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
绀香时节的清晨,姑苏老城依旧弥漫在浓烟细雨、柳绿莺鸣的春色里,小桥细流潺潺,古巷侬语绵绵,一切都显得宁静与安详。李晶从春眠中自然醒来,这又是他编织美丽一天的开始。作为一名八五后的艺人,他给自己取名“霜天晓角”,嗜好戏曲和收藏古物。他平日就喜欢住在这幽静的旧时的庭院里并取名为嗜闲居,作为自己的工作室。但他却不闲着,每日,李晶就在嗜闲居致力于修复老团扇,同时他也遍访苏州各种手工艺人,并利用各种新老材质、工艺并结合现代理念,设计一些新的团扇。偶尔也会有好友登门造访,品茶、闲谈,兴之所致,亦会唱两曲,甚是欢畅。
梨园惜古物,裁作合欢扇
多年前,李晶痴迷上京剧,在大学期间,怀着一腔的热爱,他有幸得以跟随浙江京剧团的叶盛华老师学了戏,并在学戏闲暇之时接触了不少点翠、老银、扇子等古物,这些让年轻的李晶感到无比惊艳。而团扇这种传统戏曲里的袖珍雅物,本身就集书画、刺绣、镶嵌等工艺于一身,自然成了李晶的心头好。渐渐,他开始攒下钱入手自己的心宜之物。后来,他不时会收到一些老的残破团扇,有一些除了扇框,扇面早已破烂,这触发他萌生了修复这些旧扇的构想,他按照自己的审美,希望恢复这些雅物原有之美。学艺术设计出身的李晶便这样开始了他修扇制扇的生涯。扇面损坏的,就给它配上新的或者老的缂丝、绫罗、刺绣等扇面;扇柄损坏的,就让银匠师傅细细镶嵌上錾刻的银花片,有合适的老银花片就更好不过了;一枚穗子也要不同师傅进行处理,编绳得找最好的师傅,回龙须的流苏也得单独让师傅制作,再配上一些新老可人的小零件作为挂件,一柄团扇需经历八、九道工序方告完成。
李晶坦言他的团扇修复不是“修旧如旧”,而是更多地融入当代设计的理念和自己的构思。他把自己的心血倾注于小小的扇面之上,一丝一线再三推敲,一寸一尺苦心经营。经过他修复的团扇,无不旧貌换新颜,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渐渐,李晶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独到的审美能力,使得他的团扇在业界得到了一致好评。而各路访客就如被他扇中的芳华吸引的蝴蝶,翩翩而来。
一寸缂丝一寸金,古朴简约只求美
李晶之前是喜欢折扇的,后来又爱上了缂丝,作为一名年轻人,他希望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工艺,于是想把缂丝和扇子结合起来,之后才开始做缂丝团扇,并且通过收集、欣赏一些老的团扇,渐渐对团扇有了自己的理解。他从宋人花鸟画中汲取灵感,将花鸟、鱼虫等题材绘于画稿,也有在其上题诗作赋的,为团扇修复注入新生机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美学的韵味。长期的戏曲艺术熏陶和收藏鉴赏之路,塑造了李晶个人独特的审美风格,特别是梅派京剧中的典雅大方,儒雅端庄,以及昆曲的浪漫飘逸,早已融合在他的一丝一扣中。
而要扇面上织出宋画的神韵,非缂丝莫属,这种古老的织造工艺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纬线并不横贯全幅,而仅在需要处与经线交织,正反两面如一,在不同色彩的轮廓之间并不相连,凭空背光观察可见点点孔隙,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有如以刀镂刻而成。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可以模仿出书法的效果。而曹雪芹就极爱缂丝,《红楼梦》中描写的服饰大量都是缂丝的,可谓一寸缂丝一寸金。
所以有时候遇到喜欢的缂丝片子,李晶都珍藏在自己的老柜子里,合适的就用来做团扇。一般一柄扇子的修复和制作,李晶亲自负责扇面的画稿手绘和其中的装裱工艺,他把稿子描绘下来,再请苏州老师傅帮忙制作缂丝片子,得按照缂丝的制作工艺来画稿子,和一般的描稿有较大差别。然后去配线,配线好后送去给缂丝师傅制作,制作好要自己修理线头。熟练的缂丝师傅做一片也至少需要两周的时间。有时候遇到好的料子,李晶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扇子做出来,他笑言哪怕睡觉也会辗转反侧,就像热恋的情侣一般,希望能尽快见到对方。
除了缂丝,章绒、宋锦,甚至是老的绫、罗、纱等材质,李晶也都乐于尝试。一些残破的扇面,如果单纯修旧如旧,残破的扇面也无法恢复原貌似,所以李晶更愿意把自己收藏的刺绣布匹老料用作扇面,这样的效果跟多时候比修复前的效果更好。把团扇,融合了书画与刺绣两种美,一可欣赏,二可把玩,当然在李晶看来,扇面不是图案的花样越复杂就越适合做团扇,就算找到了图案美的扇面,也很考验构图,一寸之差,整个扇子的味道就不样了。
一把扇框几层工,独具慧心方为雅
李晶常说,扇面之美只是其一,扇框、扇坠也很重要,它们本身就结合了诸多的工艺,要求一向严苛的李晶,在修扇制扇的过程中会仔细把好每一道关,每一道工序,他都找最好的艺人来完成。有时候与艺人切磋时他也常常会蒙生新的想法,把传统的工艺与题材延展到现代的精神和审美中来。
团扇的扇骨,李晶不仅仅使用湘妃竹,也挑选罗汉、象牙、紫竹、凤眼、梅鹿、紫竹、玉竹等,都是精选的好料。起初,李晶在修扇的过程中还会加入自己收藏的老物、像点翠、老银、老玉来作装饰,渐渐,他发现可以同时配上的工艺还有金银錾刻镶嵌、烙画、雕刻、结绳等。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他可以不计成本,单就一个扇坠,除了人造丝他也有更多的尝试,真丝配老物,玉器、翡翠、牛角、老银,甚至一个多宝串都不为过,在审美诉求上他从不苛刻压抑自己的创意尝试。这些在李晶看来,与利益无关,仅仅是为了他心中之美、心头所好。
文化底蕴深厚的姑苏古城云集了各种工艺的民间工艺艺人,为李晶的团扇修复和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他们的绝活都可以被李晶利用起来,施于扇子之上。如今的嗜闲居,云集了十几为各种门类的高超艺人,李晶就负责扇子的整体把控,他早已从单纯的“工艺修复”进化成了“设计创造”,在团扇这样的“怀袖雅物”之上呈现传统的工艺,使之有了实用性,得以传承。
在李晶看来,传统是个大宝藏,而团扇是很好的媒介,它融合了十几种传统手工艺。把团扇的修复和制作坚持下去,也是在发扬这些传统工艺之美。他痴于此道,也乐在其中。(编辑/陈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