督的目的,与行业、电力企业党委反腐倡廉工作目标联系起来。必须凭事实说话,用事实监督。通过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掌握准确、全面、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严防新闻媒体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挟私报复、发泄不满的工具。再一方面,以恰当的方法实施舆论监督。开展舆论监督工作难度较大,必须注重方式方法。要从选题取材、遣词造句、切入角度、力度大小等方面认真把握。抓好选题准确、采访深入、播发严格、跟踪报道等各个环节。抓住那些既能反映事件本质,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倾向性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注意火候节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量适度,密度适当,把握分寸。综合运用新闻报道、内参反映等多种形式开展舆论监督,努力做到“解难不发难、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

(责任编辑:罗志荣)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电力行业舆论监督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
电力行业项目费用归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