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与批评:以队伍建设推动学术创新

2016-05-14 22:22汤建萍
雨花·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叙事学文论当代文学

人才是推动文学评论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十分重视文艺评论工作,尤其重视文学评论人才队伍建设。2001年9月,成立了专门的文艺评论机构———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会成立十几年来,积极组织召开研讨会,为作家与评论家面对面交流搭建了平台;开展文艺评论家采风、对外交流等活动,拓宽了评论家的学术视野;以刊物《创作评谭》为阵地,大力宣传推介作家评论家。协会的成立,对加强江西省文艺评论家队伍建设、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及文艺评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江西高校加大了对文学硕士及博士学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实了江西文学评论家队伍。新世纪江西评论家队伍大致形成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20世纪60、70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代评论家,包括吴海、舒信波等人,他们在新世纪仍然笔耕不辍;第二梯队是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进入文论界的中年评论家,包括张渝生、周平远、赖大仁、颜敏、傅修延、夏汉宁、邹忠民、黄振林等人,他们以高度的人文关怀和可贵的敬业精神,以深厚的学术涵养和扎实的理论修养,从事文学批评与理论探索,他们在新世纪迎来了学术研究上的丰收期,其学术成果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第三梯队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研究的青年专家学者,包括胡建次、龙迪勇、詹艾斌、胡颖峰、李洪华、江腊生等人,他们思想活跃,有锐气和勇气。随着文学评论家队伍的发展壮大,江西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的氛围日渐浓郁,学术成果层出不穷。

新世纪江西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表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一是理论建构和理论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比如,傅修延倡导“中国叙事学”,龙迪勇专注于建构“空间叙事学”,赖大仁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创新研究,周平远倡导“重建文艺社会学”,等等。二是批评视野越来越开阔、开放。三是学术交流频繁。虽然从全国范围看,江西的文学理论评论总体水平不高,但江西在文学研究的某些领域优势明显,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只要我们继续发挥优势,继续保持活跃自由的学术氛围,江西的文学批评与理论探索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沿途所看到的风景也会越来越美。

一、叙事理论的建构与叙事学重镇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于法国。80年代初,叙事学登陆中国,90年代,叙事学研究在国内形成热潮。如今,叙事学已成为国际、国内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江西的叙事学研究起步早,起点高。傅修延是国内较早涉足叙事学领域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在多伦多大学访学时受到批评大师诺思罗普·弗莱的亲自指导,回国后即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叙事学研究。90年代以来,傅修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叙述学”、国家教委项目“中国叙述学”以及研究叙事文本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出版了《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1993)《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1999)《叙事:意义与策略》(1999)《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2004)等专著,发表了《中国叙事传统形成于先秦时期》《从西方叙事学到中国叙事学》等论文,对中西叙事传统与理论作了多角度深入细致的比较和探讨,提出了“章法”、“标示”、“动力”等新的叙事概念和范畴。

傅修延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早在《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一书中,他就对中国叙事传统中的很多重要问题,从源头上进行了探讨和解决。自2007年至2010年,傅修延接连推出了《赋与中国叙事的演进》《试论青铜器上的“前叙事”》《试论〈山海经〉中的“原生态叙事”》《元叙事与太阳神话》等论文,对中国叙事传统作了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挖掘。这些厚重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他建构“中国叙事学”准备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后来的研究者也有强烈的启示意义。

听觉叙事是叙事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2013年,傅修延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听觉叙事研究”,并发表论文《听觉叙事初探》。正如他在《听觉叙事初探》一文中所说:“开展对听觉叙事的专门研究,既是对视听失衡现状的一种理论反拨,也是人文学科‘听觉转向的逻辑必然,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正向研究者发出强力召唤。”该文从研究意义、研究工具、表现形态三方面,对听觉叙事进行了初步探究。

20世纪后期,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随后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龙迪勇是国内最早进入空间叙事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2000年,龙迪勇发表了他的首篇叙事学研究论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此后十几年间,他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他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叙事的空间维度研究”、“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比较研究”。他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成果《空间叙事研究》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于2014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江西到目前为止只有3部专著入选。

龙迪勇的专著《空间叙事研究》历时10余年完成,该书既全面研究了传统的以文字写成的文学文本的空间叙事问题,也深入考察了传统上被划归为“空间艺术”的图像的空间叙事问题(跨媒介),还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历史叙事领域(跨学科),对历史叙事的空间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书中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是作者首创的,比如“主题———并置叙事”、“分形叙事”、“空间表征法”。《空间叙事研究》是空间叙事学的奠基之作,在叙事学研究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2014年11月16日,“《空间叙事研究》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空间叙事研究》的出版、龙迪勇的学术贡献与治学特点以及“空间叙事学”的建构及其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空间叙事研究》是具有高度原创性的学术著作,它的出版,对推动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对不断创新叙事学的研究视角、拓展叙事学的研究领域具有积极作用。

