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加快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动员大会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出席会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主持会议。
努尔·白克力指出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全面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开拓进取、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努尔·白克力强调,要明确目标,形成共识,把对东部地区的要求扩展到全国有条件地区,东部地区的改造任务提前到2017年前完成,中、西部地区也要分别在2018年前、2020年前完成。全国新建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有条件的新建机组都将实现超低排放;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机组都将达到超低排放,现役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为此要重点要做好4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准入标准,科学规划建设煤电项目;二是加大实施力度,全面推进现役机组改造;三是提高淘汰标准,深入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四是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节能升级改造。
努尔·白克力要求,要做好政策支持与创新引领,促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顺利开展。要科学实施改造和关停,确保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各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有序推进改造工作;各发电企业是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抓好分解落实和组织实施;电网企业要按照各省(区、市)的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合理安排系统运行方式和机组检修改造计划;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要切实加强对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的监管。
对口支援革命老区赣州信丰能源项目建设
为贯彻落实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精神,1月4日至6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带队赴江西省赣州市及信丰等县调研,研究推进对口支援赣南原中央苏区工作。
在与赣州市、信丰县座谈期间,刘琦指出,各有关方深入贯彻好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精神,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坚持特事特办、超前谋划,加快赣州市和信丰县能源项目建设,帮助引进新能源装备企业,支持赣南原中央苏区工业增长,带动当地经济振兴发展。
刘琦强调,要采取非常规举措,在赣州电源点和电网设施建设方面予以倾斜,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光伏扶贫等工作力度,有效增加老区群众收入。同时,要重视帮扶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4.9亿千瓦
1月16日,第六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全体大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出席大会并发言。
此次大会重点审议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14—2015年度报告和2016—2017年工作计划及预算,探讨了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形势和国际合作任务。
刘琦在发言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截至 2015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4.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34%;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同时,中国积极支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全球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中发挥的领导作用,2015年参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REmap2030研究等活动,发布并研讨了中国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研究初步成果;同年11月,中国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共同举办“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为促进全球能源转型搭建平台。
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政府和140多个国际机构及产业界的代表参加大会。
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
高压直流工程开工
1月11日,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准东—皖南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宣布准东—皖南工程开工。
该工程投运后,将有力保障长三角地区电力供应,有力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同时,准东—皖南工程是第二条“疆电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是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重点工程。
据悉,准东—皖南工程起点位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终点位于安徽宣城市,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新建准东、皖南2座换流站,换流容量2400万千瓦,线路全长3324公里,送端换流站接入750千伏交流电网,受端换流站分层接入500/1000千伏交流电网。工程投资407亿元,于2015年12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计划2018年建成投运。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东中部送电约660亿千瓦时,减少燃煤运输3024万吨。
全国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解决
近日,国家能源局宣布全国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任务圆满完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使全部无电地区人口用上电。国家能源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协调,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到2012年底,全国还有273万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等省(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涉及40个地市、240多个县、1500多个乡镇、约8000多个行政村。
2013年,国家能源局制定了《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3年行動计划(2013—2015年)》,提出了到2015年底全部解决最后273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目标,到2014年,新增通电人口250万,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实现全部人口通电,还剩下最后23.78万无电人口,分布在四川和青海。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用上电。国家能源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组织协调,加快通电进程,截至目前,青海省最后3.98万无电人口通电,全国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任务圆满完成。
2013—2015年,国家共安排投资247.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45.5亿元,实施无电地区电网延伸和可再生能源供电工程建设。其中,安排电网投资计划206.8亿元(中央资金117亿元),由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新疆、西藏、四川、青海、蒙东电力公司,以及四川省水电集团、内蒙古电力公司等地方电网企业负责实施,共建成110千伏变电站40多座、线路2800多公里,35千伏变电站220多座、线路8000多公里,配变台区1.8万多个、10千伏线路3.6万多公里、低压线路3.9万多公里、户表45万多户,为154.5万无电人口通电;安排光伏独立供电工程建设投资计划41亿元(中央资金28.5亿元),由华能、大唐、国电、华电、国电投、中节能、三峡、中广核、中兴能源公司负责实施,共建成光伏独立电站670多座、光伏户用系统35万多套,为118.5万无电人口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