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济苍生

2016-05-14 16:37贺雅文陈达平
当代党员 2016年4期
关键词:萝卜贫困户村民

贺雅文 陈达平

2015年12月10日,巫山县骡坪镇仙峰村。

这天一早,贫困户袁洪平就来到村便民服务中心。

一大群村民已经到了。

他们笑着嚷着,把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胡祖定围在中间。

袁洪平定睛一看,全是村里的贫困户。

“胡助理,帮我填一下贫困户脱贫验收表。”有人叫喊。

“也帮我填一下!”袁洪平赶紧挤上前去。

“莫慌,一个一个来!”胡祖定大声招呼。

良久,终于轮到袁洪平了。

胡祖定捏着验收表,逐项询问。有住房、有路行、有水喝、有学上、有医疗……得到答复后,他在各栏逐项打上评分。

“洪平,你91分,脱贫了哟!”胡祖定笑着祝贺。

“有朱主任相助,还能不脱贫!”袁洪平眯眼扬头,竖起大拇指做了一个“赞”。

一天前,这位被点赞的“朱主任”才跟袁洪平见过面。

一个“烫手山芋”,他不仅敢接,还紧紧捧在心间

12月9日,仙峰村。

一片长势喜人的萝卜田里,袁洪平正低头刨大头萝卜。

身旁一声吆喝忽起:“洪平,今年萝卜长得不错哟!”

袁洪平一抬头,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正往田里钻。

那人约莫五十岁,花白头发剃成了板寸,中等身材,肌肉结实,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面庞飘满“红云”,看着就像个农民。

他就是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

“朱主任,又来扶贫了?”袁洪平伸直腰杆,抹了把汗,“托朱主任的福,今年我凭2亩大头萝卜和5头猪,脱贫有望了。”

“收了萝卜,赶紧卖到楚阳红农业公司,等着收钱。”朱主任熟练地拨拉开萝卜叶,走到近前。

“从种田养猪到招商做买卖,朱主任,你真是全才!”袁洪平乐呵呵地夸赞。

袁洪平说的还真不是恭维话。

在巫山乃至全市扶贫战线,朱钦万的确堪称“全才”。从事扶贫工作8年,他和同事们已帮助约11万群众脱贫。

他总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协助县委、县政府完成了全市首个整乡生态扶贫搬迁项目。

他率领团队锐意创新,为贫困山乡催生了上百个致富项目。

名气大了,朱钦万也开始面对一个问题:“巫山地处秦巴山区,山高坡陡,耕地零散,贫困农村面积大,扶贫脱困门槛高。别人都怕这个‘烫手山芋,为何你却能干得风生水起?你有什么窍门?”

“窍门没有,就是要懂得‘三个一。”朱钦万说,“干扶贫工作,必须要有一股牛劲,一双慧眼,一颗善心,才能做出成绩。”

一股牛劲,令他踏遍青山,开辟出条条致富大道

认识朱钦万的干部群众都说,朱主任身上有股子牛劲。

对朱钦万的牛劲,原庙堂乡搬迁户袁孝英深有体会。

那是2008年的一天。

天刚亮,袁孝英打开家门,便看到门外站着一个男人。

此人中等身材,花白头发剃成了板寸,黝黑的脸上堆满“红云”。

这不是被她和丈夫撵走的扶贫干部吗?

深处大山腹地的庙堂乡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传统扶贫战术不能奏效。怎么办?

这时,刚刚就任县扶贫办主任的朱钦万带人经过仔细调研,提出了“以退为进”的新战术——通过整乡扶贫搬迁,引导乡亲们到交通、产业和生态等基础条件更好的新家园生活。

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整乡搬迁很快启动。

消息一出,当地村民立即分成了两派。99%的村民表示“愿意搬”,而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却表示“故土难离”,说啥也不搬。

袁孝英和丈夫曹学弟就属于后者。

一天前,朱钦万和同事来到袁孝英家,动员他们参与搬迁。

面对干部的苦苦相勸,袁孝英和丈夫毫不领情。

“在山上住了大半辈子了,不走!”二老吆喝着,将来人撵出了门。

碰了钉子,朱钦万却不气馁,索性就在袁孝英家门外守了一夜。

当袁孝英看到在寒风中守了一夜的朱钦万时,心理防线瞬间松动。

老人终于让朱钦万进了门。

进门坐下,尽管身子还有些发抖,朱钦万仍旧立即当起了“说客”:“您二老孩子不幸早逝,全部希望都放在了孙子身上。搬出大山,孙子就能获得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何乐而不为?再说了,搬出山后,你们也可以更好地安度晚年……”

“软磨硬泡”下,老两口终于点了头。

两个月里,朱钦万等27名干部天天进村入户探虚实、作动员,磨破嘴皮子,踏破鞋底子,最终顺利完成了全市首个整乡扶贫搬迁工程。

凭着这股牛劲,朱钦万和同事们8年来相继引导6万乡亲参与生态扶贫搬迁,帮助6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一双慧眼,让他善抓机遇,变不可能为可能