在傅修延、龙迪勇等学者的引领下,江西叙事学研究发展迅猛,其学术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刊物《江西社会科学》自2006年第10期开始推出“叙事学研究”专栏,至今已刊发相关论文200多篇,其中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2013年入选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相继成立,一批有志于中国叙事传统或叙事理论研究的年轻学者加入了这两个学术团队。如今,这批年轻学者已陆续推出了各自的叙事学研究成果,如张泽兵出版了专著《谶纬叙事研究》(2013)。自2007年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联合其他单位或机构,举办了首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及多场全国性叙事学专题学术研讨会,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叙事学界密切互动。江西省社科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还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于2008年共同创办了《叙事》丛刊。

21世纪以来,江西省在叙事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叙事理论建构方面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和鲜明的学术个性,因而被学界誉为“叙事学重镇”。

二、走综合创新之路的中国当代文论与文学批评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尤其是在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文学观念及其理论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文学理论何为?又何往?是被彻底解构,还是重新建构?与此相关的是,当代文学批评也一直饱受诟病。正如有学者所说,“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然而,作为文学活动的两翼之一,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比起来,尚未真正做到比翼齐飞,无论是从业者的公众知名度还是精神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均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则与批评理论建构的不足、批评话语原创的乏力以及批评价值观的迷乱等等有关。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进行理论反思。”①

当代文论走向及文学批评理论重构等问题,在我国文论界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一直持续至今。江西评论家赖大仁、周平远、颜敏、陶水平、傅修延、詹艾斌、杜吉刚、江马益,积极参与了文艺学领域这些前沿问题的讨论,为中国当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理论建设贡献了力量。

赖大仁是国内知名的文艺理论家,他长期致力于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且卓有成效。新世纪以来,赖大仁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文学理论观念的嬗变与创新研究”,并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文艺理论研究》《文艺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艺批评与理论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出版专著《文学批评形态论》(2000)、《当代文学及其文论:何往与何为》(2008)和《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2013)。他还曾担任第三届、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终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终评)。

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赖大仁倡导重建当代文学理论体系。在《新时期三十年文论研究》《当代文论变革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当代文论研究:反思、调整与深化》等系列论文中,赖大仁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变革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深刻反思,深入分析了文论变革所带来的问题,并为文论重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和观点。他认为,针对当代文论变革发展中带来的新变化和新问题,有必要在反思中调整理论立场和研究思路,以适应当代文论进一步建构和创新发展的要求:一是由追逐“文化研究”回归到立足“文学研究”;二是由注重阐释现象回归到致力思考问题;三是由注重生产“知识”回归到努力重建“理论”。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站在建构性的理论立场,可以寻求朝着人学的方向,从人学与美学的视界融合中来观照和研究文学问题,在事实与价值、学理与信念统一的基础上,深化推进当代文论的理论建构。在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方面,赖大仁特别关注当代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他的专著《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对当代文学批评所涉及的价值观念系统,包括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并联系当代文学批评实践问题加以评析,进而思考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重建问题。学理思考探讨与现实观照评析相结合,视野开阔,富于启示意义,是该著作的主要特色。

周平远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文艺社会学视角,来观照中国百年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历史进程。他在《从“泛学科化”到“去学科化”———文艺社会学视角的中国文论30年及应对策略》中指出,中国文论30年所经历的从“去政治化”到“泛政治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泛学科化”到“去学科化”的过程。对于当下中国文艺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来说,建设具有“多维论”性质的文艺社会学现代形态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他的专著《文艺社会学史纲———中国20世纪文艺学主流形态研究》(2005),从文艺社会学视角,运用历史与逻辑、实证与思辨、考据与阐释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论带史,对中国文艺社会学学科百年发展的知识背景、文化语境、学理依据、学术范式、学科建构、学派分化及其互动关系和辩证逻辑、学科重建及其基本策略,进行了梳理、考辨、阐释与论述,凸显了作为学科史的文艺社会学的历史走向、学理依据、核心命题、话语方式、逻辑结构、理论意义与社会价值。该著作材料扎实、逻辑谨严、自成体系,多发前人所未言,填补了学科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该著作得到了省内外知名学者以及媒体的高度评价,并于2007年获江西省第十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第二届江西省优秀理论成果奖。

