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是“好教师”?对这个提问,教育研究界已经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好教师有一定的行为标准,有的认为好教师占有稳固的知识基础,有的认为好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理想等等。尽管答案有所不同,但都是指向教师自身的某些特征。我们知道,教师反思的对象都是教师自身的某些方面。因此,教师反思的对象与好教师的那些特征可以视为同一组心理建构。
带着这一认识,在教师反思一事上,我的一项基本判断是:有效教师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能成为刻画教师品质高下的关键指标。正是基于这个判断,教师反思才能获得促进教师发展的潜能,才值得我们去倡导它。可惜的是,虽然有不少关于优秀教师核心品质的描述,但是,这些描述在可信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方面,都存在争议。这表现为关于“好教师”品质的不同描述间有一种逐代演替的关系。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主题转换,正源于此。我认为,尽管在这个学术研究领域存在传统研究主题与新兴研究主题的区分。但是,相继出现的主题,都是对教师发展的不同构想的记录,都刻画了“好教师”的某些特征,在这些主题上的探索都具备促进教师发展的潜力。
—丁道勇
(节选自《唤起教师的理论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