2015夏天,巫山县建平乡春晓村。

殷勤招呼着如织游客,望天坪度假村农家乐业主吴宝清双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自从朱主任把我们村打造成休闲农业度假区,日子就好起来了。去年,我们一家的收入有30多万元!”吴宝清说。

春晓村和县城隔江相望。因为区位闭塞,山高坡陡,饮水困难,这里曾经是一个市级贫困村。

贫困,逼着年轻人竞相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和孩子困守山村。

直到2013年,朱钦万受县委、县政府之命前来调研。

“以前,扶贫就是‘授人以鱼——给钱救济,结果老百姓领到钱就花了,当地贫困局面却毫无改变。因此,我就琢磨,要解决贫困问题,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朱钦万说。

如何“授人以渔”?

“你得有一双慧眼,才能从当地资源中发现潜在的致富门路。”朱钦万说。

为寻找致富门路,朱钦万天天往村里钻。有一些日子,他来到贫困户吴宝清家“借宿”。

白天,他和吴宝清一起爬山下田,琢磨当地能发展什么产业;夜里,他俩同塌而眠,畅谈脱贫致富的各种可能。

闲谈间,吴宝清说到了一件事。

因植被茂盛,海拔又高,望天坪的自然美景常常引来城里人观景拍照。

有一次,一个驴友到山上拍了照片,腹中饥饿,就想寻一个农家乐吃饭。

却不想,苦寻无果,他只好来到吴宝清家,想“搭个伙”。

朴实的吴宝清立即拿出最好的洋芋米面款待他。

那驴友吃饱喝足后,临行前塞给吴宝清15元钱。

听了吴宝清的讲述,朱钦万一拍脑门,大喝一声:“有了!”

他立马赶回扶贫办,提出了“春晓村脱贫作战计划”——打造休闲农业度假区。

计划虽诱人,却没人敢出来承揽。

关键时刻,朱钦万又站了出来,代表村民和相关企业接洽,引来了投资,又组织村民成立农家乐行业协会,依托度假区打造农家乐配套体系。

一年下来,望天坪度假区初见雏形,游客纷至沓来,村民收获了第一桶金。

8年来,朱钦万凭借一双慧眼,将产业扶贫经验从“点”推广到“面”,探索出“1+3+新兴产业”的县域扶贫特色产业模式。

所谓“1+3”,就是按高、中、低山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以山羊、脆李、中药材和烤烟为主的“1+3”特色经济,确保贫困村有2—3个特色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培育1—2个增收产业。

所谓“新兴产业”,就是发展以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规划一个、打造一个、见效一个。

8年间,“1+3+新兴产业”模式已帮助约11万贫困群众圆了致富梦。

一颗善心,使他情系百姓,为贫困群众解急救难

2012年夏天,朱钦万接到一个告急电话。

电话那头,平河乡陶湾村一位姓陶的农户言语急切:“朱主任,我们村吃水问题没解决,扶贫办能不能出手帮一把?”

放下电话,朱钦万眉头皱成了一团。

“朱主任心软了。”有同事“预言”。

果然,接下来一些日子,朱钦万亲自跑到陶湾村调研,发现当地连水源都成问题。

朱钦万赶紧召集乡亲,连开三场村民大会,商讨对策。

其间,有村民提议:相邻的竹贤乡石沟村水源丰沛,不如从那里引水。

然而,石溝村和陶湾村相距20余公里,从石沟村引水成本太高。

看到村民失望的表情,朱钦万心软了。

他不辞辛劳,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筹集到约60万元资金,又带着技术人员登临岩壁,勘察蓄水池和自来水管道的架设位置。

三个月后,陶湾村引水工程胜利竣工。

当清凉的自来水从水管里喷涌而出时,引来村民一片喝彩,还有不少人喜极而泣。

有熟悉朱钦万的干部说,他这个扶贫办主任什么都管——哪个村没水吃了,他要管;哪个乡没有桥过河,他要管;哪个村小上课没桌椅板凳了,他也要管。

“连过河、吃水、上学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脱贫致富!”对此,朱钦万一点不含糊。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管好这些事,朱钦万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在我的记忆里,只要朱主任没出差,每天他都是最早到办公室的。”朱钦万的同事陶博说,“办公室早晨的第一盏灯是朱钦万点亮的,而这盏灯通常也是最晚才熄灭的。”

还有人算过一笔账——8年间,朱钦万三天两头往村里跑,以平均每次往返20公里计算,他至少已奔波了上万公里。

因其在扶贫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朱钦万被评为全市唯一一个“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而在全市扶贫工作考核中,巫山县扶贫办也名列前茅。

猜你喜欢
萝卜贫困户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萝卜蹲
买萝卜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