在赖大仁的著述中,他反复强调要坚持文学研究的科学态度,倡导将文学研究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科学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起来。在坚持科学主义立场的同时,高扬人文主义精神,这正是赖大仁在其学术生涯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学术追求。在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上,赖大仁和周平远两位先生可谓不谋而合。“在周平远的学术研究中,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这就是他从事文艺理论批评研究的价值取向———实现科学主义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的辩证统一。他试图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二者融汇贯通,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②

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还有詹艾斌的专著《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2013),傅修延主编的“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与创新”丛书(共四册)以及陶水平的《阐释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创新》、江马益的《问题的问题:学术与文艺学边界之争》、杜吉刚的《政治维度的弱化与遮蔽———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重大偏失之一》、詹冬华的《现代西方“哲性批评”的学理逻辑与价值诉求———兼及对中国当代文论批评建设的启示》等论文。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当下中国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进行了深度思考,这种积极介入理论热点和理论前沿的学术姿态,彰显了江西学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文关怀。

颜敏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同样充满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当代学院批评的情境与问题》一文中,颜敏对学院批评的历史、现状和走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文章从学院批评的历史缘由切入,分析它的特质及其价值意义;又从它的现实情境入手,剖析当代学院批评的症状及其症结;最后分析它的发展态势,并探讨了当代学院批评走出困境现实的途径。颜敏的论文《当代文学批评的症候分析》,则直接指向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种种病症。文章从文学批评脱离社会现实、批评主体深受文学体制束缚、批评文体遭受世俗社会庸俗病菌的侵蚀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病象及其症结作了阐述。

此外,江西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吴海、赖大仁、周平远、颜敏等专家学者,发表了多篇相关的研究论文,如吴海的《邓小平文艺理论的创造性与发展观》,颜敏的《毛泽东〈讲话〉: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理论丰碑》,周平远的《三代领导人论文艺的方法论启示意义》,赖大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形态》,龙迪勇的《从抽象到具体: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思想路径》,杜吉刚的《“左联”时期国际路线下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专著有赖大仁的《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2008)以及周平远等人的《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史进程》(2014)。

三、异彩纷呈的文学批评

随着江西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和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新世纪江西文学评论界的学术氛围日渐活跃起来,评论家的底气和勇气不断增强,批评视野也更加开放。江西文论界的专家学者既关心和评论江西本土的文学创作,又积极关注全国文学发展态势,参与文坛热点焦点话题的讨论;既将批评的触角伸向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又将文艺思潮、文艺现象、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等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纳入眼底;既能对文学文本进行微观研究,又能从宏观上研究和书写江西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艺批评与理论史等。从批评主体看,有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作协的作家。从批评形态看,有审美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文化批评等等。批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有马克思主义、叙事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等等,不一而足。

(一)文艺争鸣

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坛接连出现诸如“文学死了”(叶匡政)、“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顾彬)、“小说已经死了”(王泽群)之类的声音,文论界就此引发了关于“文学是否死了”的激烈而持久的论战。2009年,赖大仁发表了两篇文章———《也谈小说“死”与“生”》和《文学“因何而死”与“因何而生”》,对这场论战作出了积极反应。《文学“因何而死”与“因何而生”》表达了如下观点:第一,不能说文学已经死了,事实上它现在还活着,而且还比较富有生命活力。第二,文学也不见得必死无疑,它的未来命运实际上仍具有多种可能性。文学是否继续生存发展,关键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人们是否还需要它,以及在什么样的意义上需要它。第三,当下文学的确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危机,这主要表现为,在文学“边缘化”之后,在大众文化的裹挟和消费市场的吸附之下,文学有可能陷身游戏主义、消费主义而“娱乐至死”。面对当今的文学现实,文学有必要做一种“反向”的努力,即适度抵御当下普遍流行的游戏化和娱乐化倾向,坚守文学应有的审美精神和艺术品质,坚守自身的“文学性”。

《创作评谭》杂志与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0年共同推出了“第一视界”栏目,不定期组织省内外评论家就文坛现状、文艺现象及作家新作等话题进行评论,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10年第6期,《创作评谭》讨论的话题是当今文艺“三俗”(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现象。周劭馨、赖大仁、陈平辉等学者参与了讨论并发表文章。周劭馨在《坚守文艺的精神品位》中指出,当今中国文艺是三驾马车,各跑各的道,即“主旋律”文艺、严肃文艺、通俗文艺三者并存。但是,大量的文艺精英都在搞严肃文艺,与“主旋律”与“通俗”都不搭界。严肃文艺的创作者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是:既向主旋律学习,又向通俗学习,既坚定地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己任,又在题材的选择和组织上,表现方式和语言的采用上,保持更大的亲和力。在《文艺“三俗”背后的观念误区》中,赖大仁认为,在当今文艺“三俗”现象的背后,存在着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即文艺特性与功能、“文艺大众化”、文艺“产业化”以及文艺批评的观念误区。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认真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当今文艺“三俗”之风,是十分必要的。陈平辉在《文学艺术“三俗”倾向的价值语境反思》中提出的观点是:从文学艺术“三俗”倾向产生的诱因来看,官方价值导向、媒体价值导向、学术价值取向和教育价值趋向是更为有力的权势要素,对其保持反思与批评,可能更有助于解决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问题。

