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校中职预科学生物理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6-05-14 13:32李晓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1期
关键词:物理课教学模式

摘要:本研究从竞技体校中职教育的职业技能性及教学实际出发,分析教学现状,初步构建了“科学引导—重视实践—广泛交流”的物理课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这一教学模式在物理课教学中应当如何具体把握。

关键词:物理课;教学模式;竞技体校;中职预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239-02

竞技体校中职预科学生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长期以来,竞技体校学生在追求运动成绩提高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文化课的学习。物理课作为文化课之一,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学科作用,究其原因,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凸显的种种弊端不无关系。本研究从竞技体校中职教育的职业技能性及物理课实际出发,研究探索如何改革我院竞技体校中职预科学生物理课教学,形成有效的物理课教学新模式。

一、竞技体校中职预科学生物理课教学现状分析

1.生源复杂,学习起点较低。我院竞技体校中职预科学生大部分是小学毕业后入体校学习,来自区内不同盟、市,主要由学生自愿和教练员选拔入校,没有文化课考核,有的学生甚至小学教育并没有完成,有些年龄小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也不熟练。所以,学生首先存在着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起点不一的“先天不足”。

2.学习时间有限,课堂教学松散。学校安排半天训练,半天文化课学习,物理课课时安排是预科二年级学生每周2课时,预科三年级学生每周3课时。遇有个别运动队学生参加比赛或者集训时,这部分学生只能耽误文化课学习。所用教材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课本。在课堂上,学生上课常常是连课本都没有,纸、笔都不带,教师教学每每因学生手中无课本、无笔、无练习本而陷入尴尬。

3.教学环境及实验设施简陋,教学僵化。由于存在长期的投入不足,目前的教学环境还是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室,没有方便的室内电化教学设备。物理实验室基本没有适合中职预科学生的实验设备,实验室没有专职人员管理,物理课实验教学尚不能顺利进行。

目前物理课教学基本维持着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对物理课存在畏难情绪,有限的学习时间得不到有效利用。物理课程所承载的基础文化教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功能难以实现。同时,长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劳动陷入教条化、形式化之中,工作变得单调、机械,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教得没劲,教学出现了僵局。

二、改革教学,合理构建新的物理课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在各类教学中,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片面强调知识灌输,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缺少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美好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基于以上的学院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特点,我们将教学模式构建为“科学引导—重视实践—广泛交流”的物理课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是指在整个物理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运动训练情况,学生思维、智力等心理特点为依据,结合物理课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和智力得到发展;注重在物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同时,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学习、生活中的各类有关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科学探究,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文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面,最终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为了更好把握这一教学模式,使其发挥有效作用,在物理课教学中,重点是要展开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认识学生特点,降低教学难度,精简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实施教学。由于学生存在着如前所述的“先天不足”,加之学生运动训练占去时间、精力,与其每次上课学生因为听不懂所学内容而萎靡不振,不如把教学内容的难度先降低下来,从学生知道的东西讲起,从学生了解的东西讲起。比如摔跤、柔道、拳击队的学生对身高、体重这些内容一定不陌生,那么在学习长度测量、质量、密度、重力等物理内容时,就从他们熟悉的内容入手,问一问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多少,用什么工具测量的,单位是什么,等等;长跑、短跑、竞走、以及足球队的学生讲求速度,那么在学习时间、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这些物理内容时就可以加以利用;而在学习弹力、机械能及其转化时,可以联系跳高运动员的撑杆跳、篮球运动员的投篮运动、投掷运动员的投球运动、体操运动员的上下翻转运动等。

降低教学难度,有效利用学习时间,还需进行学习内容的精简,为此将物理课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化归类。例如将课本十二至十五章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压力和浮力、功和机械能这四章紧密联系的内容,精简合并为运动、力、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力和功、简单机械、机械能七块相对独立的内容,学习每一模块时还可以从最简单的“力”讲起,每一模块都是对“力”这一重点内容的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于“浮力的应用”这一难点内容只在“阿基米德原理”这一模块介绍学习。这样,既简化了教学,又便于学生学习,同时也是应对竞技体校中职预科学生常常有集训、个别训练队外出参加比赛情况或者因为一段时间没有学好,而出现下一段时间跟不上进度这些典型问题的好办法。

竞技体校中职预科学生从年龄上看,大部分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其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但其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还非常明显,其思维仍然是不能脱离对象进行的。所以,物理课上,还要尽可能借助各种实物进行对象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

2.增强知识实用性,提高学生生活技能,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抽象的物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在获得一定操作技能的同时体验学习的成功,从而树立起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

比如:说一说哪段是物距,哪段是像距;学习电路,就让学生来拆装一下手电筒,实际连接一下这样的简单电路……通过简单的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习的兴趣,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使学生在学有所获中树立学习信心。

3.贴近现代生活,增加科学人文教育,广泛交流,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搞体育的学生也绝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现代教育理论已经让人们意识到教师的教学绝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时刻应当把学生当成完整的“人”来看待,当“人”来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伴随着情感体验,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果物理课教学只是一些知识的获得、概念的形成,而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结果也只能是空洞的教学、不成功的教学。

物理课中的好多内容是与现代科技息息相关,物理学科的发展本身也是见证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物理学史中也蕴含着宝贵的物理人文教育素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握教学时机,作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在教学中不光会增加教师的亲和力,更重要的要会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愿意倾听,愿意倾诉,对同学、对老师,对他人多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些沟通的内容,这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课下的阅读、课后的学习。只有学生真正地开始主动地获取知识了,这种教学才算是有效的。

物理学中科学家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哥白尼等人的故事,可以鼓励学生来看一看,讲一讲,问一问学生对他们有什么启发。

综上所述,物理课教学要立足学院教学条件、现状,以教师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重视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提高和科学人文素养的形成。新的物理课教学模式还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充实,也需要得到学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练等的多方配合。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重视学生文化课教育,科学严格管理,新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对学生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先国,等.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3).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李晓红.基于学生多元智能的中学物理差异教学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5]李晓红.“透光镜”研究综述[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l Reforming of Physics in Sports School

LI Xiao-hong

(Inner Mongolia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51,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gives an analysis of physics teaching present condition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and a new physics teaching model which is directing the students scientifically- emphasizing the experiencing teaching-communicating widely is constructed preliminary.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examples,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grasp the model meaning in the physics teaching experience.

Key words:physics teaching;teaching model;sports school students

猜你喜欢
物理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跳出专业视阈谈大学物理课与微积分的糅合教学
通信手段
答非所问
动起来的物理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神奇的液体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