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变味:商业恶搞下的蛋?

2016-05-14 13:45
求学·素材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广告词逻辑商家

【素材点拨】在商业的逻辑下,完全堵住消费成语的通道很难。我们与其忧心商家对成语的篡改,不如让自己多一点怀疑精神,埋头弄清成语的来龙去脉。

【适用文题】怀疑精神/辨别能力/语言文化

2016年新年已至,有3部片名改编自成语的电影纷纷上映:《怦然星动》《从天儿降》《不可思异》。这3部影片的质量引发网友吐槽,片名更是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电影拍不好也就算了,误导孩子写错成语怎么办?更有网友调侃,这3部电影应该叫“成语挑错字”系列或者“改编成语杀手”系列。之前,被篡改的成语不时出现在广告语中,为此广电总局发布相关规定,禁止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使用根据网络语言和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然而效果似乎并不明显。这不禁让我们对当代儿童的语言文化培养表示担忧。

事实上,乱用成语的又何止是电影?一则药品广告的广告词“咳不容缓”让人看到的是药效的神奇,但幽默风趣的风头几乎遮盖了成语的来历;一则空调广告的广告词“终身无‘汗”道出了空调的制冷效果,却也在无形中让“终身无憾”退居幕后。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除却幽默与调侃的因素,改编成语背后的商业利益恐怕才是这些广告和电影考虑的首要因素。

以商业的逻辑对成语进行消费,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这或许无可厚非。商业逻辑考虑的是利润,而不是什么社会影响,也不是所谓的良好的语言环境,更谈不上传承文化。因此,把语言的规范使用寄托于商家的良心发现无异于与虎谋皮。在利益面前,人要保持一份淡定,很难。

猜你喜欢
广告词逻辑商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泥塘广告词
还可以转转
广告词等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