15年来,江西学者积极参与文坛热点话题讨论并发表论文的还包括:许爱珠的《也说现代文学的起点》,邹忠民的《知青文学中的“局外人”意识》,刘彦荣的《鲁迅的汉语言说———鲁迅创作与汉字文化初探》,颜敏的《从“裸体问题”到“风雅颂”———90年代以来的“大学叙事”:十部长篇小说读记》,陈丽芬的《历史剧的现代性演变》,黄振林的《当代小剧场舞台变革的焦点回顾与理性反思》。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江西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很多,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角度多种多样,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各个门类,如小说、诗歌、散文、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影视、戏剧、戏曲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等,均有学者涉足。研究对象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研究成果以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的学术论文居多。总体特点是关注本土作家作品较多,研究面广而散,团队合作意识较弱。

颜敏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思潮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新世纪以来,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学中的现代历史叙事流变”、“近二十年知识分子叙事研究”,出版专著《审美浪漫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张承志、张炜论》(2000)、《破碎与重构:叠合的“中年写作”》(2008),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04),在《文艺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艺争鸣》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及批评文章100多篇,其中2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转载。颜敏是江西文论界不可多得的评论家,他不仅撰写了大量评论文章,推介江西作家作品,还放眼全国,关注和研究文坛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前沿性的文学现象与问题,勇于在文学热点、焦点话题上发声。

胡颖峰多年来专注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关注当代江西文学创作,她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大量评论文章,对推介江西作家作品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12年3月以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推出系列文章,聚焦河南、湖北、江西、黑龙江、陕西、宁夏、河北等地相对边缘性的作家群体创作,并组织地域作家群现象研讨活动,使地域文学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话题。胡颖峰在《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聚焦作家群”栏目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既活力迸发又平静节制———江西新锐散文作家群创作述评》与《地域作家群现象的空间批评》,并很快被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转发。

新世纪江西诗歌创作成绩不俗,然而,江西评论界对诗人及诗歌创作的关注度不高。这或许与诗歌艺术的特质以及诗歌和诗人在当下的边缘化处境有关。不过,也有例外,诗人兼诗评家木朵对当代江西乃至全国诗坛的关注持久而执著。新世纪以来,木朵采访过许多当代诗人,如王家新、朱朱、小海、杨黎、潘维、桑克、肖水、臧棣等,通过访谈,对他们的诗作及诗歌理念进行解读和评论,其访谈录发表于《诗探索》《名作欣赏》等刊物,这些访谈录对读者了解当代诗坛状况有帮助。木朵的论文《江西诗学六十年回眸》以及诗学散文集《当代诗人观念试探》,是在江西评论界比较少见的当代诗学研究成果。

李洪华、江腊生等青年评论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勤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精耕深挖。李洪华出版了专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2010)、《中国左翼文化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嬗变》(2012)、《古典韵致与现代焦虑的变奏》(2014),在《光明日报》《文艺报》《小说评论》《文艺评论》等报刊发表各类学术文章100余篇。江腊生近年来致力于“打工文学”和底层叙事研究,已出版专著《后现代主义踪迹与文学本土化研究》(2009)、《解构与建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研究》(2010),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的专著、编著和评论集,还包括:陈公仲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概要》(2000),林碧珍的《熊佛西评传》(2001),《创作评谭》杂志社与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编选的《江西中青年作家作品评论集》(2003),李伯勇的《灰与绿的交响》(2003),刘家思的《苦闷者的理想与期待———曹禺戏剧形态学研究》(2003),刘彦荣的《奇谲的心灵图影:〈野草〉意识与无意识关系之探讨》(2003),胡辛、汪雨涛的《中国现代女性小说研究》(2005),吴海的《文学阐释录》(2006),陈怀琦的《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2006),李建军的《“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兼论延安文学的一体化进程》(2008),梁庆标的《众生自画像:中国现代自传与国民性研究》(2009),胡颖峰的《性别、叙事与江西文学论集》(2014),龚奎林的《文学的情怀》(2014),木朵的《当代诗人观念试探》(2014),李贤平的《江西文学观察笔记》(2014)。

值得一提的是,由江西省文联主办的《创作评谭》,新世纪以来一直担负着宣传推介江西文学成果的重任。《创作评谭》先后开辟“作家作品研究”“新视界”“评谭纵横”“文艺视点”等栏目,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尤其注重扶持文学新人,关注江西文学新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关于江西青年作家作品的评论文章共有82篇,其中51篇刊发在《创作评谭》。此外,由江西省社科院文学所主编的《江西文情报告》,自2009年始每年出版一本,至今已出版五本。该书以“描述江西文学概貌、展示江西文学成果、盘点江西文学得失、探寻江西文学律动”为宗旨,对江西年度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戏曲文学、电影电视文学、网络文学、儿童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设“作家评论家进行时”专栏,对年度创作或研究成果突出者进行访谈式报道。该书不仅对推动江西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三)古代文学研究

江西从事古代文学及文论研究的学者也很多,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新世纪以来出版专著编著近百部,发表学术论文上千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与江西古代文学相关的研究成果接近一半,由此可见,江西的古代文学研究带有浓郁的本土色彩。

吴海、曾子鲁主编的《江西文学史》(2005),是迄今为止第一部阐释江西文学发展历史的著作。时间跨度为自晋唐至20世纪末。所选作者作品,以江西本土为主,兼顾仕官游历于江西、但对江西文学的发展确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现代文学则收录了较能体现江西地域特色及时代特征的苏区文学,从而较完整地勾勒了江西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整体轮廓。编撰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中国社会变迁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江西文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兴衰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揭示,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了扼要的剖析,对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恰当的评价,对文学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这对今后江西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江西文学史的研究,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该著作于2007年获江西省第十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第二届江西优秀文学艺术奖。

宋代江西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江西省社科院文学所历来重视宋代文学研究,并于2007年正式把宋代文学列为院重点学科,由夏汉宁担任该重点学科带头人。七年来,该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都比较合理,学术严谨、求实创新的研究队伍;有比较明确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化研究、中国文学地理及宋代文学地理研究、宋代江西地域文学及文学家群体研究;出版相关著作25部,包括《〈欧阳先生文粹〉校勘》(2008)、《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2011)、《朱熹诗词研究》(2011)、《江西文人群与宋代文学观念的演变》(2011)、《六一词接受史研究》(2011)、《宋代江西文学家族研究》(2013)、《〈欧苏手简〉校勘》(2014)、《宋代江西文学家地图》(2014);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近40篇。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宋代文学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同行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同,并产生较好的学术影响。

还应该提及的是,青年专家胡建次在中国古代诗学、词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世纪以来,他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中国古典词学重要理论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出版专著《归趣难求———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2005)、《宋代诗学观照》(2007)、《本土与异域: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回眸》(2009)、《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2011)等10部;在《思想战线》、《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目。

(四)学术交流

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既走出去,又引进来,是新世纪以来江西文学评论界加强与国际、国内学界学术交流的一项有效举措。江西省文联、江西省作协、江西省评协、江西省社科院、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单位,分别联合省内外其他单位或研究机构,举办了各种规格的学术研讨会。据粗略统计,15年来,江西举办了2场国际性学术研讨会,28场全国性学术研讨会,40余场全省性学术会议,10多场地区性作家作品研讨会。其中,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为话题的研讨会有:江西省作协于2010年8月22日在井冈山召开的红色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江西省作协、文艺报社等单位于2011年5月23日在赣州举办的全国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2年11月19日在瑞金举行的中央苏区题材创作座谈会;以江西散文创作为议题的研讨会有:江西省作协、江西省散文学会于2009年11月8日在南昌举办的“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江西省散文学会、江西省作协于2010年8月28日在庐山举行的江西新生代散文作家研讨会;以江西小说创作为议题的学术会议有:江西省作协、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单位于2001年10月在南昌举办的江西省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江西省作协、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单位于2002年3月23日在南昌举行的熊正良作品研讨会,江西省作协、江西省宜春市文联于2009年12月 29日在樟树召开的宜春职场小说创作研讨会。这些学术会议,不但拓宽了江西文论界学者的学术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学术形象,而且为江西学者与国内外学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为江西学者走出本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条路径。

注释:

①谭君强:《主持人语》,《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1期。

②汤建萍:《周平远:在著书立言与传道授业之间自由行走》,《2010江西文情报告》,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第129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叙事学文论当代文学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从文论医评《内经》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